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麋鹿迷了路:我一直以为他一天三顿嗑呢。

孟婆来碗豆浆:抱歉,我以为他当零食吃,饿了就来一把。

言不由衷:他不是嗑金丹嗑死的吗?

仰望星空:可能和当时的科技水平有关,正儿八经的炼丹炉不好做。

嬴政:“朕未食过。”

已经知道金丹有毒,怎能再食。

仙药渺渺,这群方士又找不回来。

糊糊:“这大约和他的死因有点关系,暴亡于沙丘。

大约九十年前,沙丘发生一件事,沙丘之变,又称沙丘兵变。

赵武灵王赵雍,将王位禅让给儿子赵何,赵雍则使用主父的称号。在赵国构建二元政治,由赵何处理国政,自己则全心专注于赵国激烈的对外军事斗争。

赵武灵王怜惜公子赵章,想要分裂赵国,让两个儿子都做王。后来大唐的李渊也有类似的想法,只是不待实施,就发生玄武门之变。

而赵国则是沙丘之变,赵章兵败逃到赵武灵王所住的沙丘宫,赵何派兵围住沙丘宫之后,把自己的哥哥赵章给杀死。

沙丘宫只留下赵雍一人,赵雍被围内宫,欲出不得,存粮很快耗尽,被迫掏鸟窝找幼雀来充饥。

就这样过了三个多月之后,赵雍被活活饿死在沙丘主父宫中。

如果没有晚年的昏聩,赵武灵王恐怕就没有那个灵字了。

照时兴的说法就是,这个地方不吉利。

种花家五千年历史,就是随时随地都能拈出典故来。

比如隋唐时期有一座行宫,叫仁寿宫,后来改名叫九成宫。

众所周知,李家一大家子身体都不好,每到夏天就非常难受,决定到九成宫避暑。

太上皇李渊呢,就在长安待着呗,好好沐浴骄阳。儿子开开心心避暑去了,把老父亲留在烈日下,实在是说不过去,有违孝道。

李世民虚心接受,立刻问老父亲,九成宫度假来不来?

李渊袖子一揣,双眼望天,我不去,隋文帝死在那儿。”

十万伏特:杨广在九成宫杀了杨坚,李渊作为隋朝外戚还不清楚吗?李世民不敢学杨广弑父,但李渊肯定觉得是在诅咒他。

独自飞翔:这对父子真带感,李渊给李世民修了一个又潮又热的弘义宫做皇子宫,等做了太上皇自己住进去。

大臣上书劝,弘义宫又潮又热不适合居住。李世民说得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李渊马上表态,这里风景很好,我喜欢!很有一种回旋镖扎自己身上的喜感。

杨坚夫妇一脸肃色,他们以为隋炀帝是不堪大用的杨勇,结果竟然向来贤良的次子杨广。

炀,名副其实的恶谥,上一次有此“殊荣”的是陈后主,还是隋朝亲自上的。

弑父亡国,真的是杨广所为吗?

武德李渊眼神闪烁,这种父慈子孝的时候,能不能不要提起他。

底下几个年轻的臣子眼中有些好奇,杨广是暴君,对他的弑父之举说的有鼻子有眼。

到底有悖人伦,还想想听半个之半个当事人的说法。到底一个是亲姨夫,一个是亲表哥。但李渊始终不发一言。

贞观的太上皇李渊和皇帝李世民更是不说话了,这涉及到他们父子间的“怨气”,憋得太多了。

糊糊:“接着来说九十年后的秦始皇,统一华夏之后,为了彻底控住秦帝国,时不时就会出巡,因为当时六国复辟势力还没有完全消除,推翻秦统治的浪潮也一直不断。

人有生老病死,即使想要长生不老的秦始皇也终究没有躲过死神的召唤,在最后一次出巡赵地走到沙丘的时候,秦始皇病重不止,也死在了沙丘。

死去的秦始皇估计还能看见,赵武灵王被饿死的身影。

秦始皇究竟是重病而死还是传说中被下毒,随着秦始皇陵的永久尘封,再不为世人所知。

但当时沙丘有哪些人,由于史料缺失,并不完整,只能抽出几个代表人物。

蒙毅官居上卿,外出时陪秦始皇乘一辆车,侍奉秦始皇不离左右。秦始皇途中患病,派蒙毅向山川神灵祈祷,没等返回,始皇便驾崩了。

如果历史有假如,沙丘之时蒙毅在,历史会不会是另一种走向?”

嬴政明白,蒙毅远走,导致事态失控,一发不可收拾。

试图猜测若在那时,身边会有哪些人?

扶苏、李斯、赵高……显然,扶苏失败了!

糊糊:“秦始皇病重时,命中车府令赵高写遗诏给扶苏,遗诏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

这实际上已确认了扶苏继承者的身份。当时遗诏已经封好,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

深受信重的长公子扶苏,为何不在秦始皇身边,也不在都城咸阳,而是在遥远的北疆长城上。

因为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坑杀方士后。扶苏曾上书劝谏,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

秦始皇大怒,于是将扶苏发配,让他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对于这项处置,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秦始皇厌恶扶苏,将他发配。

其二则是让扶苏去边疆历练,和蒙恬打好关系,提高在军中的威望。从遗诏中的安排来看,后者的比例更重。

只能说从战国走来的儒生,头比较铁,连教出来的学生都是如此。

但事情总有意外,秦始皇死后,赵高说服胡亥威胁李斯,在沙丘宫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

赵高为何这么做?原因有三,他当过胡亥的老师,二人的私人感情比较好,自古功高莫过于拥立,胡亥为人胸无城府且软弱无能,方便以后控制。赵高和扶苏蒙毅有矛盾。

秦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

与秦始皇合力打造出一统六国的大秦的丞相李斯,为何会同意这个荒唐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