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挖太子墙脚>第45章 薨逝

  周俨向来游乐无度,突然继位当了皇帝,政务压身,非常的不知所措。又闻急报,贼首晁焕已先后攻下郓州、沂州,自封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

  新帝大惊失色,颤着声不可置信道:“改元?朕尚未改元,他倒改元了?”

  群臣也义愤填膺,先帝刚刚驾崩,新帝还要等来年才会改元,贼首晁焕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改元?群臣请求陛下立即派兵围剿叛贼。

  先后已经有三路节度使被叛军所败,现在还有何人肯前往讨贼?

  天平军节度使再度上奏要求前往剿抚,屡战屡败不要紧,重要的是屡败屡战。

  新帝立即准奏。

  慕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终于登上了地位,也开始处理政事了,虽然仍然处在巨大的悲痛中,但心中多多少少有了一丝欣慰。

  可她刚做上太后没几日,就因悲痛过度加劳累过度而病倒。慕太后常年凤体违和,先帝病重的时候又强撑着病体照顾先帝那么多日子,现在病上加悲便一病不起,即便儿子登上帝位给她带来的欣慰也很难减轻病势的猛烈。

  父皇刚刚驾崩,母后又病倒,新帝慌了神,他把整个太医院的人都招了来。

  众太医轮流给太后医治,可太后本就身有痼疾,之前是强撑着不敢松了劲,所以看上去似乎身体还好,现在整个人都松了下来,再也没有那股劲儿去对抗常年的病痛。

  慕太后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她强撑到现在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现在总算看着儿子登上了帝位,她本该放心了,可看着帝位上的儿子,她还是放不下心。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之前照顾先帝那么久,太医的脸色、说辞都代表了什么她心里清楚得很,弥留之际,她让人去叫慕昔来见她。

  慕昔在家中听说太后病倒,本就非常焦急,见有人宣她进宫,便立即进宫去见太后。这一见,慕昔委实吓了一大跳,太后是常年凤体违和的,可此时的状态比以往又大不相同,脸颊已经瘦到凹陷了下去,就像是风中残叶一样的衰败。她心里一酸,在榻前轻唤了声姑母。

  躺在病榻上的慕太后缓缓睁开了双眼,费力地强笑道:“来了啊。”

  崔嬷嬷看太后要起身的样子,赶忙帮她将靠枕垫高。

  太后靠着舒服了,拍了拍床榻,“来,坐姑母这。”

  慕昔坐到了太后身边,太后握住她的手道:“昔昔,姑母怕是看不到你跟俨儿成婚的那天了。”

  慕昔心中一痛,安慰道:“姑母,您好好养身子,先帝驾崩,您是太悲痛了才会病倒,您好好休养,肯定会好起来的。”

  慕太后摇摇头,“姑母的身体姑母很清楚,你就别安慰姑母了,姑母叫你来,是有些事情要交代你。”

  “姑母您有什么话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

  “俨儿虽然登基了,了了我的心愿,但姑母还是不放心啊,俨儿这孩子玩心重,又无城府,之前他父皇也没怎么让他掌管过政事,现在虽然登了基,只怕他一时半会儿的还很难适应,这宫里宫外的,”慕太后叹了口气,临终托孤般的叮嘱道:“等出了国孝,你们就大婚,俨儿,姑母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照顾他,要时时提醒他近贤臣远小人。至于这后宫,姑母相信你一定能管理好,对于那些想靠近俨儿的妖精,可不要手软,别让他们害了俨儿。”

  慕昔安慰道:“姑母,表哥虽然贪玩了点,倒不是个好色之人,这点姑母可以放心。”

  慕太后点点头,她这儿子虽然早到了成婚的年纪,但在情~事方面确实不上心,他满脑子的就是打马球、蹴鞠、斗鹅,慕太后又叹道:“他现在已经登基,以往那些习性你要劝着他改改,每日政务要紧,可不能由着他成天的玩,荒废了政事,他在他父皇榻前答应过要守住大吴的江山,但姑母怕他玩心大,日子一长就又都忘了,你可要时时地规劝他。他其实也很听你的话。”

  慕昔赶紧答应着,并让太后放心,“表哥现在登了基,已经是大人了,他一定会越来越成熟的。”

  慕太后欣慰的点点头,“有你照顾他,姑母也就放心了。”

  崔嬷嬷端来了药,在太后床榻边轻声道:“娘娘,该喝药了。”

  慕太后朝那碗黑乎乎的药看了一眼,摆了摆手,“撤了吧,现在喝不喝都没什么区别了,何苦还要受这份罪。”

  慕昔偏头问崔嬷嬷:“是太医开的药吗?”

  崔嬷嬷说是,“太医叮嘱要按时让娘娘服用呢。”

  慕昔接过药碗,佯嗔道:“姑母,药怎么能不喝呢,您就这么不想看着我和表哥大婚吗?”

  慕太后笑了笑,这才勉为其难的把苦药喝尽。

  慕昔服侍慕太后躺下后,心知太后的状态确实不容乐观,她专门找了太医询问太后的病情,太医不敢隐瞒,将太后的病情如实告知。

  没想到太后的病情竟恶化如此之快,慕昔心情已经一沉到底,也不敢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她打算暂住宫中,陪太后走完最后的日子。

  三日后,太后薨逝。先帝驾崩不过一个月,太后便随之而去了。

  新帝从前朝赶回飞凤殿,虽然已经被告知太后薨逝的消息,但看到太后安然的毫无生气的躺在床榻上,还是愣了那么瞬间,但转瞬新帝就意识到自己真的没娘了,巨大的不知所措感袭来,他跪在太后榻前哇哇大哭,他现在没爹也没娘了。

  太后薨逝的事很快就昭告了天下,据说远在千里之外,一帮土匪打扮的人全都换上了孝服,那个匪头对着京城的方向大哭了一整晚。

  慕昔为了避嫌,给太后守了灵就离开了皇宫回了侯府。

  现在内乱未平,即便国孝压身,新帝也不能不处理政务。

  数月令人胆颤的急报总算换来了一次捷报,前往剿抚的天平军节度使在浙西打败了晁焕,晁焕乞降了。

  新帝闻言大喜,但一想到之前曾有传言说晁焕已死,父皇大喜过望,后没几日就又传来消息说晁焕没死,便有些不敢再轻易相信这消息了,他不禁确认道:“此捷报可确实?会不会有诈?”

  传信的人保证天平军确实打败了晁焕,晁焕真的乞降了。

  新帝这才大松一口气,既然乞降了,那就好好安抚,这些草莽无非就是想要做官,一旦给了官做,那他们也就不闹腾了,于是诏命晁焕为右卫将军。百官闻此捷报,再度入朝称贺。

  从继位以来,新帝就一直悬着心,每日都被政务轰得头昏脑涨,太后随着先帝去了后他更是不知所措,突然发现现在自己孤身一人,还要处理那么多事情,前方军情还一直没有好消息传来,大吴好像真的岌岌可危了,可他答应父皇的事?他已经好多天吃不好睡不好了。而现在,闹腾了那么久,让大吴动乱的贼首终于归降了,那他也可以轻松轻松了。

  只是国孝时期,禁任何娱乐活动,他也还没完全从不知所措中走出来,因此一言一行均中规中矩,像个天子的样子。等出了国孝,少年天子觉着既然已经天下太平了,那他也该活动活动筋骨了,每天都是政事实在是太过地枯燥乏味,父皇当年也经常玩乐,于是他便以先帝为榜样,只是他跟先帝当年的游宴无度不一样,他是再度沉迷于马球。

  因出了国孝,有大臣上奏请求新帝早日大婚,新帝正要准奏,刑部尚书上奏说现如今各地灾情尚未稳定,晁焕虽降,各地大小起义却依旧时有爆发,陛下不宜此时大婚劳民伤财,此时对各闹灾州县不赈不恤反而大肆铺张,只怕还会再有民变。

  因刑部尚书之前帮过自己,所以继位后新帝颇为信任他,此时听他说什么还会再有民变,各地依旧还有大小起义,本已放松的心再度吓得心惊胆战,他现在最怕的就是民变,贼首晁焕闹腾那么久刚刚乞降了,他才松了口气,可不想再有什么民变了,他不可置信道:“各地还有大小起义?”

  源遐道:“晁焕只是规模最大的起义,他虽降了,但多个地方依旧盗贼横行,现在受灾地区依旧饿殍遍野,满目苍凉,朝廷若不加安抚,之前能有晁焕那以后就还会有其他人。”

  少年天子愕然,看来晁焕投降了也不能保证大吴就不会再有动乱,他立即按照源遐的说法下诏在各闹灾州县发义仓赈济灾民,只是他大婚的事,他又想起母后临终前的话,母后是叮嘱他出了国孝就跟昔昔完婚的,他有些为难道:“可大婚一事······”

  源遐道:“陛下的政令下达下去还需一些时间,现在闹灾州县的百姓依旧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此时皇室大操大办劳民伤财,那民变再起也并非难事。”

  少年天子想了想觉得此言甚是,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先稳定住灾情,等安抚了闹灾州县的百姓再大婚不迟,因此立即下令大婚延后。

  ----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大修,这一章部分内容和上一章修改前的部分内容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