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铩羽>第二十章

  燕明王四年,明王崩,举国哀痛,丧葬期间,往蓟哀哭者数不计。一旬后,其侄询继位,是为燕悼王。

  赵瑾西去不出一月,燕国上下气势低迷,因离刺杀一事不过半年,众人不难猜测其中原因,更是不甘。

  而君上离去对朝臣的打击比百姓要来的大,其中杨兆最甚,整日茶饭不思,萧怀去看他,与他对谈,他也不说其中原因。

  孙诀不想再待在京城,便去帮马钊守边陲,传言马钊听到赵瑾已去,当即便昏死了过去,到现在还没完全缓过来。

  李纪跟着钱渡去了海军处,当了钱渡麾下副将,原本就冷清的燕王宫,此时就剩萧怀与赵询这个黄毛小子。

  赵询倒是听话,也知自己不是当政的料,将权力下放,通通交给赵瑾嘱托的这几个人,自己还是如亲王般玩乐,在朝堂上面对众臣发问,也只会问萧怀一句为之奈何。

  君王如此这般,自是镇不住朝臣的,萧怀隐约觉得有一股势力抬头,却碍于自己和杨兆的人遍布朝野,暂时没有掀起大风浪。

  如此还算和平的局势持续了很久,期间春来帆起,第一只海军由钱渡领航南下,如得神灵庇佑般,一路无风无浪在楚南登陆,打了个盘踞在那的秦军措手不及,此后,燕军一直在那处盘旋,也达到了拖住秦军的目的。

  商路也顺利的开展起来,一派欣欣向荣,燕国好像又一次富强了起来,可其中却暗潮汹涌,商人逐利,想法设法染指这条国运路,心思便动到了官场,而官场亦不清明,杨兆状态日下,竟是在一年后一病不起。

  内政的担子便都压到了萧怀身上,虽又提拔上来两个人助他,却也不像杨兆能分忧。与此同时,坚定站在他这一方的大臣见局势动荡,竟也心思不纯起来,萧怀还要分心去打压官员腐败,一人之力,属实牵强。

  第三年,杨兆病逝,萧怀前去见他,这才知道,自赵瑾仙去,他无一日不在后悔,那晚为何自己劝住他,他觉得造成此等局面,皆是他错,心结成了心魔,最终在赵瑾死去那日占据了他的思想,让他每日都如在火烤冰寒中度过,这才将身体彻底熬垮。

  他一生为国,嘱咐萧怀,在他死后将相府上下充公,填充国库,也算是他为赵瑾赎罪,幸遇明君而未能继续为之效力,亦是他的不幸。

  萧怀并未完全依他所言,让其家属继续居于相府,他为燕国做了这么多,不应该让其家属在他死后失了自己的家。

  第四年,燕国的缓兵之计终于是强弩之末。时日渐长,秦人不是傻子,养起了一支突破军,专门对付燕军,楚南境内容不下燕军,钱渡只得回撤。

  同时,燕国内部局势也不容乐观,杨兆一走,萧怀虽也用铁腕手段惩治过贪官污吏,却也一再被抨击独断专权,尽管赵询一再声明,自己尚年幼,先王遗嘱,将内政权力全权下放,可还是阻止不了新势力的抬头。

  内阁新来了大臣,替代了杨兆的地位,与萧怀经常意见相左,但唯一的好处,就是他不用那么累了,那人虽无大志,但尚且能处理政事,他终于得以喘息。

  得来的空闲,他便去民间走,既然不能再在权力中心为民谋福利,那便深入民间,他用积蓄四处开私学,开草堂,读书看病并不收钱,亦收留孤儿,创立柳明堂,供他们的衣食住行。

  他走回了师父的路,只是他不无名,人人都认得,他是燕国的上卿。

  第五年,孙诀离世,老爷子不服老,在一次骑射比赛中坠马,旧伤复发驾鹤西去,马钊将他的尸身运回了蓟城,萧怀将他以护国公的身份下葬于王陵旁。

  郭卬从北地赶回,向来木讷的他,居然在孙诀葬礼上放声嚎哭,并坚持守孝三天。

  北地不能没有他,时间一到,他便也不得不赶回北地军营,可那之后的三天,郭卬只穿黑袍,在精神上为孙诀守孝,为这位恩师,致以最后的敬意。

  第六年,他二十六岁,如今他倒是比赵瑾大了一岁,去他陵前祭拜时,与他玩笑,说将来黄泉路上见,他要叫自己一声哥哥。

  同年,秦军集结,萧怀并不惊讶,秦国一统天下之势不可挡,赵瑾弥留之际也已认清这个事实,留下了不必强求四个字。

  一切以百姓为重,可新上任那臣子却说他懦弱,说他助长他人气焰,不仅如此,马钊也不同意放秦入关,只寄来一张纸条,写着身着燕甲,死亦是燕国武夫。

  当年田梁那纸遗书深深刻进了马钊心中,萧怀也不再劝,只是与他约定,若首战大败,必不可孤注一掷,伤燕根本。

  燕秦大战一触即发,秦国并未轻视燕国 动用举国之力攻燕,怀的是一统天下的心。

  马钊利用地形与其周转一月,却也抵不过兵力不足,终是败下阵去,可他并未撤退,但也遵守了与萧怀的约定,命将士后撤,自己则坚守阵地,誓死不屈。

  他的一腔孤勇并不能挽救燕国,半年后,秦军便兵临蓟城城下。

  消息传遍蓟城,众臣恐慌,被禁足一生的赵渊得知此消息,自绝于居所,萧怀未曾想到,他有此等骨气,也许这么多年,他早已悔过,当年会在月下为弟弟摘莲的王兄,在此之际,去见他了。

  赵询还是照旧请教萧怀的意见,萧怀觉得好笑,这是赵氏的燕国,如今要亡国,他却询问一个外人的意见,可看着他尚且稚嫩的脸,萧怀也说不出重话,若是赵瑾不出事,或许他会是一辈子逍遥自在的亲王,也不必困于王宫。

  先前耀武扬威的大臣们闭了嘴,生怕秦国会强行攻城,便将萧怀推出去和谈,赵询作为君王,也跟着去见秦王。

  秦王极为重视此役,亲率大军前来,见蓟城城门大开,便知燕国最后的选择,与自家客卿下马上前。

  秦王生得高大,如今甲胄加身,更显威严,他大概是三十有几,如此年轻,便一统天下,将来必定流芳后世,若是燕国有此国运……

  萧怀收起眼底的艳羡,带着赵询对秦王深鞠一躬,道:“燕国至此,无抵抗之力,愿降于秦,也恳请秦君,勿伤我大燕子民。”

  秦王并不作回应,目光打量着缩在萧怀身后的赵询,赵询见他看过来,紧张地身子都在抖,萧怀按住他,平静道:“我王年幼,承袭王位不属自愿。且胸无大志,只想平安度一生,愿自贬平民,不享荣华,只求秦君放其生路。”

  秦王身边的客卿终于发话了,道:“早闻燕国上卿胆识才华皆过人,今日得见,名不虚传。”

  萧怀听他语气,并无嘲讽之意 那此时夸自己,只有一个目的,便是将自己拉去秦国朝堂,他能如此说话,定是秦君之意,能不计别国之嫌,这必然也是一位明君,可萧怀想辅佐的君主早已故去,如今燕国走到末路,他也不想强留,于是回道:“秦国人才济济,能比怀者,必多如牛毛。”

  两方都是人精,话至此,客卿也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再多说,倒是秦王挽留道:“先生大才,若就此埋没世间,不觉可惜?”

  “我与先王关系匪浅,”萧怀见他如此,不得不将话说死:“就算秦君不计前嫌,秦国朝堂,怕也不答应。”

  这倒是说到了关键,天下初合,秦国内部不能有异心,秦王权衡利弊,便也放弃,道:“孤不伤燕人,但朝廷命官,都得与这位小君上,一同贬为庶人,武将交还兵符,燕军尽数遣散,若有集结反秦者,夷其三族,上卿意下如何?”

  此举已是仁至义尽,萧怀颔首,再行一礼,道:“谢秦王。”

  礼毕,他又道:“其实秦王方才有句话说错了。”

  “哦?”年轻的天下之主很是疑惑。

  萧怀笑道:“我并不打算留下,也就没有埋没世间一说。”

  秦王好似明白了什么,疾声道:“拦住他!”

  可已经来不及了,萧怀的袖中刀快他的侍卫一步,直刺胸膛,鲜血涌出,萧怀向后跌去,赵询吓得去捂他的伤口,却无济于事,萧怀用尽最后的气力对他道:“恳请……君上,将我葬在……葬在先王陵前……”

  “上卿——上卿呐——”不知从哪冲上来的老者扑上前来,萧怀认得他,他的孙子在他建的学堂念书,他自己的风寒,也总是在他开的草堂中拿药,前些日子,老人还说,要给他带一壶自家酿的好酒。

  无数受萧怀恩惠的百姓涌上前,哭喊着他的名字,四周乱成一团,秦王见如此场面,慨叹道:“先生高义。”

  萧怀却无法回应他们了,他要去找他的美玉,他要去赴约了。一别六年,赵瑾肯定是等久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度过这几年的。反正他过的不好,赵瑾留下的莲只有夏天能看到,只有夏天那一丝绿意能为他带来些宽慰,经年想念,他的思念早已入了骨,年年复莲莲,莲莲却不似年年,赵瑾让他看莲缓解思念,可却只会加深他的执念。

  最后的最后,天空风轻云淡,萧怀在燕国百姓簇拥中死去,天上飞过一只燕,也不知道,它是否能带着两个人,在下一世,飞入寻常百姓家。

  【全文完】

  ----

  他们的故事就此完结啦

  最近在又在写一篇权谋,是一篇骨科,大概再囤一周就会发,下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