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来碗豆浆:鬼气森森。

静夜思:读书时老师说“煎”字用的妙,当时不以为然。

社畜当了几年,才明白这个“煎”字用的精妙。

仰望星空:熬字太苦,烹字太烈,煮字太润。

唯有煎,文火慢煎,一点点炸透骨髓,叫你亲眼见着却无可奈何。

最后唯有认命,翻身?换一面继续煎罢了。

嬴政:“梓棺费鲍鱼?”

大秦的鲍鱼,不是两头鲍,三头鲍,是咸鱼。

咸鱼和帝王棺椁能扯上关系?

刘彻:“茂陵多滞骨?”

杜甫公平地说:“煎字的确用的妙。”无与伦比。

但李贺的诗,在大唐盛世中,不大可能受欢迎。

因为盛世的大唐,更偏爱李白的浪漫。

第一直观的印象就是,这位远房表侄,命不好,身体也不好。

糊糊:“李贺在唐诗中独辟一门——鬼诗。

点漆如灯点松花、青狸哭血寒狐死、百年老鸮成木魅……多用衰老和死亡意象。

最贴切的是‘诡异’两个字,他的风格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绝非凡笔。

诗鬼非鬼,而是诗中鬼仙。

李贺的‘鬼诗’在他现存诗文中只有十余首,不到作品的二十分之一,但架不住首首精品。

其实李贺也写过不少阳光下的正能量作品。

比如,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但为何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这就不得不得再提起他父亲李晋肃。

隋唐开科举,尤其李唐,并不限制宗室参考。

二十一岁的李贺,有才有名声,意气风发的参加进士试。

但许多嫉妒李贺的人说他父亲名字叫‘李晋肃’,其中的‘晋’跟‘进’同音,‘肃’与‘士’同音。

因为这件事情,韩愈曾写过一篇文章《讳辩》,为李贺发声。但是依然无法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

最终,李贺只能够愤然离开试院。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统称,李晋肃的名字一直与它有冲突,所以李贺一辈子都不能考取功名。”

孟婆来碗豆浆:‘肃’与‘士’怎么会同音?

十万伏特:唐朝时期,与现在的读音,多少有些出入。

言不由衷:就像李隆基不避讳荔枝一样,

荔枝在唐朝,和李治、李丽质读音不同。

油菜花:但武则天失去李治,就真的失去理智了!

李晋肃决定,现在立刻马上就去改名!

李世民:“无稽之谈!”

糊糊:“李贺二十七岁,英年早逝。

他去世十五年后,杜牧受李贺好友沈子明的委托,为《李贺集》作序。

另一位同样出自李唐宗室,与杜牧并称‘小李杜’的诗人李商隐,亲去李贺家乡,寻访他的亲人,写下《李贺小传》。

写李贺锦囊记诗,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

人间太苦,或许天上才值得这一位‘鬼仙’。”

天涯赤子心:王勃李贺霍去病,天妒英才的代表。

孟婆来碗豆浆:可以看看诗豪刘禹锡文集和李贺文集的厚度对比。

李贺享年二十七岁,刘禹锡遭贬谪,浪费政治生命二十三年。

吃不饱的大可爱:当皇帝拼到最后是寿命,没想到连诗人也是。

十万伏特:谁能和诗豪比刚毅,跟玄都观杠上了。

第一次被贬回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第二次被贬回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骄傲的猪猪:元衡不知何处去,刘郎依旧笑春风。

我刘汉三又回来了!

百忍成金:熬死所有政敌,还把他们都骂了一遍,然后安然辞世。

奶茶要加糖:大唐版苏轼,这辈子没让嘴吃过苦。

苏轼是吃的好,刘禹锡是说的好。

和刘禹锡同期的官员,不管政敌还是盟友,都只有一个反应。

真能熬啊!

二十三年贬谪还能翻身!

从今天起,五禽戏练起来!

一无所知的王勃:我怎么天妒英才了!

糊糊:“继续说回杜甫,人生的上半场是年少轻狂,游山玩水。

少年时见过公孙大娘剑器舞,出入岐王宅,听过李龟年唱歌。

及至青年,开启为期十年的游历天下之旅。

杜甫家境不似杜牧优渥,分家能在长安城中心分到三十多间房子。

但也不差,他那么有钱,不可能穷游的。

这期间,主要是他父亲杜闲的资助。

杜甫游历吴越齐鲁赵晋,论范围,比孔夫子周游列国还远。

第一次进士试不第,杜甫并没有颓丧。

他爬上泰山,写下《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你看,老杜年轻的时候,不也有青年人的浪漫和激情么?”

乾隆:“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

杜审言满意道:“果然是我孙子。”

糊糊:“杜甫轻松的人生上半场到此结束。

开元二十九年,三十岁那年,杜闲去世。

真正的金主爸爸没了。

一直啃老的杜甫,必须得自力更生。

照玄学的说法,杜甫身上缺一点‘考运’。

第一次落榜,官三代不在乎。

但天宝六年,杜甫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遇上他的一生之敌——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亦是李唐宗室出身,论辈分是李隆基的叔叔,至于他和杜甫之间怎么算不清楚。

总之算亲戚。

李林甫担心朝廷选拔优秀的人才,会动摇他的地位。

暗地里制定最严苛的程序,最刻薄的条件,诗、词、歌、赋、书、数统一考一遍,稍有差错便被淘汰。

这一年的科举,无一人被录取。

集体落榜。

李林甫经过一番考虑,向唐玄宗表示祝贺,世间的可用人才,都已经被朝廷搜罗殆尽,一个都没遗漏。

野无遗才。

听起来是不是和唐太宗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有异曲同工之妙?

顺便说一句,和杜甫一起落榜的倒霉考生,还有高适。”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其实杜甫和李林甫真是亲戚,李的女儿嫁给杜甫的族兄弟。

他俩关系还很好!

百忍成金:李隆基怎么就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