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第173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张宁有些无语,实在不好意思在这待下去了,起身说道:“我吃饱了,先回帐篷了。”

张飞摆了摆手:“侄媳妇,先别走,三叔不说了还不行嘛。还没聊完呢,咱们说点别的。”

张宁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就朝着赵霖所在的帐篷走去,丫鬟小婉也是抓紧跟了上去。

见到这个情况,张飞耸了耸肩,表示这不能怪他。

可是刚走出两步,张宁的脚步就停了下来,因为从赵霖的帐篷里传出了若有若无的歌声。

“江湖笑 恩怨了,人过招 笑藏刀,红尘笑 笑寂寥,心太高 到不了……”

寂静的夜里,赵霖的歌声听的很清楚,虽然只能在百米范围内,但是所有听到的人,全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静静地听着。

时间慢慢过去,周围只聚过来的士兵越来越多,全都静静地站在原地,生怕弄出什么动静。周围也只有木材燃烧和肉汤沸腾的声音掺杂其中。

歌声悠扬动人,让人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仿佛来到了一个古老的江湖世界中,一个个英雄豪迈的身影在江湖间徜徉。

赵霖一共唱了两遍,众人见帐篷里没动静了,这才意犹未尽的散去。

有人还能跟着记忆哼唱几句,还真是挺好听的,爷们,就该听这样的豪迈曲子。

“看似花非花雾非雾,涛涛江水留不住,一声豪情壮志铁傲骨,原来英雄是孤独”,赵云忍不住感叹:“好词,单单这歌词,就已经豪气冲天啦,要是再配上曲子,绝对能名动天下。”

说着,赵云看向了站在旁边的张宁,忍不住提醒道:“侄媳妇,听到了吧!你这个小夫君,肚子里可是藏着不少好东西,随便弄出点东西来,就能让你名动天下啦。”

听到赵云这么一说,张宁也是来了兴趣,朝着赵霖所在的帐篷就走了过去。

赵云几人就这么看着张宁走进了帐篷,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得的样子。

果然,没过多久,帐篷里边就响起了说话声。

张飞看着一脸吃瓜模样的赵云,忍不住吐槽道:“大哥,你这就有点不讲武德了。

要是赵霖知道了,说不定还要在你身上找回场子呢。论坑人这方面,你可比不过那个小家伙。”

谁知道赵云无所谓的挥了挥手:“我会在乎这个吗?好歹我也是他二叔,应该不会太过分的。

再说,谁让他找那么多媳妇了,那不得让他好好享受一下?

这小子整天一副掌控全局的样子,得给他找点事情做,要不然多没意思啊。你看,这样多好,咱们看着也舒服。”

听到赵云这么说,周围人都是抽了抽嘴角,张飞吸着冷气摇了摇头:“大哥,你变了,一开始在涿郡见你的时候,你不是这样的。”

赵云耸了耸肩,一脸的无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整天跟赵霖待在一块,我也被他影响了,现在也变得随意了许多。

不过我感觉这样挺好的,大汉的各种规矩太多了,让人活的不自在。

跟赵霖这个小家伙在一块,总会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说话做事没那么多限制,或许,这就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

汉军这边其乐融融,乌桓这边就不一样了。

被手下亲兵包扎好肩膀上的伤势,乌延脸色阴沉的坐在一旁,周围人谁都不敢说话,生怕撞枪口上,被乌延拿去泄火。

乌延深呼吸了几下,这才看着周围人问道:“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汉人的弓弩可以射的那么快,射得那么多。

就算是搭弓射箭,也需要时间啊,他们不需要上弦吗?”

看着乌延怒火中烧的样子,一个亲兵试探着说道:“首领,这真不能怪咱们的骑兵,实在是那群汉人手里的弓弩太邪门了。

咱们救回来的一些骑兵说过这件事,好像汉人的手弩根本不用手动上弦,根本没见他们有上弦的动作,弩箭就一支支,嗖嗖的往外射。

根据咱们受伤的骑兵描述,汉人那边一共有两种手弩,一种是单发的,一支箭一支箭的往外射。

另一种是齐射的那种,数支弩箭一起射出来,一排骑兵就倒了下去。

最后一种则是半人高的大弓,射程应该在三百到五百米。

首领,这三种远程武器,就是咱们冲不进去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难道还有次要原因吗?”乌延眉头紧蹙,这叫什么破事啊,想要报仇太难了。

“首领,主要原因就是这三种弓弩,次要原因就是那些陷马坑、土墙、盾牌了。

咱们的骑兵,其实已经冲到土墙近前了,但是这些东西一阻挡,咱们的战马就跑不起来了,这样就成了汉人的活靶子。”

乌延咬了咬后槽牙,那个心疼啊,几千乌桓骑兵啊,没死在正大光明的战场上,结果死在了小小的赵云手里。

“你们认为,咱们应该怎么破敌啊?”此时乌延只剩下愤怒了,脑袋里一片空白,根本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所以便想问问他的这些亲兵。

乌延的亲兵左看右看,都摇了摇头,敌人的弓弩,射的又远又快,这能怎么办啊?

众人沉默了一会,最后还是刚才的那个亲兵接着说道:“首领,还是将巴图鲁率领的那五万骑兵召回来吧,只要咱们的骑兵足够多,汉人就无法全部阻挡,人多势众之下,必能一举击溃汉人的防御。”

听到亲兵这么说,乌延并没有立即回答。

说实话,这时候的乌延已经有些退意了,本来三万匹战马换回他的独子,此行已经算是结束了。

谁让乌延有些不甘心,非想找回场子来。

结果如今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退,还能行吗?

要是一开始不打这一仗,好歹还能找点理由圆过去,但是现在损兵折将的,要是这时候打退堂鼓,周围的兵马怎么看他?

现在的情况,就是把乌延放在火上烤,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打输了伤士气,损兵马。

打赢了,这情况好像也打不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