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见小侯爷多妩媚>第55章 冬灯

  大雪纷纷扬扬落了一夜, 天明时开门一望,满目银白,地上积尺厚的雪,房顶上覆着薄雪, 南方街巷, 乌瓦白檐, 置身其中, 像是自己也成了水墨画里的人,连呼口气都带着一丝冷冷的水墨冷香。

  道路两边张灯结彩, 枯朽的老叔枝干也被挂上彩绸丝带和一盏盏灯笼,崔府门口,有几个下人正在扫雪,还有人站在梯子上,小心翼翼地将一盏精致的琉璃灯挂在牌匾边。

  听见马蹄声, 他们便立刻回过头来,有人面上闪过茫然,有人却已经认出了临头的人,脸上顿时挂起惊喜的笑容, 欢喜喊了一声:“姑……谢小侯爷回来了!”

  “快快, 去通报云管事!”

  “来人来人,先别扫雪了, 快去牵马!”

  “诸位壮士, 一路上辛苦了, 请随我来,喝口热汤, 暖暖身子。”

  一阵忙乱间, 崔府下人鱼贯而出, 那些随着谢晟南下的兵丁大多出身贫苦,行事粗野惯了,一路上跟着谢晟狐假虎威,进过世族门,入过豪强屋,又长了几分凶性,如今骤然被这样周全热情的招待,顿时感到无所适从,连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纷纷求助似的望向谢晟。

  谢晟却只是笑,他随意将缰绳丢给来替他牵马的下人,大踏步走上台阶,轻快地消失在朱红大门内。

  崔家早就准备好了院子,连热水都已经烧好了,谢晟慢悠悠洗了澡,换上了早已替他准备好的衣服,走出了门,立在薄雪的院子里,眺望着崔府的精致,色彩艳丽的琉璃瓦覆着白雪,在厚厚的灰云之下依然光泽隐约,从前有诗人形容雪中的琉璃瓦如闺中女子的首饰盒,华光稍减,却更添一分美丽,可是在谢晟看来,这更像是冬眠的蛇的鳞片,白雪里隐隐约约,比起奢靡华艳,更有股沉眠般的静美。

  飞檐吊脚的琉璃瓦簇拥着一栋朱红色的高楼,据说那便是先帝南巡时曾经驻足过的白发楼,他在此狂歌宴饮,度过了人生里最快乐放荡的一段岁月,临死仍念念不忘。

  只是不知这栋白发楼,到底是“白发三千丈”那个白发,还是“白发戴花君莫笑”那个白发。

  身后传来嘎吱嘎吱的踩雪声,谢晟并不不回头,依然遥遥望着雪中的白发楼。

  身后的声音急促,又很有点惊喜之意。

  “老大老大,快快快,别傻站在这儿了,我们打听过了,苇城今天正好要过冬灯节,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千万抓紧了!”

  “我要抓紧什么?”谢晟一半是好笑,一半是好奇地问。

  身后诸人不由得猛翻白眼,满脸恨铁不成钢。

  —

  “大小姐,你有所不知,冬灯节说是宛州这一带最重要的几个节日也不为过,是古宛国传下来的最重要的几个传统习俗之一。”张秀才眉飞色舞,说到精彩处,还要展开折扇翩翩扇动,虽然这样的做派被眠雨惊奇地问大冬天的你都不冷吗,但是他只当小丫头不懂事,依然挺胸抬头地顶着众人诡异的视线,坚持这副风流才子的做派。

  “小姐是盛京人士,恐怕还不曾见过宛州的冬灯节吧,这个日子里,家家户户都要挂出灯笼,彻夜不熄,整个城镇灯火通明,寓意一年之末驱走灾祸,来年平平安安,再热闹漂亮不过,您正好去去瞧一瞧呀。”

  季青雀没答话,只是垂着眼眸,雪白纤长的手指曲起,撑着侧脸,张秀才一瞬间几乎有点怀疑她已经睡着了。

  入冬之后,崔家依然忙的团团转,征人买粮,制甲养马,人人忙的脚不沾地,而害的他们不得安生的始作俑者季青雀,却在这个时候忽然懒怠了下来。

  按理说西洲阁地板下日日夜夜暖水流淌,暖的整个西洲阁无一丝寒冬气息,寒冬腊月依然繁花绽放,怎么也不至于叫人有倦冬之意,可是季青雀确实是一日一日地倦怠了起来,本来就不是多活泼的性子,再安静下去,那可大为不妙,他们看在眼里,心里也不由得着急起来,纷纷引颈相望,不约而同的将希望寄托在谢晟身上。

  张秀才想到这里,心一横,提高声音,大声道:“今年的冬灯节更是与以往不同,战乱方平,各家商议之后,纷纷出钱置办物资,用来驱邪辟恶,也为受了惊吓的苇城百姓压惊祈福,说今年的冬灯节是历年来最热闹繁华也不为过,若是错过了,真不知道哪年才能再有了!”

  他光听都觉得自己真是个胡说八道的人才,哪天要是崔府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他卷铺盖跑去当说书先生说不定都能够火遍大江南北。

  季青雀终于抬起眼睛,语气平淡懒倦地问:“然后呢?”

  “……然后,您想不想和小侯爷去逛一逛?这个日子,就像你们盛京的花神节一样,正适合未婚男女把臂同游,共赏美景。”张秀才咽了咽唾沫,小心翼翼地说。

  “原来是这样,你们几个一起商量的吗,”季青雀平静地点点头,“都有谁?”

  “……还挺多的。”

  “秦先生也参与了吗?”

  张秀才俊逸的脸微微抽了一下。

  何止参与了,如果不是石头剪刀布输给他,这个倒霉蛋就不会是我。

  说到底怎么又扯上我了啊,我又不是保媒拉纤的,怎么这种倒霉的事尽落到我身上来了?

  加起来两三百岁的人了,过节也不知道过了几十次,这次为了让大小姐能够开心一些,他们居然特意安排人手大办冬灯节,美其名曰大灾之后有大乐,为苇城百姓祈福,听的老百姓感动无比,无不赞美崔家不愧是积善之家,其他富户闻言,也纷纷出钱出力,几天之内,整个苇城顿时大变模样,连刘师爷都吓了一跳。

  好意思吗!丢人!

  张秀才硬着头皮继续问:“那您的意思是……?”

  季青雀摇摇头,显然对张秀才一番唱念做打俱全的精彩表现无动于衷,她平静又淡漠地开口:“没什么兴趣。”

  虽然早有预料,但是张秀才依然有种喉头一甜,一口血要喷出来的冲动。

  “但是,”季青雀接着道,她像是又有些疲倦似的,声音越发低了下去,“既然你们已经花了这么大的手笔布置,我总该去看一眼的。”

  张秀才尴尬地笑笑,唰的一声展开折扇,挡住自己的脸,支支吾吾道:“啊,大小姐,你已经知道啦,其实吧,他们弄的还挺好看的……”

  —

  张秀才从西洲阁里一路退了出去,行到回廊转角处,一只手臂忽然从旁边伸出来,一把拽住他的领子,不由分说地将生生拉到角落里。

  确定四下无人,那只手才松开,一身白衣的承影仰起头,一脸兴致勃勃地问:“大小姐答应了吗?”

  张秀才没好气地理了理衣服,说:“废话,还不去准备?”

  眠雨正替承影抱着剑,闻言眼睛猛然一亮:“我这就去准备!”

  “停停停,你别跟去了,”独眼男人啧了一声,伸手拦住她,说,“你把你们大小姐打扮好看点儿,其他的,你别插手了。”

  季青雀既然不准备声张,那么独眼男人的身份就不会传出去,在崔府大多数人眼里,这个独眼的男人依然只是个来路不明又尖酸刻薄的高人,颇得小姐重用,他们私底下甚至偷偷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独先生。

  正主听见了这个称呼,摸一摸下巴,嘿嘿一笑,倒是颇为满意的模样。

  眠雨满脸不服气:“我家大小姐不需要打扮也很好看!”

  “……”独眼男人心里无语地骂了一句,不耐烦道,“这不是重点,反正你今天晚上别跟着出去,龙雀和承影也一样,远远跟着就是,别让他们察觉到。”

  到了入夜的时候,崔府的灯笼次第亮起,明黄的灯光像是一层飘渺的雾气,浮动在寒凉的深深夜色里,崔云一行人立在门口,谢晟也在另一边,两拨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气氛颇有些悠闲温馨。

  这时候灯影晃了晃,众人一齐抬头看去,季青雀款款行了出来,她静静地穿过门下的一截阴影,行到明亮的灯光底下,一片安静里,谢晟先笑了一声,偏了偏头,兴致盎然地说:“走?”

  崔云便也笑着走上前,从下人手里接过一盏灯笼,递到季青雀手里,柔声道:“大小姐,您只当随意散散心就好,旁的什么都不要多想,这本就是个让人开心的节日,您能够高兴一些,比什么都要重要。”

  季青雀握住那上了薄釉的细杆,点了点头,便缓缓走下台阶,谢晟早就在前方等着她,两人先是一前一后,慢慢又肩并肩,越走越远,身形越来越小,渐渐消失在汹涌的人潮里。

  张秀才远远望着他们,忽然不自觉松了口气。

  他很明白季青雀性情古怪,她非常厌恶委曲求全,更厌恶受人摆布,她这样奇怪的脾气注定了她不会向任何人低头俯首,她只能立在高处,并且只能走到越来越高的地方去。

  若季青雀是男子,这便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雄心壮志,甚至称得上是王者之气,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英雄豪杰都是因为不肯屈居他人之下,而成就了一番宏图霸业。

  可是季青雀偏偏是女子,于是那便成了一种值得忧心的缺陷。

  因为这世上的大多数男人,都不会想要这样一个只肯居于高处的妻子。

  而张秀才甚至想不出来她为人妻子困于后宅的模样。

  所以尽管崔云他们这样地期盼谢晟,他却只是冷眼看着,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片忧虑如阴云般挥之不去。

  可是就在刚刚一瞬间,他忽然又恍然大悟起来,虽然眠雨是个蠢丫头,但是像崔云这样精通世故的人,是不会犯这些愚蠢的错误的。

  他自己才是那个自作聪明庸人自扰的人。

  就在刚才,季青雀立在台阶上,和崔云说话,谢晟立在不远处的树下,阴影黯淡地覆在他身上,描摹着他高挺的鼻梁,使得这个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年轻人,显出一种近乎冷峻凛冽的轮廓线条。

  可是他静静看着季青雀,又望一望不远处的长街,眼睛里始终带着一种不紧不慢的笑意,也许是灯火映了进来,使得他的眼睛像是镜子一般,溢满灯火,璀璨温柔。

  张秀才很清楚这只是一种柔和光影带来的错觉,把这个姓谢的年轻人那危险的本性修补的也温暖动人,可是这个年轻人就这样笑着看向季青雀,季青雀也面色平静地提着灯笼,款款走到他身边,两个人就这样一语不发,又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里,成了这个欢乐繁华的节日的一部分。

  他们明明是这样奇怪的两个人,就像天性里就有一部分与大多数人都不一样,以至于他们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会被人第一眼注意到,然后被迅速警惕起来。

  从这一点来看,谢晟比季青雀更好一些,因为季青雀从来都对此毫不掩藏。

  可是在那一刻,他们两个的背影看上去竟然如此的寻常,仿佛和这个欢喜节日里的任何人都没有什么分别,就好像……他们也能够感受到这些寻常的快乐一样。

  独眼男人也长出一口气,不知道想起什么,脸上闪过一丝怅然,他回头,望见眠雨,不由得一阵无语:“……你又在干什么啊。”

  小姑娘不理他,只是伸长脖子,望眼欲穿地望着来来去去的人潮,好像只要她看的够认真,就能从里面找到她家小姐一样。

  崔云却已经笑着走进门槛,悠悠道:“好啦,已经没我们的事了,回房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吧……但愿今夜不要下雪啊。”

  —

  街上繁华至极,火树银花,附近城镇的人也听说了这件盛事,也携家带口纷纷赶过来,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意,暖意融融。

  树上挂满形态各异的灯笼,小孩子手里也举着鲤鱼灯兔子灯,而目之所及,最多的还是河灯,水道飘满大大小小的河灯,按照古老的宛地习俗,河水上游的少女们放下河灯,传给下游自己心仪的男子,若是那男子拾起这盏灯,便说明他们的姻缘上天也认可,美事便可成。

  漆黑的河面上,无数河灯随波漂流,闪闪烁烁,明灭不定,犹如倒映星辰。

  谢晟走在路上,忽然有人笑着喊了一声:“小兄弟,你回头看看啊!”

  他下意识回过头,只看见靠近他的河岸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聚满了河灯,一盏又一盏,彼此轻轻一碰,在水面上打着旋儿,摇摇晃晃,灯火摇溢,还有许许多多的莲花灯正顺水而下,向他飘来,对岸的小姑娘们叉着腰,笑嘻嘻地看着他。

  谢晟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季青雀,有些啼笑皆非。

  这些宛州女子性情剽悍,果然不同寻常。

  这时正好起了一阵风,吹的河上灯火四散,惊叫纷纷,枝头的白雪也被吹的乱舞,行人匆匆掩面避让,谢晟则伸出手,准确地凌空捉住一片。

  季青雀静静立在风雪里,长袖飘飘,她今天打扮的与往日不同,依然素净,却自有一种隆重,于回风流雪中,更显清绝不可近。

  谢晟却笑了起来,他吹去掌心的雪花,今夜第一次对季青雀开口。

  他笑着说,声音不自觉放的柔和:“季夫人正在给你妹妹说亲事,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