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第167章 骑兵三宝

糊糊:“一直到清代,乾隆二十七年(1762)春,乾隆第三次南巡行宫杭州,下旨调阅铁券。

乾隆很高兴,作《观钱镠铁券作歌》,并赐紫檀柜一座,给钱家收藏铁券。

诗的内容不重要,只要知道乾隆很满意就行了。”

乾隆不服气,他写的诗怎么不重要了,那可是御笔,御笔!

糊糊:“后来时局动荡,铁券几经波折,种花家成立后,钱镠铁券由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由钱镠建立的吴越钱氏延绵千年,时至今日依旧繁盛,号称‘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到了近现代更是英才辈出,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

向日葵:脑子极聪明,读书极厉害,一大家子都是学霸。

痴人说梦:这都不是学霸是学神了,物理考五分的人最后成了力学之父。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百忍成金:人家考五分是因为没学过,我不及格是因为学不会。

糊糊:“历史是有传承的,有时候看起来或许是只有种花家人才能明白的‘浪漫’。

当佤邦十七位头领以阿父阿公的名义起誓,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作英殖之奴。

这份令人血脉偾张的告同胞书一出,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当地其他少数民族也纷纷响应。

一支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高举反侵略的义旗,经过4个多月的战斗,终于将侵略者赶了出去。

战场上没占到便宜,殖民者提出要勘界谈判。佤族首领在会上展示了3件东西——明代册封佤族头人的金印、官服,还有刻于木片的朝廷开矿批准书。

英使愕然,竟无对。

阿佤山归属,法度厘然,自古就属中国的铁证如山。

为了嘉其义其勇,当地政府给几位佤族首领授名保卫国、保卫厂(矿厂)、保卫民。

从此,佤族姓氏里有保氏。”

孟婆来碗豆浆:那时候是大清吧?

吃不饱的大可爱:朱元璋都认了唐朝的免死金牌,清朝肯定得认明朝的金印文书。

云与海:什么叫自古以来,这就是自古以来。

其他朝代人的看着心里有点奇怪,唐明不存在承接关系,中间有异族统治的元朝,所谓的承认是为了标榜正统。

但明清不该是存亡继续的关系吗?

朱元璋冷哼一声,“几百年过去,鞑子们都没想过给佤人一个正式的身份。”否则何至于搬出大明的金印官服。

不过对待夷人,他们到底是站在一起的。

糊糊:“唐朝初年,李世民当时还是秦王,率兵平定刘武周的叛乱后,麾下的将士们在旧曲中填上新词,来歌颂他的功绩。

这之后《秦王破阵乐》就成为军歌,在唐朝军队中广为流传。

同时也是唐朝宫廷最着名的一首歌舞大曲,叫作《秦王破阵舞》,也被称为《七德舞》,成为大唐国运昌隆的象征。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时间来到晚唐,这时唐僖宗正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窜,身后还有黄巢的起义军追击。

唐末黄巢敌军攻入长安,天子出逃。各节度使坐壁上观,凤翔节度使郑畋有心报国,奈何军心涣散无心迎战,就连监军这样的人物都迎接叛军使者。

设宴宾主吃饭时,召乐队奏乐,军中乐手只会演奏秦王破阵乐,奏了这首大唐军歌,军中将士都掩面而泣。

是夜军中将领齐访郑畋立誓为大唐而战,斩杀黄巢使者,黄巢派吃5万军队围剿郑畋。

因郑畋一介书生,叛军轻敌,斩首敌军2万,大破黄巢军队,为大唐再续三十年。”

言不由衷:大唐永远的白月光啊!

独自飞翔:唐末那副鬼样子,也不知续的是好是坏。藩镇已成定局,只是维护了面上的统一。

我爱花花:想想安西白发军,安史之乱后孤城坚守四十载,这支白发军队最后一滴血肉都留给了挚爱的西域。有时候信仰真的很重要。

李世民念念自语,“破阵乐,破阵乐!”他也不知续的是好是坏,唐末已经变成一个陌生的样子,丧失了大唐的血气。

安史之乱后的长安议论纷纷,吐蕃蚕食,河西彻底沦陷,西域与中原断了通讯。

声问绝着十余载,西域不知中原是否改朝换代,中原也不知西域是否还飘扬着大唐的军旗。

但现在他们知道,安西,安西还有大唐的军队。

糊糊:“有时候可以说这些是历史传承,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但也可以称之为‘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一个概念,即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最终可能导致巨大的后果——换句话说,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对极其复杂的系统产生了非线性的影响。

一个经典的例子: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与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之后引起美国德州的一场龙卷风。

西方有一句民谚,揭示了相同的道理。

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

所谓蹄铁就是骑兵三宝之一的马蹄铁,另外两样是马鞍、马镫。

早期中原是车战,说某国多少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说的其实就是有多少具车。

骑兵很早就有,但整个春秋战国,骑兵都无法成为战场主宰,甚至到了汉朝,面对匈奴的骑兵被压着打了几十年。

为什么骑兵没法大规模成建制,为什么会被匈奴压制?一是因为骑兵的重要资源马,涉及马种和培育繁殖,草原上民族在这方面是专业的。

二是原来的骑兵是没有马鞍、马镫、马蹄铁,光腿骑在光溜溜的马背上,如果手不抱着马脖子很容易掉下来。

别说打仗了,坐都坐不住。只有从小到大,小时候骑羊,长大就小马,成年就大马的牧民才能完成这高难度动作,纯靠双腿夹马肚子就能控制马匹,空出双手来射箭或者抡重武器。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