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宗门之名为名的法诀,必定是宗门内独一无二的神通,由此已能想见,这“回玄妙手”的惊人之处。

  李珣更想到两年前,在赤城山上,被他轻易送出的那本记载了回玄宗弟子修炼心得的小册子,想到上面可能出现的种种妙法灵诀,心中便如同吃了个苍蝇般,难受得要命。

  清溟当然不知他在想些什么,只是继续道:“这世间,也不只是有‘回玄妙手’而已,星玑剑宗的‘化生星典’、不言宗的‘默语篇’,都是修习禁制之道的神品,可惜门派不同,你虽有天资,却不能得见,实在可叹。”

  听着清溟闲聊似的语气,李珣心中一动,当即明白了他说这些话的目的,心中颇有些感激。

  “禁制神妙之处,无穷无尽,弟子不敢得意忘形,但也不会妄自菲薄。弟子时日还长,又有明师指点,他日未必不能洞彻其中的奥妙!”

  清溟没有即刻回话,而是顿了一会儿,方缓缓道:“有这种想法很好,你师父在这年龄上,没有你这种豪气!”

  李珣这时才想起来,清溟其实就是林阁的恩师,也就是他的正牌师祖,宗门之内,也只有李珣一人,才算得上是清溟的嫡系徒孙!

  原来刚刚那些话,清溟是用师祖的口吻来说,怪不得如此亲和。

  李珣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儿,但他知道,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他垂下头去,眼圈儿已是红了。

  辇舆内,清溟轻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

  第七集 孤峰迷城 第四章 接触

  通玄界究竟有没有边际,这话谁也说不准。

  以北方为例,通常所说的“北极”、“极北之地”,事实上就是指广延数十万里的北海之滨。

  至于浩渺无边的北海,以及海的那边是什么,即便可御气凌霄、瞬息千里的修士,也从没得到过答案,修士姑且就将这一片模糊的地带,称为极地。

  不过极地的天时气候,确实有些极端。气候是冰冷酷厉,万物不生,天色则是永昼永夜,诡异神奇。

  北海之滨,是一片永昼之地,自开天辟地以来,已度过了亿万个没有黑夜的日子。

  当明心剑宗一行人进入极地的时候,恰是极地周边,日夜对比最强烈之时。也就是说,当云楼揽月车上的修士刚感到天色昏暗、夜色渐起的时候,天空却又渐渐地亮了,没过多久,天地间一片光明。

  这奇特的景观,让一些从未来过此地的年轻弟子看呆了眼。

  经过李珣妙手安排的云楼揽月车,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潜能,在四面聚合的元气作用下,速度已攀升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当然,这并不是说云辇的速度已比修士御气还快,事实上,云辇此时的速度,一日也就是行上三十万里,只比一个虚空化婴的修士全力御剑的速度稍快一点儿。

  但是由于它巨大的体积带起的阻力实在太强,以至于当庞大的云辇过后,后方残留的,便是一阵在高空肆虐的风暴。

  进入极地之后,风暴的威力更强恐怖,挟带着高空飞舞冰粒生成的两条巨大冰风暴带,比什么法宝都要厉害,就连云辇本体,也撑开了一道青蒙蒙的光屏,挡住外界飙过的飓风。

  云辇上众人,几日来对李珣的杰作可说是赞不绝口,这种飞行方式虽说有违宗门“虚静守中,明心见性”的要旨,过于霸道了些,但确实是立竿见影,本来要二十日的路程,硬是给缩短了四天。

  李珣也凭借此作,一举奠定了他在宗门的新地位。

  而此时李珣还来不及为自己高兴──临近目的地,这个速度飞快的庞然大物,必然要刹车了,否则以这种方式驾临不夜城,强大的冲击波恐怕会将方圆数百里的所有建筑夷为平地!

  李珣站在中心辇舆旁边,指挥着众仙师、同门调整气机联结,一百四十四个云台灵阶缓缓移位,在气机导引下,千万股元气发出了连串低沉的爆响,渲泄在漫长旅途中积蓄下来的能量。

  当这次调整顺利完成之后,李珣这个才思敏捷的阵诀杰作,便可以功行圆满。

  从此以后,明心剑宗的既定阵诀中,便会为它留有一个位子,而阵诀的作者李珣,也将在明心剑宗的典藏中,写下极重要的一笔。

  这部阵诀的名称,清溟已代他想好了,就叫“一炷香”!

  有“回玄妙手”的刺激在先,李珣对所谓的“名垂青史”,倒不是如何看重,他非常清醒,在明心剑宗以创造阵诀的方式留名,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

  若他真的就此自满,也就枉费了清溟的一番劝诫,还有他之前十余年经历的种种磨炼了。

  而他这副模样,落在众仙师的眼中,不免又得了一个“宠辱不惊”的赞语,对他的印象,也是越发深刻了。

  云辇的速度已接近正常水平,溢出的元气一时间不能完全散尽,在云辇周围,聚合成一波稠密的元气潮汐,彼此摩擦,发出隆隆雷鸣,偶尔闪过的电光,更等于是通知方圆千里的修士──有客来访!

  李珣确认气机转换已没问题了,回过身来向清溟躬身交令。

  清溟还未回话,忽地咦了一声,与之同时,周围修为深厚的仙师都扭过头去,看向白茫茫的天际。

  与众人的动作只稍差半分,一声狂笑声响彻长空,笑声中并没有多少追魂慑魄的杀伤力,但是突兀而来,平空而起,倒好像是从他们中间传出来似的,根本找不到来处。

  可想而知,众仙师的目光,也都送到了虚处,没看到半个人影。

  这等于是他们集体输了一招。

  清溟身为“东方第一宗”的宗主,修为是通玄界公认的“真一”大宗师中的一名,也就是阴散人、血散人那种层次,这种小巧伎俩还不放在他眼中。

  等笑声过了,他在辇舆中缓缓开口:“东海鲲仙长,东海水深日暖,北海却是苦寒,你劳动仙趾,到这极地受冻,又是何苦来由?”

  说话声不大,却悠远泠清,在高空朔风中一荡,也不知飘出了多远。

  笑声再起,只是这次方向却清楚得很,那是从北面传来,离此处也不知有多远。

  只听得这笑声如大浪般汹涌澎湃,排空而进,一波更强过一波,强劲的冲击打在云辇的护壁上,发出“嗡”的一声震鸣,整个云辇竟晃了一下,可见这音波的强劲。

  李珣吓了一跳,忙变了几个灵阶的位置,气机猛地一错,千万股元气对撞,发出“隆”的一声巨响,云辇急停,四周则爆起一阵乱流狂飙,风啸声有如鬼哭,多少将笑声压下了些。

  这个变化并没有影响到对方,笑声方停,便有一个粗豪雄壮的嗓音传来。

  “彼此彼此,你清溟道士不也是从连霞胜地到这儿来吃冰?哪日有兴趣,咱们再来一仗!你手段不错,运气也好,四百年前有钟隐,到了今日,你可未必有这么走运了!”

  对方的挖苦,清溟并不放在心上,语气也丝毫未变:“难得鲲仙长有兴致,那也好得很!四百年来,没听说仙长出海面半步,今日却动了游兴,想必杀兴也是有的。清溟便恭候了!”

  对方不再说话,只是大笑,待笑声渐渐地去远了,清虚移了过来,脸上神情凝重冰寒:“这是东海的鲲鹏老妖!这些年来,他一直躲在深海之中,怎么会到了此地?”

  听他说鲲妖,一边的李珣终于恍然大悟,明白那个修为可与清溟比肩的家伙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