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麒凤志>第10章

  那是林衍人生的转折点,在林衍留下的自述帛书中,清丽圆润的字体记录着这样的回忆:

  ***

  他言道:“上古神剑承影无形无影,无法杀人,虽名排十大神器之末,却最知剑之真谛,剑,非为杀戮而铸。”他身后兵架齐布,宝器端然,若手刃此人,十数神兵将任我取用。心微动,剑未行。年少尚不知对宝器敬畏,只觉以杀求杀了无趣,循矩而得方为得——其后种种,皆此一念之赎。

  ——《白衣帛书》

  ***

  凭着要不虚此行,按照规矩真正的得到一把好剑的执拗,林衍在铸剑谷住了下来,日日为铸剑师劈柴做饭端茶倒水,此时他不止想要一把剑,而是想学铸剑之法。数月之后,铸剑师终于被他所动,答应将他收入门下,作为交换条件,他此生再不可杀人。

  为了洗去身上杀气,林衍又用三个月时间斋戒,才终于成为承影的传人。直到此时,他才知道,幸亏他当时没有一念之差为一把利器杀了铸剑师,因为古法铸的剑皆有灵性,如果在这里杀了铸剑师,那么他生生世世都逃不出这些灵剑的诅咒,多亏了这一念之差,才有了日后的白衣公子。

  又半年,林衍铸出了自己的第一把剑,剑成之后,林衍便带着此剑重入江湖。重誓已经立下,他不可再杀一人。林衍也厌倦了杀人,他决定退出无常。可又有谁听说过,有人可以活着退出一个杀手组织?

  林衍却做到了,因为他加入了谛听。

  谛听原本是地藏王菩萨坐骑的名字,传说知尽天下事,不过在那些年的江湖,谛听有一个更惹人注目的含义:一个神秘的知尽天下事的讯息组织。江湖五隐,谛听排名在无常之上,它的神秘可见一斑。

  没有人说得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所有地藏王菩萨的塑像前,都多出一个放在地藏王坐骑谛听面前的小功德箱。传言不知从何而起,很快人尽皆知:只要把想问的事以及足够的银钱一起投进去,一个月之内必定会收到答复,如果没有答复,那只有一个原因:投的银钱还不够多。

  林衍把自己全部余钱投给谛听,打听的消息是:如何加入谛听。三天之后,他成了谛听的一员。谛听有全江湖的讯息,足够他躲避无常的追杀,谛听比无常更高明的保密手段也成了他的保护。稍稍安全之后,林衍开始留意谛听内部超乎想象的复杂和缜密,越来越好奇,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究竟是如何运转的。

  很多人称谛听的主人为“五浊先生”,但五浊先生是怎样的人却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妙龄少女,有人说他是八十老叟,有人说是凶狠的悍妇,有人说他是文弱的书生。林衍想了解谛听,想见一见这位神秘的五浊先生,却找不出谛听的任何破绽,能想到的唯一达成这个目的的办法就是,成为距离五浊先生最近的人。他出奇地卖力,从一个新人一路攀升,直到终于有机会见到五浊先生。这是对林衍至为重要的一刻,在他惜墨如金的自述帛书上,难得的用了些记叙之外的词句:

  ***

  屏风后五浊道:“你终于来了,有人在找你。”方知行至此,入绝途。然为睹真容而来,未见不甘离去。倒屏风,去面纱,见五浊,视之一笑,而后逃。似狂妄,若疯魔,实惊惧不可言表——后奔亡屡屡,危急频仍,无出此时惊惧,至今仍畏五字“你终于来了”或“有人在找你”。

  ——《白衣帛书》

  ***

  那是林衍生命中最黑暗的日子,有谛听无处不在的耳目,有无常神出鬼没的杀手,他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断的逃亡。逃亡磨砺了他,他可以越来越轻松地躲开谛听的视线和无常的刀,他甚至有空余的时间找到了新的兴趣并找到了新的目标——学习木甲术!

  墨家名气极大,文人雅士不消说,贩夫走卒也都知道墨翟的大名、懂得兼爱非攻,然而对于江湖而言,墨家却是五隐之一,他们隐于世外,直到林衍学会木甲术,人们才确切的知道,墨家并不是只留下一套言论说辞的诸子百家之一,而是一个一直流传世间的严密组织。

  林衍在没有被人盯上的时候出入墨谷,学习墨家的木甲术,断断续续学了几年,他可以做出与真人无异的人形木甲,他把木甲人做成自己的样子,放出墨谷吸引无常和谛听的视线,而自己留在墨谷继续钻研木甲术。数载逃亡,他已经没有兴趣再躲在角落里看谛听和无常找不到自己时的懊恼,他也真真切切厌倦了逃亡。他在帛书的最末写着:“河川千般景色,韶华怎堪藏躲,不得立于光明,何妨长归永寂。”

  在林衍的木甲术登峰造极,在墨谷成为墨家矩子最信任的左右手时,他慎重地做出了最后一个大胆决定——他把自己的行踪卖给了谛听。

  谛听知尽天下事,但毕竟不是真正的神兽,偶尔也需要高价买入一些消息,林衍在谛听时,也曾经做过买消息的生意,不过那些消息的价码,远不及他自己的行踪卖出的数目。

  卖出消息之后,只有确定消息属实才能收到银两,林衍在卖出消息后的短短六个时辰里,用尚未到手的银两与几位富商敲定了几单早已谈妥的买卖,由富商们的护卫和眼线将他稳妥地保护起来,他从富商手中赊账买下一块地皮,雇佣了许多工人,在他指点工人立下林家堡简单的桩基时,他卖出的消息刚刚从谛听辗转传给无常。

  无常和谛听的人找到了林衍——即是他们要找的人,也是卖给他们消息的人。作为消息出卖者的林衍,拿着谛听的契约,等着收取巨额银两。而作为被诛杀的目标的林衍,手中有承影的灵剑,身后有墨家的精锐之师和木甲机关,还环绕着无数天下数得着的好手,更何况他身上还牵的几桩大买卖,关系天下命脉甚至与朝纲社稷。这个人,他们已经杀不起。局势已经完全倒向林衍,而他又是如此的善解人意和顾虑周全,用一个不大的举动化解了无常和谛听僵死的局面,并为自己赢得了最终的安全。

  林衍作为江湖上最传奇的人,他的故事被改编成说唱、杂戏、传奇、话本等等诸多形式,不过无论故事怎样变,关于这一段都是大同小异。

  ***

  (白)众对头面前站阵列成行,林白衣笑意浅并不慌张:“若得那过往事万般皆忘,可愿否化怨仇欢喜一场?林衍我——(唱)自知晓心中事事关紧要,也不堪睡梦中夜夜煎熬,求得了仙人施妙法一桩,抹去了旧情结怀中心上,结往事万千缕瓶中儿装,木甲盒半堵墙百年后藏。只求个你心安我亦坦荡,从此后江湖路各行一方。待百年风云变换了模样,旧恩仇皆化作云散天长。(白)列位英雄呵——(唱)再纠缠唯恐难收场,还不如将俺林衍放。诸番事你知我却忘,唯记得此恩毕生偿。”

  ——唱令《白衣记》

  ***

  当时,面对无常和谛听,林衍拿出一只冰魄瓶和一个木甲盒,他说自己已经用法术抽取了自己过去几年的记忆封存在这只瓶子里,现在他什么也不记得了。他把冰魄瓶放入木甲盒中,把木甲盒放在一堵刚砌起墙基的石墙里。此时他的林家堡基址上已经按照他的指点挖了坑打了桩,这些布成一个阵,阵心就是这半堵石墙,而木甲盒又是石墙之心,如果有人试图取出木甲盒,那么林家堡基址所在的三里见方的土地都会塌陷,更糟糕的是,林衍说如果打破冰魄瓶放出记忆,那么记忆可能钻入任何人的脑袋,到时候所谓秘密就会变得人尽皆知。那个木甲盒经过林衍的精密计算,会在一百年后开启,而那时维持记忆的灵力也会耗尽,不再会有任何威胁。

  事实上,这是林衍与大家开的一个玩笑,百年之后木甲盒果然自动打开,但冰魄瓶里并没有什么灵力维持的可以钻入任何人脑袋的记忆,只有一卷林衍自述生平的帛书。

  不过在当时,也许因为林衍身上有太多神秘,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了这种所谓抽取记忆存在冰魄瓶里的法术,谛听和无常虽然将信将疑,但他们也准确捕捉到了林衍保证不会提及这些事的意思。总之,他们放过了林衍。

  、三、春笋(3)

  就这样,林衍的名字随着林家堡的拔地而起响彻江湖。林衍喜穿白衣,人们便称他白衣公子,或直接称林白衣,一时间江湖尚穿白衣,又畏穿白衣——除了林衍,再没有人能将白衣穿出那样的风华。可惜人们并不了解,林衍喜白衣,是因为他心中抹不去的对黑的厌憎和恐惧。

  命运对林衍的刁难并没有因为黑暗的远去而结束,林衍虽然受到无数少年尤其是少女们的追捧,却没有被江湖的权威认可,四极仙山的仙长们以为,林衍一夜暴富,灵剑木甲都说不出出处,其中必然有异,而且抽取记忆的法术早已失传多年,其中也定有蹊跷。与无常有染的人,必定有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即使过去的一切看起来都一笔勾销,留在身上的阴影也不可能完全抹去,现在的林衍固然没有大过,但人们在完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如此盲目追捧一个来路不明的人,这无疑是整个江湖的堕落。简而言之,就是仙长们眼里揉不得沙子,本能的排斥一切非正统的一夜成名。

  仙长们对林衍微微的排斥,很快就被有心人利用,发展成了对林衍的质疑和谩骂。他们先是把林衍的灵剑、木甲术等等都说成邪物,很快有知道承影与墨家存在的人出面反驳。又有人附会出各种林衍与无常、谛听之间的恩怨纠缠,把林衍说成狡诈的恶魔。最活跃的那部分江湖人很快分成两派,对林衍的绝对支持或是绝对厌憎,他们常年聚集在林家堡门外,呈对垒之势。而林衍对此没有过半句解释,他经常坐在木甲车驾里,打开林家堡的大门,穿过吵嚷人群自去做他的买卖。他常常会停车对支持自己的人表示感谢并劝他们及早回家不要在林家堡外耽搁,却从来没有正眼看过一次辱骂者,当他们完全不存在一样。

  这样的僵持持续了没有多久,一个轰动性的发现让林衍的处境急转直下——关于他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