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攻略病弱摄政王>第70章 君王

  李昀头晕目眩地扶着马,在一片火海中,看着裴醉慢慢向自己走来。

  那人背对着冲天火光,看不清神色,只能看见那极沉稳的步履。

  裴醉慢慢走近,将手中的刀鞘重重砸在地上,玄色刀鞘没入泥土三分,那人单膝跪在李临面前,沉声道。

  “臣让陛下身陷险境,罪该万死。”

  三军鸦雀无声,唯有那熊熊尸体在火焰中燃烧的焦响噼啪声。

  李临压着话里的颤:“起来吧。”

  裴醉攥着钢刀的手紧了紧,本想起身,可胸膛那撕裂般的痛楚好像要将他拆成两半,剧痛之下,他几乎是跪下了就再也站不起来,那本就难看的脸色一寸寸地白了下去。

  他凝了口气,又尝试用力起身,一股带着血腥气的热流自肺腑涌上喉头,裴醉唇上的血色褪得干干净净,额上的冷汗大颗大颗地滚了下来,他抿着唇,握着钢刀的手指不受控制地剧烈发颤。

  以往只需要吃一粒蓬莱便能支撑,现在,一次要吃上三粒,这反噬的剧痛几乎不是常人能忍受了的。

  “唔...”

  蓦地,胸口像是被利刃重重刺穿一般,裴醉脊背微不可见地颤了一下,没能压住极轻的痛喘声,在裴醉身前最近的三个人都听见了。

  李昀放在身侧的手已经攥到扭曲,可是,他没有上前去搀扶。

  列阵将士如黑鸦一般,静静地等待着裴醉起身,为他们发号施令。

  裴醉拼命地将喉咙间的血腥气咽了下去,凭着骨子里不要命的狠劲儿,硬是扶着刀撑起了身体。

  他虽动作缓慢,可身形不歪,整个人站得犹如一柄锐不可当的刺刀,眼神是被鲜血淬过的凛冽。

  三军阵前,将不可倒。

  而且,今夜还很长。

  李临看着不解世事,可心思极为剔透,什么都懂。

  他看着裴醉完全失了血色的脸,先忍不住了,带着小声的哭腔,朝着裴醉伸出了手:“裴皇兄。”

  裴醉微微抬头,那乌黑鬓角的冷汗便顺着冷硬的下颌滚了下来。

  “臣在。”

  “朕...”

  “臣在。”

  裴醉仿佛知道李昀要说什么,那苍白而坚毅的脸上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

  李临眼圈完全红了。

  从梁皇兄和那个将军的对话里,他好像知道,裴皇兄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是为了对付母后吗?

  是,为了保住他的皇位吗?

  裴醉扯了缰绳,几乎是拼尽了全力,才能稳稳地坐在马上。

  心脏仿佛被重锤狠狠地打碎又拧紧,每跳一下,都让他痛得想要晕倒。

  他硬撑着扶好缰绳,没放任自己狼狈地蜷缩起来。

  他白着脸,深吸了一口气,赫然昂首,如一柄锐不可当的宝刀,朗声说道。

  “今日,陛下亲率千军营剿灭流民,陛下为国之心,青天可鉴。”裴醉声音很稳,如定军鼓一般,淡淡地响彻在这烈焰炙烧的草场上。

  可,李昀却看到那人紧紧攥着缰绳的手,已经用力到毫无血色,青筋已经爬满了手背,那修长又骨节分明的手剧烈地颤抖着,似乎已经压不住那撕心裂肺的痛楚了。

  “今日,陛下亲临三军,为将士做表率;明日,我大庆男儿,护疆守土,为家国安康,不惜一切!”

  裴醉握着李临年幼的小手,将那柄龙纹玄铁长剑高高地举了起来。

  广袤草场,夜幕暗沉,唯有玄铁长剑处那金色纹龙的双眼,映着熠熠火光,那光似要点燃这永寂暗夜,为大庆带来黑暗中那不息的光芒。

  四下沉寂一片。

  不知是谁,第一个举起了手中的钢刀。

  “不惜一切!!”

  那嘹亮的嘶吼声,仿佛追随着光芒的流星,划过了整个暗夜。

  “不惜一切!!!”

  “不惜一切!!!!”

  三军将士红着眼,雄浑的怒吼声,震碎了笼罩在承启上空的阴霾。

  仿佛,那冲天吼声能够将夜幕捅出一个洞,让光明倾泻在这片烈焰草场之上。

  裴醉抿白了唇,喉咙间的血腥气止不住地上涌,握着李临的手也开始剧烈地发颤。

  心口的痛楚几乎要超过了他所能忍耐的范围,他眼前一片昏暗,几乎是死撑着最后一丝清明,才没有从马上倒下去。

  不能倒。

  裴醉呼吸粗重而急促,心脏仿佛被刀捅了无数个来回,那冷汗几乎要将玄色直身长衣从里到外都浸透一遍。

  又一阵剧烈的痛楚砸在他心上,裴醉唇边溢出一声痛苦的低喘,有一瞬间,他痛到几乎丧失了意识,紧握着长剑的手也将要无力地垂了下去。

  忽得,他的手被人猛地攥紧。

  冰凉的柔软,还有掌心的纹路,顺着裴醉的指尖,稍微安抚着他心上拧搅的剧痛。

  裴醉眼前的黑雾渐渐散去,看见李昀坐在他身后,用力地将那柄剑举得更高。

  在一片振奋人心的嘶吼声中,李昀的声音穿破了重重阻隔,温柔地落在他耳边。

  “我在。”

  裴醉用模糊的视线,望见了那双月光下清皎明亮的双瞳,那双视线,仿若能穿透一切迷障晦暗。他微微笑了笑,用沁满冷汗的手,拼尽全力攥紧了这片温柔。

  三军回营,李临和李昀乘了一匹马,他们二人,很久都没有说话。

  李临缩在李昀身前,冷得身体有些发抖。

  也或许,这发抖并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彻骨的恐惧,或是疲惫。

  “好想逃。”李临呆呆地望着三军将士,又低声喃喃,“可朕这辈子大概逃不掉了。”

  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一般,李临的声音带上了少年的沧桑。

  “...逃不掉了。”李昀握着李临冰凉的小手,“一城衰亡殃及一府,一府覆灭国必危矣。国之不存,君何以生?”

  “梁皇兄...”李临望着裴醉骑在马上的背影,呆呆问道,“朕会死吗?”

  “不会。有无数人护着陛下,为你披荆斩棘,浴血奋战,忠君为国。陛下只要站在这里,站在他们身后,便是百姓的天,便是大庆的希望。”李昀声音清淡,却夹着微微的颤抖。

  李临点了点头,将视线落在马脖子旁边的玄铁宝剑上。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把剑,裴皇兄以前从没拿出来过。

  “为何裴皇兄,要给朕一把长剑?”

  李昀道:“天子从来配剑,不配刀。”

  李临哑着嗓子问:“为什么?”

  “剑,乃礼之器,天子治国以仁,以礼,非以杀。刀虽锐利厚重,却凶猛嗜血,不适合天子临朝,却是军将良刃。”

  “那谁来杀人呢?”

  听得李临的问话,李昀喉头微微一酸:“刀者,以血开刃。陛下端坐明堂,手中执剑,不必沾血。”

  李临眼神呆滞,借月光看着三军轻快而整齐的脚步,半晌,他迷茫地看着李昀:“梁皇兄,天子,到底是什么?”

  “称陛下为天子乃昭彰威严,称陛下为君王,方知肩上责任。”

  “君王吗。”

  李临窝在李昀的怀里,轻声喃喃。

  “让直言谏臣不必备棺进殿,让浴血将士有乡可归;让百姓朝暮有食四季有所,让四海清明天下阔达。”李昀轻声道,“可称千古明君。”

  李临怔怔地看着那银灰色铠甲在月光下的明亮,又将视线重新落回了那把剑上。

  他第一次,想要抛弃木头,而握紧一把兵刃。

  裴醉调转马头,将李昀和李临送进了千军主营帐,并安排了申文先近身看守。

  正要离开,李昀忽得挑帐出来,几乎是疾奔跑向裴醉,从身后将他削瘦的身体死死地抱住。

  “忘归...”

  裴醉怔住了。

  李昀从没有这么喊过自己。

  那清冷的声音嘶哑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哭腔,每个字几乎都在颤。

  “吓到了?”裴醉转身,将李昀抱进了怀里,将他按在肩头,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脊背,像是安抚着受惊的猫咪,“别怕啊,小云片儿,没事。”

  “我怕。”李昀双手死命地攥着裴醉的衣服后背,几乎要把那玄色直身拽开裂线一般用力,“忘归,我好怕。”

  我怕,你就这样不回头地走了。

  裴醉绷得很紧的脊背微微松了一下。

  他将下颌搭在李昀的肩上,似乎全然放松了下来。

  “刚刚不是挺勇敢的吗?”裴醉在他耳边笑,“用力地把为兄的手都抓出血了呢。”

  李昀心中的惊悸仿佛展不平似的,裴醉越笑,他越害怕。

  他心里疼得要死要活,恨不得将那人直接带走治病,不让他再强撑着病体四处乱跑。

  “别笑了。”李昀几乎是在他耳边怒吼,他太久没睡,精神在崩溃的边缘,已经承受不住这样痛彻心扉的绞疼了。

  “好。你好好睡一觉,明天为兄接你和小五回家,好不好?”

  李昀心口一惊,刚要说话,侧颈却落了重重一个手刀,他颤抖着瞳孔望向裴醉含着浅笑的脸,眼前一黑,便落进了那个熟悉的温暖怀抱里。

  裴醉将他抱进营帐,转身想上马,可胸口那积压了太久的血腥气铺天盖地地涌了上来。

  他痛得右手攥紧了心口的衣服,把所有的力气都用来按着心口那不停跳动的痛楚,一阵无法忍耐的剜心之痛砰然炸开,他重重地单膝跪在了地上,无力地侧身倒在了泥地上,痛得全身蜷缩,汗如雨下,脸色已经有些灰败了。

  “殿下?!”

  申文先几乎吓得魂飞魄散,将他扶了起来,抬手一摸,那衣服竟然已经湿透了。

  “...别声张。”过了片刻,裴醉终于熬过了最痛的反噬,整个人水淋淋的,有气无力地靠着战马,抖着手从腰间又拿出一粒药丸,含进了嘴里,“...扶我上马。”

  “上马?!”

  申文先不敢置信地望着他惨白惨白的脸色。

  “崔家侵占皇庄,侵占土地,崔太后私调御马监兵马,证据确凿。而崔太后为了替崔家赎罪,‘自请’离宫修行,为国祈福。”裴醉声音微哑,声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冽,“本王,自然要亲自送她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