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伴君如伴猫>第21章 目的和手段

  第二天他们起来之后,就由镇长带着去了江边的堤坝。堤坝的加固是重中之重,特别是青花镇这种临江小镇,对于防洪的事情看得很重。

  陆沉舟和沈云稚在江边逗留了一天,确认了堤坝的加固情况,又跟镇长聊了一会儿。

  晚饭是在江边的一家饭馆吃的,吃的就是从江里现打捞出来的江鱼。

  镇长心里还在因为昨天安排那个小媳妇儿的事有些惴惴不安,拿不准陆沉舟到底是什么意思。只以为是那个小媳妇儿没入他的眼,故而今天挑的这家饭馆里,他特意提前安排了一个长相秀美的黄花大闺女来上菜。

  只见陆沉舟眼睛只看菜,不看姑娘,好像盘子里的江鱼远比活生生的大姑娘还活色生香一样。

  “陆县令。”镇长举杯说道:“您来我们这几年,为了百姓的事没少操劳,身边也没有个人照料。”

  陆沉舟看着他:“……啊?”

  镇长指着那个大闺女,说:“这是我们镇上长得最俊的一个姑娘,你要看得上就收在身边,当丫鬟还是收到房里,全凭你做主。”

  陆沉舟这才看向那个大姑娘,心想镇长还没完没了起来了。小媳妇儿不行,就改大姑娘。

  沈云稚在一旁吸着鱼尾巴,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两人。

  陆沉舟自然是推拒了,并毫不客气地斥责了镇长。

  镇长知道自己拍马屁拍错了,连连告罪,把这些小心思都按耐住了。

  他们吃完饭之后从饭馆出来,看到江边围了一群人正在吵吵嚷嚷。镇长见状走了过去问:“怎么回事?这是在做什么?”

  人群中间围着的有两个人,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男孩,还有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人。那男孩儿正抹着鼻子,他哭的厉害,话也说不清楚。

  镇长只好问那个中年男子:“黄大仙,这是怎么了?”

  那名被叫黄大仙的中年男子说:“镇长,我今天在这里丢了三十两银子,被李家的这个李小四捡着了。”

  镇长:“那不挺好的嘛,怎么?他不肯认?”

  黄大仙:“认是认了,可我丢的是三十两,他还我的只有二十两。”

  李小四哭着说:“我捡到的时候就是二十两。”

  两人各执一词,一个说自己丢了三十两,一个说自己只捡了二十两。镇长听了也没了办法,这种事情本来就很难说得清。

  接着他想到陆沉舟还在旁边,眼睛一转,便道:“县令大人在这里,你们细细说了与他听,请他来为你们秉公断案。”

  陆沉舟看出镇长在推诿,但是没有说什么。只是上前细细的问了李小四和黄大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

  李小四说,自己在河边捡到一个拳头大小的红绸手绢包着的小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白花花的碎银子,他年龄小,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拿着包裹回了家给自己的母亲看了。母亲听说他是捡的,便让他回去站在原地等,等失主来认领的时候还给人家。

  李小四在原地等了一会儿,黄大仙过来在地上找东西,他便上钱去问是不是丢了钱?黄大仙说是。

  李小四也是个机灵的,说自己捡到了钱,但是要先跟黄大仙对一下里边银子的数目。

  乡间流通的银子大小不等,很多散碎银块都是从大元宝上,拿剪子铰下来,所以这些碎银子零碎不一,但是大大小小能说得上来。

  黄大仙便说一共有二十两,其中两个大的是四两的,三个二两的。剩下几个小的都是一两左右的。

  李小四看他说的数目,和红绸布里的银子块数和大小都对得上,便把银子还给了他。

  结果没想到这个黄大仙拿了银子之后突然变了脸,改口自己这里边是三十两,非说李小四自己私藏了十两银子。

  李小四说自己哪见过这种阵仗,本来是做了好事反而被人讹诈上了,急得都哭了。

  陆沉舟闻言,沉吟片刻。问李小四:“你拿钱回去的时候,你的母亲可知道这里边有多少钱?”

  李小四说:“知道,我给她看了。母亲看到这么多钱,说指不定人家急着拿这钱办什么事呢,所以赶快让我还回来了。”

  陆沉舟又问黄大仙:“你说里边有三十两银子,这事儿可有人跟你作证?”

  黄大仙说:“我的仆人,他知道,他能给我作证。”

  仆人如何能作证?特别是像这种签了卖身契的,还不是主人说什么他是什么。

  陆沉舟闻言敛眉,没有指出黄大仙的仆人做假证的可能性,只是笑了笑,接着着人去请李小四的母亲。

  然后又让黄大仙把那个包银子的红绸手绢拿出来给他看。

  陆沉舟看了那块布,问两人:“这个红绸手绢当时是怎么打的结,你们还记得吗?”

  黄大仙和李小四两人都说记得。

  陆沉舟便隔开他们二人,分别让他们二人把那个结照样还原了,两人打的结一模一样。

  这时李小四的母亲也到了,陆沉舟又当着众人的面问了李小四的母亲,那包里银子的块数和大小。

  李小四的母亲说的和李小四本人说的完全一致。

  陆沉舟手里拿着那个红绸手卷翻来覆去地看,一时没有说话。

  这是黄大仙耐不住了,上前说:“县令大人,你要为我做主啊。”

  陆沉舟抬头,说:“李小四的话与其母对得上,可见他没有撒谎。黄大仙的说法,又有其仆人作证,自然也信得过。”

  众人闻言议论纷纷,低声嘀咕说陆沉舟在判糊涂案。仆人的作证如何能当回事?更何况,这个黄大仙一向诡计多端的,坑人是家常便饭。

  陆沉舟充耳不闻,又说:“既然两人都没有撒谎,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他指了指黄大仙丢钱的地方,说:“碰巧有人和黄大仙一样,在这里丢了银子。又碰巧有人和李小四一样,在这里捡了银子。”

  李小四一脸迷茫,看着陆沉舟。黄大仙则微微蹙眉,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其他乡人更是不明白陆沉舟的说法,都安静了下来。

  陆沉舟又说:“李小四捡的银子和黄大仙丢的银子数目对不上,所以这并不是黄大仙丢失的银子。按我朝规定,无主的银子要归入国库,所以这二十两银子本官要收缴。”

  黄大仙闻言急了,上前两步要说话,却被陆沉舟直接打断。

  陆沉舟又说:“至于黄大仙丢的银子,本官会下令使人去寻问,看到底谁捡了。尽量早点帮你追回来。”

  黄大仙愣住了,说:“这,这……”

  上哪追去?本来就……

  陆沉舟充耳不闻,继续道:“另外,本官感念李小四之母品行端正,教子有方。特赏她二十两以作表率。”

  说完,他便把手里的红绸手绢包着的二十两银子递给了李小四的母亲。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当着黄大仙的面纷纷叫好。

  那黄大仙面红耳赤,可是陆沉舟说的有理有据,他又没办法反驳,只能吃了哑巴亏,跺着脚走了。

  众人散去之后,陆沉舟别了镇长,和沈云稚往客栈方向走去。

  沈云稚问:“陆沉舟,真的是那个黄大仙在撒谎吗?”

  “嗯。”

  “你怎么知道呢?”

  陆沉舟答道:“那个用来包银子的红绸手绢,我让他们还原打结的时候看了,那个手绢是包住银子之后又打了两个结。”

  “但是那个手绢很小,如果里边再放十两银子的话,总共是三十两银子。那么小的手绢如果包了三十两银子,是根本没有办法打两个结的。所以黄大仙肯定在撒谎。”

  沈云稚蹙眉:“那你为什么不直接这么说出来呢?”

  陆沉舟沉默了片刻,问:“沈云稚,你觉得目的重要?还是过程重要?”

  “什么意思呀?”沈云稚不解。

  陆沉舟说:“黄大仙可恶,别人捡了他的钱财后如数奉还,他不仅不感谢,反而还讹诈,该罚。李小四之母品行端正,拾金不昧,教子有方,该赏。”

  “一个罚,一个赏,这是目的。如果我直接指出黄大仙撒谎,那他顶多被训斥几句。可是我顺着他的话说,让他无从发作只能认栽。”

  “这叫巧立名目,也就是耍花招。用不太正当的手段,达成正当的目的。”

  沈云稚看着他不说话。

  陆沉舟被他那一双清亮亮的眼睛看得有些心虚,其实按他本来的脾性和作风,应该就是直接指出黄大仙在撒谎,将人训斥一顿了事。

  断案一事,讲得是公正不徇私情,他并不会在里面掺杂个人喜恶。

  而今天他之所以这么断案,是故意为之,为了给沈云稚上一课。

  他避着沈云稚的目光,说:“为君者,有时候也要巧立名目。”

  顿了顿,他又说:“只要你觉得目的正当,就别太在意手段和过程。”

  沈云稚闻言点点头,思索着,似乎是听了进去。

  陆沉舟在心里却想,不对的,这话其实并不对的。他如果是要教导出一位君子,肯定不会说这样的话。

  但是没办法,他要教导的是一位储君。

  想到这,陆沉舟有一种教坏孩子的感觉,突然心情极差,默不作声地走着。

  沈云稚敏锐地察觉到陆沉舟心情很低落,但他不知原因,只能乖乖跟在他旁边。

  陆沉舟越走越快,心情很差,越来越差。他在想,沈云稚以后当了皇帝,会变成什么样?

  心思深沉?冷漠多疑?不择手段?

  “陆沉舟……”沈云稚突然喊他。

  陆沉舟回头:“嗯?”

  沈云稚指着路边卖糖人的小摊儿,说:“我想吃。”

  好吧,他想象中的那个帝王的影子还很远很远,现在的储君还只是一个喜欢吃糖的小屁孩儿。

  天色渐晚,江边渔火摇曳,看起来没什么不一样,可还是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

  陆沉舟教坏孩子咯……

  教完又自责,哈哈县令大人好可爱。

  感觉一直写的太平淡了,在想要不要加些剧情,县令断案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