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替嫁给病秧大佬(美食)>第16章 玫瑰糖芋苗

  秋斓依着沈昭的话又等了些时日,果见鼓街东的宁定楼流出客人酒后过身的传闻。

  周围客人顿减,都绕着街尾走,一圈的铺子本就是借着地利卖些比市价高得多的闲杂玩意,这下没了生意,三两天只见关了五成。

  秋家攒着的身家这次是一下子全都掏了出来,囫囵算是在城北有了落脚的地方。

  秋母的手艺是一绝,只要有了这不算太过偏僻的位置,就绝不怕东西卖不出去。

  更重要的是这地方位置绝佳,近处既有私塾,也有药店,比起一家子住在南城的时候要方便太多太多了。

  于是秋父大清早就雇了车,带着秋母和德良从城南搬到城北。

  眼下是这头方落下脚,秋茂彦和夫人罗姝英又要忙着打理铺子收拾东西。

  秋斓便和满庆儿一早就来迎,从打包的行装里挑找片刻,果然看见竹筐里还有好几颗去年冬天储在地窖里没能吃完的芋头。

  秋斓眼前一亮,伸手将芋头都捡出来,让满庆儿拿衣裳兜着去洗了。

  去掉皮的芋头又白又嫩,切成见方的小块,只下锅熬煮一阵,就会变得软糯,汤汁也会变得粘稠。

  秋斓又翻箱倒柜地找出碱面来,只轻轻撒一小撮进锅里,翻腾的芋汁很快就变得鲜红透亮。

  等芋头再煮一阵变得软糯翻砂,锅里便再需加些藕粉进去,平日里秋母做点心少不得藕粉,秋斓自然也就随手摸来。

  眼见一锅糖芋苗已经煮得引人垂涎,只差最后一步,秋斓却发觉糖不知去了哪。

  饶是翻来覆去地找,却死活找不见往日里的糖罐子。

  反倒是她这动静太大,惊了旁屋的德良。

  “阿斓?”德良一脸疑惑地进屋,“你在做什么?”

  秋斓连忙摆出个噤声的姿势。

  “现下天气越来越热,你们忙着打理,午饭也草草对付了。”

  “我煮些顶饱的甜汤晾着,等阿爹阿娘歇下正好能解渴,可偏偏找不到糖罐去了哪,只剩了一锅粉汤。”

  德良轻笑:“阿娘怕要搬的太多,前日用完糖就没再续了,说是来这边再制办呢。”

  秋斓脸上多出点失落:“啊?那成什么样子?”

  “让你们喝芋头粉面汤?”

  德良笑弯了眼:“我有办法。”

  “阿娘那有罐花蜜,色泽赤红又香又甜,大约是因为难得,阿娘轻易不肯用的。”

  秋斓也咧着嘴角朝满庆儿坏笑:“那我们只偷用一点点,一点点就好。”

  三个姑娘一拍即合,探头瞧秋父和秋母还整理着被褥冬衣,就挨着溜进主屋里头,果见秋母收着罐花腌蜜。

  那罐子精巧得很,花蜜的盖都还没揭开,几个人就能嗅到一股馥郁香气。

  秋斓不禁有些差异:“这不会是什么名贵花蜜吧?实在太香了。”

  满庆儿也点头:“嗯,真的好香。”

  德良也凑近一点:“唔,好像是玫瑰蜜。”

  隐隐的交谈惊动了在院里拆箱的秋母,她一回头,只从窗中见得三个脑袋凑在正屋的柜边研究玫瑰蜜罐子。

  秋母不禁抬声问:“你们三个干什么坏事呢?”

  抱着蜜罐的秋斓吓了一跳,连忙把东西藏在身后冲秋母摇摇头:“没有,阿娘。”

  “我们没干什么坏事。”

  秋母失笑,又转过身叠件衣裳:“想吃玫瑰蜜?”

  “吃吧,蜜做来总要吃的。”

  秋家的几个孩子各个懂事,可终究还都是孩子。

  她料想着孩子们或许是馋了,便也没有再多加关注,只是忙着打理手上的活计。

  待得片刻之后,秋母始觉得日头高起有些累了,正要拉着秋茂彦坐下歇歇,秋斓便端着凉好的糖芋苗出来院子给他们吃。

  小碗里的糖芋苗色泽红亮,晶莹剔透,冰凉清爽。

  最点睛的还是那汤汁上的一勺玫瑰蜜,糖芋苗顿时越发香甜,芳馥浓郁。

  只一眼,便能让人食指大动。

  秋茂彦端着碗一愣,视线不自主落在秋母身上:“这……这孩子怎么把你的玫瑰蜜翻出来了。”

  “姝英,孩子不知道,你别生他们气。”

  秋斓和德良不知道秋父为何会有这么一句,也一个个不敢吱声,悄悄看着秋母。

  倒是秋母笑吟吟舀一勺甜汤喂进嘴里。

  “是我叫他们拿的,娃儿做东西比我做的好吃,用了也不打紧。”

  “留克不过也就是个念想,往后日子总能越过越好的,到时候再腌就是了。”

  秋茂彦便也尝一勺,扶着膝盖望了望天。

  “嗯,我们阿斓煮的玫瑰糖芋苗,比什么都甜。”

  ————————

  沈昭前几日就收了宫里的信,故而趁着午后便潜出别庄到约定的地方等着人。

  未几,果见元令几人依约而到,只是几个人一直对最后头跟着的那个恭恭敬敬,显然那位还有些来头。

  沈昭便也就毫无隐蔽地直盯着最后的那个人瞧,梭巡的视线始终没有挪开。

  眼见着元令都被打发开,这位才终于扯下兜帽,露出整张脸。

  他容貌俊朗,鼻若山棱,端站着的身姿霞姿月韵。

  正是太子朱嘉煜无疑。

  朱嘉煜唇边噙笑,抬眼朝沈昭道:“你可有些日子没来见我了,非要我三顾茅庐?我们沈世子当真是好大的面子。”

  沈昭也不意外,只漫不经心地抬起视线,轻撩眼帘随口便道:“手伤没好,沈昭无颜见殿下。”

  “你可得了吧,装什么孙子。”朱嘉煜冷不丁嗤笑一声,“你若是当真肯听句人话好好养着伤,我倒要去烧高香了。”

  “少拿这些事当借口搪塞我,不然太医陈方金怎么会死的,别说你不知道。”

  沈昭也不急着解释,只活动着自己的右手:“不是给你回过话么?我不动刀。”

  “我是不动刀,可又没说我不杀人。陈方金害死循王,毒杀我祖父,你既然敢告诉我名字,难道想不到他会有今天?”

  “少在这和我得了便宜还卖乖。”

  朱嘉煜见自己的心思被昭然揭开,也不气不恼,反而乐颠颠笑几声:“我是知道你寻这为虎作伥的帮凶寻久了,方做了这君子成人之美,叫你亲手料理解恨。”

  “过些日子要是不磨一磨,我的喋血刀就钝了。”

  “不过叫你养好伤,却也是急迫的事。杨大夫说你的伤这样拖下去便毫无痊愈可能,现下务必要仔细照顾修养。”

  “我决不能看着你有事,实在不成你日后……”

  沈昭浅声道:“心领了,没必要。”

  朱嘉煜撇撇嘴,上前两步不见外地勾住沈昭的肩,压低声音语重心长道:“小王八犊子,你怎么跟我说话呢?”

  “你看,你爹中风,我爹宠妾。咱们都是爹不疼娘不爱,总被继母搞虐待的可怜人,我不忍心看你走上歧途,这是人之常情。”

  沈昭面无表情把自己肩上的手拨下身去:“我是说不劳你这狗东西费心,我自有人照顾。”

  “留点力气,对付你的三皇弟去。”

  朱嘉煜一愣:“有人照顾?”

  他顿时把视线转向宏毅,又忍不住摇摇头:“咱们一帮糙大老爷们,做这种细活恐怕不太成吧。”

  宏毅这才拱拱手:“殿下容禀,我们爷所言非虚。”

  “别庄里确有夫人主事。”

  朱嘉煜摩挲着食指,沉声揶揄道:“夫人?秋泰曾家那个?照顾你?”

  “我看是想照顾死你?”

  沈昭唇边弯起丁点弧度:“我心里有数。”

  “别在这扯闲篇,你专门出宫,总不至于就是来告诫我这点事。”

  “说正经事。”

  朱嘉煜无奈笑着点点头:“无甚,就是听闻你叫宏毅捞了个上京来告御状的书生。”

  “你这是准备要干什么?”

  沈昭目光微沉:“秋泰曾掺和舞弊干扰科举,十几年想来也收过不少好处。”

  “书生被害得家破人亡,告一告也是人之常情。”

  朱嘉煜挑眉,手指又微微摩挲几下:“我说你是不是也太不讲情面了点。”

  “秋泰曾可是你老丈人,跟小关氏是真真的亲家,你就拿他第一个开刀?”

  沈昭凤眸微眯,唇边带着几不可见的笑意:“皇上次次动心思想废你这太子的时候,可曾对你讲过情面?”

  太子无可奈何地笑着点点头:“我这太子当的,可真是没劲透了。”

  “我怎么命这么苦,半点不像三弟朱嘉灼,天生就有个能吹枕边风还受宠的皇贵妃亲娘。”

  沈昭神色淡淡:“科举关乎国本,陛下最恨舞弊之事。”

  “所以这次就算是和关家姐妹沾了关系,只要舞弊的证据被扯出来,事情就必然不会止于小风小浪。”

  “秋泰曾攀着小关氏已经是天长日久了,他身边能牵连到的,几乎都是关氏姐妹的人。这次就算动不到三皇子的根基,也能给他们个切肤之痛。”

  “你只要装好大尾巴狼,下马的人与我们而言自然是多多益善,拿他开刀不正好吗?”

  太子又慢条斯理地搓两下食指:“几年不上战场,你胆子越来越大了。”

  沈昭嗤笑:“这不是我挑胆子大不大的时候,要成大事,总要冒些险的。”

  “皇上早已就动了立后心思,想让三皇子当堂堂正正的嫡子,你就没想过这事若成了,你会是什么下场?”

  朱嘉煜浑不在意地轻笑:“可惜兵权不在手里,真是糟透了。”

  沈昭低声道:“太子殿下你睁睁眼吧,边关你早就回不去了,就算有兵权,你还想逼宫不成?”

  “事不宜迟,如今更是机会难得,凡事要么不做,既然要下手,那就一次做绝。”

  太子摩挲的手指一顿,自顾自摇摇头,抬眼挑眉道:“我知道事关重大,到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皇贵妃为保羽翼,肯定要拿东厂来捞人。”

  “若是短时间审不撂,被东厂的齐灏抢了先把人带走,那岂不就白费功夫替人做嫁衣?”

  沈昭不慌不忙:“我自有拿捏秋泰曾的办法。”

  “我知道,殿下绝对能让元令混进大狱,掺和一脚审讯。”

  朱嘉煜笑而不语,只是稍作思忖,又道:“不对,这几年窦威是主考。若说舞弊,也是他受贿行事。要顺藤摸瓜,该从他这个主考的身上开始才最有把握。”

  “可你偏偏第一个钉死了秋泰曾,绕个圈子白添麻烦,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为什么非置秋泰曾于死地?”

  “没有为什么。”沈昭听着这番话,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他只散漫地冷笑一声。

  “因为我想这么干,所以这么干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