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俞少宁心情愉悦起来,罗勉好笑地摇摇头,拍掉手上的灰尘,拿上车里的绳子去家禽院子,养在那里的鸡鸭鹅和羊这会儿已经安静了下来,趁地震刚过没有余震,先把它们牵出来。

  俞少宁余光瞥到这一幕,放下手里的扫帚跟了上去。

  罗勉:“我去弄就行了,你收拾下帐篷。”

  帐篷里的充气床垫都还没有弄上呢,还得趁着天黑把需要的东西准备上。地震后下雨是常态,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下下来了,得抓紧时间。

  俞少宁:“我去把冰箱收进空间,还有空调,也得牵线出来。”

  地震后的急速升温太危险,就是年轻人都有很多扛不过去,何况他们还有个外公。

  罗勉想了下,没有再拦着俞少宁,只是道:“动作快点,发现不对就先出来,东西没了也无所谓。”

  俞少宁:“我知道。”

  罗勉到底是不太放心地看着俞少宁进了厨房,自己进入家禽院一手一只地逮鸡逮鸭,抓住后用绳子三两下一捆放到地上,全部捆好去牵起羊时,俞少宁已经收好了这几天要用的东西,过来帮忙拎那些鸡鸭鹅。

  活物进不了空间,这些家伙又重,俞少宁一手两只就是极限。

  罗勉看了下,伸手接走他手里的两只,“帮忙牵一下羊。”

  俞少宁接过羊,看着罗勉拢了下绳子,一次性就把那些鸡鸭鹅全给带上了,不由流露出几分羡慕。

  前世今生他的力气都没那么大过。

  罗勉拎着家禽走在俞少宁身后,到院门口时,才发现这里已经连上了插线板,插线板很长,强力空调插在上面,正好在他们帐篷的正前方。

  陆外公刚给一个帐篷充好气,看见他们出来,“它们放哪里?”

  两个帐篷,一个宽一点矮一点,是睡觉的,另一个高一点是准备用来做饭的,两只狗个子不大又乖巧,还能跟他们带着,这些鸡啊羊的可是哪里吃就哪里拉的主儿,养一起就太埋汰了。

  罗勉进去牵它们前就想好对策,闻言道:“给钉个大点的木框放旁边,到时候放台小点的空调扇进去,撑几天应该没问题。”

  见他心里有主意,陆外公也就没有多说。

  罗勉将手里的家禽放下,绳子从全身捆绑变成了只绑住一条腿,和两只狗一起固定在插在田里的棍子上。起身时看见不远处的裂缝,不由走近了些。

  如今没有地震影响冷静下来,再看裂缝,就发现这裂缝不大也不深,甚至只有十来米长,而且他们在的位置正好是裂缝边缘,横过水泥路没多远就消失了。

  拿手电往下一照,裂开的缝隙底部清晰可见。罗勉估计了下,就算真掉下去,一个成年人想爬上来也是轻而易举。

  余震不会太强,不用担心这里会出问题。

  罗勉站起身,见俞少宁往外面取木工工具,开口道:“不着急那个,我们搬些木柴出来,把电线先架起。”

  俞少宁愣了下,很快反应过来罗勉要这么做的目的,电线危险,总不能任由它泡在雨水中。

  他很快放下手里的木柴,跟罗勉往柴火房而去。

  罗勉提了两捆柴,见俞少宁一挥手收掉一片,就道:“够了,我们出去。”

  家里的墙面附近都有了裂痕,这里实在是不安全得很。

  俞少宁点点头,跟上走了没两步,看见引火柴,伸出手又抱了一大捆才出去。前世看过太多起爆炸,总觉得高温用煤气罐不安全,他们接下来两天做饭还是自己烧火吧。

  麻烦点总比丢命好。

  将引火柴也拿上,这回他们是真的不用回家里了,陆外公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帮着他们一起将柴火沿着路架上,将电线放上去。

  全部摆好花了些时间,俞少宁打开手机看过,才发现已经是第二天凌晨,好在他们最近都习惯白天睡觉,也不觉得困倦,坐下来歇了会儿又继续忙。

  这回是做木头框子。

  总共三个。

  一个给鸡鸭鹅羊住的,要大一些,一个架在空调机上,最后一个用来给插线板挡雨水,这个小罗勉三两下就弄好了,俞少宁拿着在插线板上摆弄了会儿,又在架子上铺了一张防水垫。

  忙活完这些再起身,才意识到周围的光线不对。

  抬头,圆亮的月亮已经被乌云遮挡,陆外公不知何时把院子里用的太阳能强光灯给取了出来挂在帐篷上,光线如同白昼。

  俞少宁眺望大队其余人家,都是和房屋山坡隔着一段距离固定一盏灯,不断有人来往于废墟和灯盏处,显然也是为接下来的日子做准备。

  也不知道没有过来的那几个人救出来了没有。

  俞少宁分神地想,他们刚刚忙活家里的事情时,还听见些营救的声音,现在大队已经安静下来了,最近的动静也拐了好几个弯不在视野所及之内。

  希望不要起瘟疫,不然这弯弯绕绕的大山,走不出去几个活人。

  到底是还没有影的事,俞少宁只分神想了一下,就又忙活起来。

  打木框他帮不上忙,但是收拾帐篷也需要些功夫。

  高大些的那个帐篷有两个进出口,睡觉的帐篷出入口就和其中一个正对着,俞少宁盘膝坐在帐篷口,将强力魔术贴给缝上去,这样一来睡觉帐篷里的冷气就不容易跑掉了。

  缝好这里,他进入睡觉的帐篷,铺好凉垫放上凉枕,又去了两条冰冰凉的夏被出来,放在一边。

  帐篷睡他们三个人几乎是刚好,俞少宁在边缘放了些常规药品和饱腹的零食以防他不在——做好的吃食是不能放在外面的,温度太高很容易变质。

  退到做饭的帐篷,这里面依旧空空荡荡的,他又取出之前买的小炉子放在中间,转了圈不太放心,将炉子提开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砖,再把炉子放上去。

  弄好这些,他又取出矮凳、碗筷、刀和刀砧板等等,只要是生活用得上,但是又不会变质的东西,都给取出来堆在了角落。

  等俞少宁折腾完帐篷出来,罗勉和陆外公已经打好了木框,正把家禽和羊往里面关,看见俞少宁出来,“宁宁,拿一个空调扇出来。”

  俞少宁快速走近,从空间里取出一个小空调扇,将线穿过去插上,空调扇放在罗勉故意打上去的木板上,调整好角度装入冰块一按,躁动的家禽和羊顿时老实许多。

  将家禽和羊安顿好一出来,就见和他家男人儿子过来,三人对视一眼有些疑惑是发生了什么事。

  走近了,陆舅妈(胖大婶)的男人就开口道:“幺爷,我们是来找小勉借东西的,就那些木工工具。”

  这位舅舅是附近挺有名的木工,家里自然有这些东西,只是他家运气不好,放工具的房间在后面,上面两层都有不少东西,想要把工具挖出来不是简单的事情。

  刚好罗勉他们也不用了,他们来借,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这边答应了,陆舅舅搓搓手,硬着头皮继续:“那个,我们还想借下电,就在路那边打个房子休息。”

  地震过后,不只是压垮的房屋,还有彻底断开的电力系统。

  听他们提起,俞少宁下意识回头看了眼屋顶的方向。他带回来的太阳能发电机早在装修时就装上了,供电一断就能自动跳转。

  之前他们用电太顺利,居然都没想到这回事。

  俞少宁想了下,还是点头,只是道:“不过太阳能蓄电不多,你们忙活时尽量节省一些。”

  这种时候的电何其珍贵,又是和人借的,他们当然会节省再节省。

  一家人道过谢顿时忙活开来,陆舅妈从背包里取出三个插线板一路连到大路上,她男人和儿子已经在提前搬来的木板堆里忙活开来。

  陆外公过去送了次水,回来就道:“钉子锤子都带了,估计不借电也会在这边住下来。”

  不过也是,河这边总共就五户人家,这两年又把路给修好了,比主路那边要宽敞许多,也不怕余震。

  俞少宁闻言看了眼那边,刚好他们家女儿背着两块木板走一步歇一步地到了,他家儿子跑过去把木板接走,三人围着那女生念叨,又拉倒一边去干轻省活计。

  地震对他们一家好像没有太大的影响,和乐融融的,俞少宁不由被感染到几分笑意:“乌云凝聚了这么久,说不定转眼就会下雨,让他们早点弄出地方来也好。”

  回来后,陆外公偶尔会说起大队里对他的照顾,胖大婶一家是最用心的,据说是因为外公以前救过胖大婶男人,他家人记恩才这样。

  不过俞少宁不关心那些前尘往事,他只知道他们家多年如一日地关心外公,是他的恩人。

  老木匠不愧是老木匠,不到两个小时,那边的木屋就打好了。不如何大,但门窗俱全,上面还有三角顶,听来送工具的女生说,那是为了避免太阳直晒,导致屋子里面太热。

  左右家里的事情忙完了,三人就去看了看。

  屋子不大,同样分成两部分,有门有窗小的这边是生活区,另一边大的是睡觉的地方,为了凉爽,这边的墙面还是三层的。

  木屋并没有贴合地面,方正的木棍打入水泥地,交错垒起两层后才固定木屋。

  看着其实一点也不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