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第171章 菠萝咕咾肉

十万伏特:东汉蔡和和汉和帝。

痴人说梦:已经不只是一朝一代的事,上升到文明高度,果然会扯。

彩云之南:本质是有了纸之后,所有人能最大限度的记录历史,想要伪造历史就不容易了。

云与海:虽然历史上某些皇帝篡改史书,文人添加私货,但种花家的史书无疑是最可信的。

奶茶要加糖:有些历史辨伪后,可能历史教材都会变一下。

言不由衷:隔壁阿三拿《大唐西域记》当考古文献,真挖出几座庙来。

嬴政握着手边的竹简,“纸?”

刘彻:“难道有很多史书造假吗?”

想一想朱棣不就改动史书,最后差点连生母都换了一个。

玄奘没想到自己写的游记记录,会被天竺当做史实依据。

糊糊:“殷商时期有文字,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春秋时期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产生了纸。

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最早的纸在2200年前,西汉初期已有,但还是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后,被认为是现代造纸术的鼻祖。

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浆纸。

古埃及的莎草纸并不是现今概念的纸,它是对纸莎草这种植物做一定处理而做成的书写介质,而种花家所发明的造纸术,打破了植物纤维的原有排列,使之重新无规则交叉排列,制作出来的成品,才能叫做纸。

有关古代造纸的方法,历史上记载很少,但就纸的制作工艺及其原理,发明迄今两千年来,并无多大实质性变化。总结起可归纳以下几点:

一是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竹、麻、树皮、稻草等植物,用水和石灰浸泡,再用刀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进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

二是掺入辅料,制成纸浆。

所谓的辅料其实就是‘纸药’,通常指手工纸生产中使用的某种植物胶料,如杨桃藤、黄蜀葵,槿叶、野葡萄等。

具体出现于何时不得而知,至少蔡伦造纸时并没有这一道程序。第一次见之文献,是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种类约有30 种以上,各地都有土名。不仅作为纸槽中一种浆料的悬浮剂,而应有多项功效,如调节浆料的滤水性、改善纸浆的上帘性能、有利于纸页的分揭、提高成纸率等。

三是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同时播放制作视频。

迷雾麋鹿迷了路:多看看,穿越后能用得上。

彩云之南:感觉那些纸药更难得,祖先们怎么在那么多植物中把它们找出来的?

云与海:问就是四个字——地大物博。

嬴政每天批阅120斤奏折,时间久了,手腕也会累,但军国大事在前,容不得丝毫懈怠。纸张比竹简更轻便易于传播……

嬴政:“少府,制纸。”

有了纸张,他就能将秦国的法令推广四方。

天幕下无数贫寒士人惊叹,纸张制作竟如此简便,遍地可得的材料,为何售价高昂,一纸难得。

糊糊:“纸的发明和改进,使得文字向着简化、工整、规范和易于镌刻、复制的方向发展,为印刷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承印和转印材料。

至唐宋时期,雕版和活字印刷术先后应用,知识得以进一步传播。”

嬴政还想看看雕版和活字印刷术是什么,结果天幕竟然熄灭了。

眼睛瞥向手边的传国玉玺,“印、刷!”是否与此有关。

李世民知道雕版印刷,主要用来印制佛经,看来后世用来印书了,难怪能在宋时大兴科举。

天幕下其他人没有帝王将相想得那么多,他们只当一个放松身心的娱乐项目,下饭,偶尔学点新鲜知识。

你看今天不就学到了,好吃的去山上摘地皮菜,好学的正在山上砍竹子剥树皮,预备造一些便宜纸张,并暗暗期待下次能不能把墨的制法一道说了。

新的一天,又是新的天幕新的菜品。

糊糊:“小伙伴们,今天我们介绍一道经典粤菜。”

言不由衷:佛跳墙?

云与海:那是闽菜。

十万伏特:白切鸡还是烤乳猪?

糊糊:“都不是哦,今天介绍的是菠萝咕咾肉。

咕咾肉也成为咕噜肉、古老肉,是外国人最熟悉的种花菜之一,常见于唐人街的中餐馆。

关于咕咾肉的起源说法不一而足,一说是海外游子在外思乡,却苦于的当地没有国内食材,只能就地取材,运用当地的菠萝、猪肉、酱汁以中餐做法制成‘菠萝肉’。

后来许多华人返乡,也将这道中西结合的菜品带回国内,但是没人知道它的中文名字、创始人,只知道是华人移民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是一个很古老的菜品,于是称之为‘古老肉’。

另一种说法就直白多了,这道菜甜酸开胃,端上桌时香气四溢,令人禁不住咕噜咕噜地吞咽口水,因而得名‘咕噜肉’。

主要原材料就两样,猪肉和菠萝。

菠萝作为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今天似乎很常见,但苏轼肯定没吃过。”

正在惠州,刚吃完荔枝,正准备向当地人打听菠萝的苏轼,转瞬间念头通达,“没传进来,是么?”

扭头看向大海的方向,充满怨念,又多吃了两颗荔枝,三把火就三把火吧!

糊糊:“菠萝的事儿稍后再说,水果和肉一起烹煮经常做出黑暗料理,但菠萝咕咾肉能符合中外口味,长盛不衰,自有其独到之处。

将猪肉切成厚片,猪腿肉里脊肉皆可。先用刀背在肉的正反面都拍上几下,把肉拍松拍散,然后把肉放在碗里,加入酱油、蛋清、生粉和酒,放置半小时,可使肉质嫩一些。

起油锅,将肉在生粉中滚一下后放到锅里,炸黄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