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第132章 谁说产盐的不能卖盐

“没错,之所以要加这个赌注,就是为了现在做准备。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有些狮子大开口,但是甄家有这个实力。

三州所有郡城,一共五十八家店铺,对甄家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只要给你们时间,很快就能赚回来。”

甄逸看着这个侃侃而谈的五女婿,心里也是很满意:“真不愧是妖孽,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确实很让人惊讶。

现在看来,或许你真的可以一步登天,到时候,说不定就是我甄家高攀你了。”

赵霖笑着摆了摆手:“岳父大人远道而来,想必也不是为了夸我吧?而且还把大姐带来了,看来上次那两石精盐,效果不错啊!”

赵霖能猜出这些,甄逸也不意外,直接说道:“那是自然,上次贤婿带来了两石精盐,可是有了大用。我给袁家送了三十斤过去,湛卢剑的事情也就算是过去了,也算是给你自己擦屁股了。”

赵霖也不意外,这时候纯净食盐的诱惑力,那可是杠杠的。

区区一把湛卢剑,多一把不多,少一把不少。

但是这三十斤精盐,省着点吃,吃个一年半载的应该不是问题。

这时候甄逸笑着说道:“说起这件事,我还真得你这个女婿,湛卢剑虽然是名剑,但毕竟只是一件死物,说不定被赏赐给哪个嫡系后辈,然后就看不到了。

这精盐可不一样,做菜每天都需要用到,吃饭时也就能想起来,这盐是甄家送的。

而且覆盖面也很广,基本上所有的袁家嫡系成员都可以吃到精盐,这种送礼的效果,是可以持续很久的。”

看着甄逸兴高采烈的样子,赵家的几人也是暗自偷笑。

送礼送到甄家这个地步,也是没谁了。

赵霖轻轻地敲了几下桌子,随后看向了甄逸:“岳父大人,别说送礼的事情了,一把湛卢剑,换了两石精盐,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这次来涿郡,其中一个目的,应该就是为了精盐吧?”

甄逸眼光大亮,点了点头:“没错,既然你已经回来了,我想制盐这件事应该已经开始了。

涿郡的情况我也了解不少,你现在赚钱的渠道,好像只有精盐可以短时间内赚到大量钱财,解决涿郡的燃眉之急。”

听到甄逸这么说,赵霖也不打算藏着掖着了:“没错,现在涿郡百业待兴,百姓又是刚安顿下来,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除了精盐以外,短时间内的确赚不了大钱。

实不相瞒,精盐工坊十天以前就已经开工了,每天可以产盐两千斤以上,一石六十斤,一天也就是六七十石。

这十天,一共积攒了六七百石吧,这次既然来了,你们可以带走六百石,价钱就按照咱们之前商量的,三两一石,一共一千八百两。如何?”

甄逸高兴的拍了下大腿:“哈哈哈,好,跟你做生意就是痛快,就按照三两一石的价格。

不过你这边想怎么结账啊,金银,还是五铢钱,亦或是换成等价的粮食物资,这些都可以,你自己挑。”

赵霖摆了摆手:“先别急,先别急,待会我算算,咱们先把账清一下,然后再说别的。”

听到要清账,甄逸也是来了兴趣,抱着膀子看着赵霖:“没想到啊,你现在就想还账?我已经做好你赖账的准备了,这可不像你雁过拔毛的风格啊。

在青州,你连官军都不放过,更别说咱们这点账了,是不是在打什么鬼主意啊?”

看着甄逸那充满深意的笑容,赵霖也是摇头苦笑:“不愧是甄家啊,生意遍布天下,什么消息都瞒不住你们。

虽然现在涿郡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但这两个月你们甄家给的各种物资,我们还是买得起的。

这次冀州、豫州、青州转了一圈,从黄巾军那里得来了不少金银财宝,放着也是浪费,不如全部换成钱粮物资,让涿郡快速发展一下。”

听到赵霖的解释,甄逸也是点了点头:“这个倒是没问题,只要是值钱的东西,我们甄家都收,金银珠宝更是来者不拒。

反正你也是自己人,找个时间咱们一块算算账,看看欠多少,你的东西值多少。

然后你想要什么,列张单子给我就行,我会让甄家帮你筹集物资,然后送到涿郡来。”

接着甄逸再次强调了一件事:“赵霖,咱们之前可是说好了,精盐除了我们甄家,可不能给别人啦。”

“这个你们放心,除了我们自己以外,外边就只供应给甄家,能卖多少钱,那是你的本事,我就不管了”,听到赵霖这么说,甄逸也是放下了心。

可想而知,这种纯度的精盐一旦在大汉出现,必将引起轰动,到时候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这种好事,当然不能让给别人啦。

不过甄逸很快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儿,直接站了起来:“你刚才说什么,除了你们自己?啥意思啊,你们赵家还卖盐呢?”

“那当然了,谁规定产盐的不能卖盐了?

我只说不给别人卖,但又没说我们自己不卖。

不过咱们好歹也是自己人,我不会跟你们打价格战的,你们甄家定什么价格,我就卖什么价格。什么时候想降价或者提价,派人来跟我商量一下就行,绝对不耽误甄家赚钱。

而且前期我只在幽州,并州和冀州三州之地卖盐,剩下的地方,你们甄家来跑,我现在还没办法覆盖整个大汉。”

“等等,等等,我先捋捋”,甄逸在大厅里来回走了两圈,这才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幽并冀三州,每个郡城你要了两家店铺,还都是相邻的,为的就是现在吧。一家开酒楼,另一家,就是卖盐的?”

赵霖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这话你只说对了一半,其中一家开酒楼不假,另一家卖盐也不假。只不过,不只是卖盐,什么都卖。

准确的说,我要开一家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