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李世民意味深长的看着年轻的太子李治,拍拍儿子的肩膀,叮嘱道:“好生惜福养身!”

天幕说的不错,才人不过是个小妾。

光明正大的给,总好过“偷”。

自长孙皇后去后,李世民后宫去得少,问道:“宫中可有武才人?”

太子李治满面羞窘。

内监回道:“应国公之女武氏,任五品才人。”

李世民:“稚奴,她是你的了。”

高宗年届三十身体便垮下来,那李家的江山又是谁守下来的呢。

只能是皇后,以后的太后。

糊糊:“说来李隆基也算富四代,曾祖、祖父母将国力积累到那份上,缺的只是一个厚积薄发的机会。

李隆基前期任命的宰相,都是在祖母手里经历过一遍的,等这帮老臣离去。

他放任欲望,自己挑选臣子时,良臣没几个,奸臣贼将一抓一大把,直接把国家搞崩了。

只能说,这方面不大擅长吧。”

骄傲的猪猪:连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都是阿武留下的武举,挑选出的人才。

算不算老祖母,又保了孙子一把?

孟婆来碗豆浆:李唐皇室真该给武姐姐磕一个,实打实救了他们的命。

云与海:武后身体好长寿,福及子孙,然后“坏”在李三身上。

黑咖啡:怎么不算父辈呀?

骄傲的猪猪:因为李隆基的父辈,一堆青铜。

勉强不算青铜的,早逝了

中宗睿宗,不说政斗,连宫斗水平都欠佳。

不说在血腥的唐宫,九龙夺嫡第一轮出局。

四大爷早年被评价喜怒不定,生生逼得隐忍,结果私底下是个话痨。

老八广结善缘,谁见了不说一声好。

‘毙鹰事件’一出,被评价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父子之恩绝矣,直接重病。

一废太子,十三被圈禁一年,身体垮了。

银河系系花:还有一说,十三被圈禁十年,落下‘胤祥乃不大勤学忠孝之人’的考评,彻底消失在康熙末年的政治舞台上。

康熙朝众人,半点没有被夸赞的喜悦。

你以为被搞心态,很好受么?

不是谁都像十二,有一技之长,缺不得。

老爷子是懂怎么在人最看重的地方,捅刀子的。

胤襈没想到,老爷子还是看不起他的出身。

胤祥同样没想到,最后竟是遭圈禁的下场。

糊糊:“时至今日,有一点没想通。

古代很讲究避讳的,李唐皇室姓李,不能吃鲤鱼。

祖先叫李虎,虎符变鱼符。

李贺因为父名‘晋’,便不能考进士。

李隆基吃荔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和他祖父名字谐音一样?”

言不由衷:李三大手一挥,给荔枝改个名。

云与海:有可能唐朝官话发音,和现在不一样。

独自飞翔:和唐朝官话发音最像的是闽南语,查了下,两个字语调确实不一样。

糊糊:“学到了新知识。

最后收一点小尾巴,关于杜牧的诗。

华清宫是一座温泉行宫,玄宗和杨贵妃在那里过冬。

所以大概率,他们不会在华清宫,吃夏季成熟的荔枝。”

静夜思:但诗文影响确实大,现在荔枝有个品种就叫妃子笑,种植还挺广泛的。

我爱花花:杜牧和苏轼肯定有话聊,为了写文,乱拈典故。

向日葵:前科累累,到底有没有杏花村和二十四桥。

童年记忆,千万不要错付了!

杜牧含笑不语,深藏功与名。

杨玄璬在洛阳见天幕,原只想杨贵妃与自家侄女同名,不敢想能有侍奉君王的荣幸。

可越听越觉得是自家事。

弘农杨氏,女名玉环,出身巴蜀,生父早逝,叔父兼养父。

再算一遭寿王的年纪,正好相当……

掺和进天家私隐丑闻,不是罪也是罪。

杨玄璬正思量对策,一大家子如何逃脱罪业,改名、出家……

天使即刻到门前,宣旨意:“娉杨氏女为寿王妃。”

杨玄璬连拒绝的话都说不出,杨玉环,现年只是十二岁。

甚至连朝廷和宫中的安排也不敢打听。

现在李隆基尚且是开元年间的圣明天子,大权在握踌躇满志,要铸造出一番基业。

杨玉环相当于一道“保险”,哪天若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李唐宗室,自然会“上承天意”,发挥老李家的优良传统。

清君侧,顺便连“君”也一道清去。

或者请他提前去做太上皇。

武德年间的太极殿内,开国的父子兄弟加几个心腹重臣,商量如何改改,李家略微血腥野蛮的家族传统。

远支宗室不在意,但不能每个皇帝登基,都踩着骨肉至亲的血。

杀男丁不够,连公主都杀。

当然太平和安乐,充满攻击性的权欲,也值得警惕。

裴寂硬着头皮道:“不如让诸皇子多研习经典。”

李渊连个眼神都不想多给,这不白说,他的儿子哪个不是熟读《孝经》,不一样把他供太上皇了吗。

六个太上皇,你们真会玩。

李元吉冷哼一声,“不都是二哥带的好头,兄弟有了,杀的儿子是哪个?”

李世民原告诉自己,要冷静,冷静。但现在冷静不了。钵大的拳头再冲着李元吉去。

设身处地,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杀了建成定然惊惧,但送走元吉,心里就好受多了。

一场闹剧,不过是遮蔽最难堪的问题。

比如太子的废立,将来谁坐江山?

李建成顺利登基,能打下突厥吗?

就算李靖任凭驱使,吐谷浑、西域、高句丽呢?

历史已经给出答案,李世民是能带领大唐再上一个台阶的千古圣君。

在玄武门干出“弑兄屠弟”的混账事,都是建成元吉没眼色。

不然不会开启,李唐皇室近二百年的宗室大逃杀。

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体面的把秦王李世民,变成太子李世民,以及日后的唐太宗李世民。

何种条件,才能让李建成答应,学李宪辞让太子。

寿终正寝后,追封一个“让皇帝”,李世民想必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