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第135章 暴兔子计划

糊糊:“家兔的成规模化养殖起步非常晚,大约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家兔作为经济动物进行养殖才引起世界各地的重视。

是的,最开始养殖兔子是为了经济价值,它的一身皮毛。”

油菜花:那时候澳洲的兔子已经泛滥了吧,佩服他们一身好胆。

奶茶要加糖:是只有澳洲才会泛滥吧!

朱棣决定,待郑和船队找到传说中的澳洲大陆后,严令携带兔子登陆,违者枭首。

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朱棣已经视倭奴、澳洲、美洲为大明的囊中之物,谁叫他有此时世界上最无敌的舰队呢。

糊糊:“身边尝听说养猪大户、养羊大户、养鸡大户……为何很少听过养兔大户呢?

家养繁殖能力相较于野外生存的兔子更为强大。在良好的养殖条件下,一只母兔一年甚至可以成功繁殖近十胎兔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生育力。

家兔生长过程十分稳定,为养殖者提供了稳定的收益预期。同时兔子养殖的初始投入并不高,因为兔子种苗的价格相对便宜,而且不需要特别花费大量资金去重新建设兔棚。

它不需要复杂的设施或大量的土地,只需合理的空间规划和管理,便能让养殖过程变得简单高效。

只要家中具备一块空地或空置的房屋,便有条件饲养兔子。从这些基本条件来看,兔子养殖确实是一个相对轻松且省心的行业。”

火树银花:不可能的,兔子会打洞,现在都是养在铁丝网笼里。

向日葵:以前看过木笼子养兔,一样跑不掉。

朱元璋只觉得后世真有钱真有铁,为一只兔子折腾出铁围栏、铁笼子,那么多铁哪来的?

糊糊:“但若是对养兔行业缺乏充分的经验和相关技术知识,最好不要涉足其中。

尽管兔子在自然界中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仅靠一颗草和一捧水便能繁衍整个家族,然而,一旦它们被置于人工养殖的环境中,却变得难以照料。

举例来说,当兔子摄取了带有露水的草,它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出现腹泻的情况。这种情况对兔子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情况严重,甚至可能直接导致兔子死亡。”

痴人说梦:哪怕养两只宠物兔也是麻烦!

百忍成金:兔兔那么可爱,却连露水都不能吃。

十万伏特:兔子为什么不能吃带露水的草?

云与海:原理很复杂,归结起来就是兔子消化系统有问题。

这次光幕始于涮羊肉,终于兔子的人工养殖。

天幕之下的人们各自行动起来。

西北方向的人还能寄希望于找到两个巨大盐湖,一铲子下去全是粗盐,再加上天幕提供提纯之法,一点生石灰再加草木灰就能得到珍贵无比的细盐。

其他地方的人没办法,当地无论井盐、池盐,还是岩盐开发都已经十分完整,无非就是再提纯一二的问题。

但居住在海边的人可高兴了,大海不仅有鱼获,还有盐。

官家开辟盐田,私盐贩子可能也要躲起来偷偷开,连海边的百姓也会偷摸在附近引海水入盐田,换取一些日常吃的盐。

长久下来,盐铁依旧专营,但说不定盐的价格就下来了呢。

至于兔子,天幕数次提醒不好养,没谁敢保证一定不给兔子吃带露水的草,但又不是没有其他办法。

你看,它在野外的时候,表现得多生机勃勃。

所以不用把它养在家里,投放到野外享受自然的生机多好。

只要将兔子投放到野外自由繁衍,什么东西能吃,兔子自己不知道吗?

当然这段快活的时候只限于春夏,等到秋冬需要贴膘筹备年夜饭时,就可以将这些在野外自由自在的兔子“收割”了。

打猎、陷阱、烟熏兔子洞……不一而足。一家人全体出动,忙忙碌碌个三五天,房梁下就能攒下一大串熏肉了。

本地乡民未必能找到许多辛辣调料,但有的是替代品。并且保证绝不会任由兔子在本地如同天幕所说的澳洲一般泛滥。

百姓对于肉食的渴望,杜绝任何可能发生“兔灾”的可能性。

史称“暴兔子计划”。

新的一天,天幕再度亮起。

糊糊:“hello小伙伴们,都说杭州是美食荒漠,但历史上杭帮菜鼎鼎有名。今天介绍一道杭州特色美食,北方的小伙们可能没听过,但南方人该是熟悉——莼菜。

虽然现在西湖莼菜名声响亮,但了解杭州美食传统的人都知道,它是外来的。

莼菜最开始打响名声时,它的产地是吴郡千里湖,大约在今天的苏省。虽然常以苏杭并称,但他俩确实不是一个地方。”

来源网络

十万伏特:莼菜是我们的!

迷雾麋鹿迷了路:十三太保中哪个太保?

仰望星空:苏省常州下属溧阳市,最后争论的结果大概是苏省说是苏省莼菜,常州说是常州莼菜,溧阳说是溧阳千里湖莼菜。

天涯赤子心:散装苏省,只有考卷是统一的。

骄傲的猪猪:苏联,只在不团结这件事上格外团结。

独自飞翔:十三太保下面还有七十二路反王,就是下辖的七十二个县。

李世民感慨道:“千里莼羹!虽楚有才,晋实用之。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

朱元璋眉头一跳,他当然知道后世所称的苏省大约是南直隶地区。听过不少“苏联”笑话,南直隶这是割据了?

十三太保七十二路反王,再往后是不是还有一百零八路烟尘?

糊糊:“莼菜是一种水生作物,茎叶含有丰富的胶质,鲜嫩细滑。

因为水环境和物种的退化,正宗的西湖莼菜已经成为保护性植物。如今市面上能见到的莼菜绝不可能是西湖产的。”

乾隆念及莼菜滋味,不由得联想起因为鱼质不足而担了坏名声的西湖醋鱼。

糊糊:“拜某部影视剧的功劳,近年来关于莼菜最着名的一道菜就是莼菜鲈鱼羹。

莼菜与茭白、鲈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一道菜用了两样,它不鲜谁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