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第192章 松鼠鳜鱼

天幕亮起。

糊糊:“今天介绍的是一道颇费刀工的淮扬菜,手残的小伙伴只能看看。”

迷雾麋鹿迷了路:没事,我有美团、饿了么,金身护体。

天涯赤子心:眼睛看会了就行!

糊糊:“松鼠鳜鱼,又名松鼠桂鱼,为苏帮菜中色香味兼具的代表之作。

将鱼洗净,切去头部,把鱼鳍保留在头部,摊开、拍扁。

用刀把鱼背部的鱼骨切掉,在尾巴处留约1厘米的脊骨。鳜鱼去骨后,皮朝下摊开,用斜刀切成花刀,刀深达肉的五分之四,不要切破鱼皮,在尾巴处开一个口,将尾巴从刀口中拉出。

鱼身撒上食盐、胡椒粉、料酒、湿淀粉涂匀。

炒锅上火,烧热后倒入植物油,油热至七成,将鳜鱼蘸少许淀粉,放油锅中炸数分钟,外皮金黄,鱼肉熟了即可。

再将鱼头蘸上淀粉,放入油锅中炸,炸至呈金黄色捞出,将有花刀的一面朝上摆在鱼盘中,装上鱼头。

将松子放在温热的油锅中,待油热后再炸半分钟后捞出,放小碗中备用。

炒锅中留少许油,放入少许清汤,加食盐、糖、番茄酱、食醋,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加入热油少许推匀,出锅浇在鱼肉上,撒上松子、水果粒。

这道菜就成了!”

来源网络

天涯赤子心:果然眼睛看会了,耳朵听会了。

糊糊:“如果忽略掉繁复的刀工和装饰品,这道菜可能更像家常的糖醋鱼。

但千万不要以为它的来历平平无奇,人家曾经也是御膳。

当然最早和它扯上关系的不是乾隆,而是隋炀帝杨广。”

静夜思:第一次听说关于广大帝的美食瓜。

仰望星空:竟然不是乾小四,不科学。

杨广确信自己没有吃过这道菜。

糊糊:“杨广在登基前,曾经做过9年的扬州总管,这期间,他学南方话,提拔南方人。

说他是个精神扬州人都不为过。

在扬州的最后时光里,曾对萧后说:外间大有人图侬,然侬不失为长城公,卿不失为沈后,且共乐饮耳!

长城公指的是南朝最后一位皇帝、被隋朝俘虏的陈后主,沈后指的是陈后主的皇后。以自己的阶下囚陈后主自比,可见其对扬州的热爱深入骨髓。

乃至最后命丧扬州,千余年后再被一个名叫杨勇的房地产开发商掘了墓。”

骄傲的猪猪:精美精日,头一次听说精扬的。

糊糊:“杨广登基后曾经三下扬州,那时候它的名字叫江都。

甚至有种说法,杨广为了下江南方便,专门开凿了大运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晚唐诗人皮日休写的诗。

清乾隆六下江南都要被指责一句劳民伤财,何况隋时,有人曾将隋朝灭亡的锅推到大运河身上。

据说某日杨广看过琼花后又游览了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这扬州的四大名胜,并对其大加赞赏。

他忽发奇想,命所随御厨以四处名胜为题,各做出一道菜来,如果做不出来那便是杀头之罪。

这可急坏了这些御厨们,一番的苦思冥索,最终以松鼠鳜鱼对应万松山,金钱虾饼对应金钱墩,象牙鸡条对应象牙林,葵花斩肉对应葵花岗。

这四个菜品,后来的演化也令人称奇。

松鼠鳜鱼太过经典,原封不动地流传至今;金钱虾饼、象牙鸡条两道菜,则把南方的清淡甜香味道带入北方,最终演化成淮阳菜系。而葵花斩肉,则演化为了狮子头,成为今天年夜饭的必备菜肴。

杨广又将这四处名胜改名为:千金山、帽儿墩、平山堂和琼花观。

就这个改名的前后对比的惨烈程度,和乾隆有个一拼。

以杨广现存留的几首诗来看,他的文化素养非常高,改得如此‘平易近人’实在不像他所为。

当然更重要的是,古代的糖醋汁是哪一种不知道,但松鼠鳜鱼用来着色添味的番茄,要等地理大发现后才能传入种花家。

隋朝再如何强盛,也不能为了一条鱼的浇头,跨越太平洋去找一株番茄回来吧!”

彩云之南:为了营销无所不用其极,连隋炀帝都贴。

云与海:这可是网庙十哲!

乾隆已经不想说话了,竟然拿他和隋炀帝对比,这是最大的侮辱。

下江南劳民伤财,写诗提名比不过,让他的脸往那搁。

关键,这是一个暴君、亡国之君!

糊糊:“当然,南方美食怎么能少的了乾隆皇帝的身影呢。

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南巡至苏州,微服私出来到松鹤楼,要吃供桌上的元宝鱼(鲤鱼)。

店主无奈,为避让宰杀‘神鱼’之罪,遂把鱼烹制成松鼠状,一方面又巧与店招牌中松字相联。乾隆食后甚是满意。

民间常以‘鲤鱼跳龙门’来表示吉祥喜庆,因此后来就改用鳜鱼。

这个故事怎么说呢,比之前迷路的事迹看起来正常多了,但清朝又不是唐朝,哪来不能吃鲤鱼的限制。”

言不由衷:鲤鱼刺多,乾隆嘴刁,怎么可能不依不饶只为了吃一条鱼呢。

十万伏特:但番茄乾隆是能吃到的。

乾隆:“来人,将朕每日的食单记档!”

一看就是商家搞出的噱头,他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一一记录在册,这就是证据。

几百年后别想靠在他身上吸血!

糊糊:“都说杨广是网庙十哲,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任期内做了许多的创举,后来唐朝发扬光大,成就巨唐。

汉承秦制唐袭隋规,汉唐两朝有不少相似之处,前头都是一个二世而亡的大一统王朝,摸着秦隋的尸体过河,成就更加辉煌的伟业。

替杨广翻案的主要论调有三条,第一条是他修建了京杭大运河。

需要修正一个误区,杨广是将历朝历代开凿的人工河渠与天然河道连接在一起。看起来工程量小很多,但将时间和民力压榨到极致,最终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来源网络

第二条是他开创了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是隋文帝杨坚发起的,在杨广任期内正式确立成型。他至少占一半功劳,这没错。

唐朝依旧沿用,在武周时期发展出武举,一直延续到清末。

第三条则是隋朝大量的粮食储备,据说唐朝开国后还吃了五十年。

亲,知道有种东西叫保质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