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科幻末世>坠空追空>第144章 楚先生(11)

你们没发现聚合蚁族马力是一阵阵的吗?

没办法细水长流,有什么都得一下子都说出来。

记忆力差。

一旦让他们回顾,你就发现他们嘛也记不住。

这是作弊带来的一个后遗症。

容易冲动。

大家要做的就是刺激他们冲动。

然后不搭理,疯子发疯你能理吗?

疯子胡言乱语你也辩吗?

你跟一群疯子置气,那合适吗?

如果大家不希望他们主导内容的理念,那就去刺激他们冲动。

消耗他们的动力,释放后脱力。

那就需要很长时间整合,因为记忆力差,所以不长记性,就会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继续尝试主导和偷窃。

反反复复的。

大家能察觉到,今年和去年是完全重合的节奏。

他们是发现不了的。

发生问题的性质也是类似的。

目前我们时空高层观测来看,就是同一批人,聚合蚁族的同一批人。

记性不好,所以他们不记得去年经历了什么,节奏点也不会。

你要说就是指责你想多了。

只要你有不服从的表现,他们就会指责你。

他们是不会自我反思的。

自我反思跟否定是两码事。

聚合蚁族不会自我反思,但是他们会促进别人自我否定,他们怕别人自我反思,然后寻思明白他们只是草包。

聚合蚁族自以为是的人很多,所以还会去尝试,自己放弃监视的到底符不符合他们要拿走的轨迹。

自以为是的一起来,一起核定,再一起走。

就是一群非常自大的人。

因为去年跟今年节奏一致,所以他们监视的就是,很多内容就是违背的。

何止要把自己心仪的人送入殿堂。

他之后的一切苦心谋划,都是我们要的结果。

我们也要让何止心仪的人进入殿堂。

为什么要设计一样的。

看看我女儿去年转述的内容,但凡节奏不同,他们不就发现了吗?

只有节奏一致,他们才不知道我女儿转述的是今年的一半内容。

他们才会尽情质疑我女儿:“没有啊,没有发生哪些,她在说什么呢,不会真信了吧,我们没做啊。但是一些理念是真不错。”

只有让现实对应我女儿去年转述的内容,才不会引起他们的疑心。

也是错位的一些内容,我女儿没离开自己所在城市,引发了他们的怀疑。

是不是错了。

找错人了。

这个种子在去年就种下了。

一步步让他们自己生长、发芽,然后现在开花、结果,让他们自己发现不是一个人。

忍耐不是后退。

忍耐必须能给你带来更好的结果,否则就没有任何忍耐的必要。

退一步,我女儿说死都不退,宁死不退,退一步越想越气。

忍耐不是窝囊,忍耐必须得有意义。

自己有让自身一毫不损的方法,干嘛要损失一些利益跟他们硬碰硬。

跟没有脑子的人玩脑子,那才是绝对的碾压局。

所以我们的计划就是让他们失去理智,越来越失去理智。

大脑思维越来越简单。

那就是捧杀。

这个全时空内,最没脑子的就是狂妄自大的。

我女儿家里没有零食。

她不吃那个。

不提醒,她都能忘了,放眼前也跟看不见差不多。

不提醒过期了。

小时候吃多了。

经常吃到去医院挂水,然后现在看见都没什么想法。

我始终都认为用短暂几年的无底线让孩子吃零食、治疗,小孩身体抗造,长大了反而脆弱了。

现在除了特别热的天,只是早上喝温水之外,其他日子都是全天温水,自己就主动去喝了,有养胃意识了。

看见什么都知道这个伤胃,这个吃完胃不舒服,馋了就提前准备胃药。

平常都是家常饮食。

你现在让她吃零食,都是当饭吃。

一定要吃就吃不下饭了。

平时没有吃零食的习惯,肚子有饿的感觉就是喝水,也不会找吃的。

所以要吃零食没有安排的时间,那就只能当饭吃。

小时候吃的零食少,长大了就爱吃、爱囤着。

不行,我们看电视、电影都要写反馈。

你不能白看,看个热闹。

所以他们看电影的时候会格外专注,生怕漏了什么内容。

每次看完电影,都很疲惫。

最起码两万字吧,一部电影时间也不短,你跟我说就几千字,还没一部电影台词多,那你写总结呢,用你写,电影概述都有。

我女儿断糖有步骤,反正结果是断糖,她中间就有过度。

先是黑咖啡+牛奶。

白天喝代糖饮料。

是不能常喝,但是过度,先习惯糖度浓度不高的过度,你不能一下子切了吧。

那谁受得了。

然后去掉牛奶,只喝黑咖啡,一天两杯。

代糖饮料不断。

随着黑咖啡适口,代糖饮料也变甜了。

开始加百分百黑巧,饿了就吃两个百分百黑巧。

逐渐减少代糖饮料,认为甜了就喝白开水。

这个时候开始每天打卡喝白开水的数量,不算黑咖和代糖饮料的毫升数。

坚持了60多天,每天2-3升水,一杯杯打卡,按照时间上午多少,下午多少,没有准确时间但是得喝够。

喝不够一次赶自己设定的最后时限,那饭也吃不下了。

在逐步打卡白开水的过程中,代糖饮料就几乎不喝了。

除非是吃好吃的。

她当时断不掉奶茶,就用了这个办法。

前前后后90天吧,完整下来以后就只喝水,偶尔一杯黑咖啡了。

再喝奶茶就喝不了加糖的了。

没糖不好喝,就是解馋一个月喝一杯,或者几个月喝一杯。

那就喝个贵的,反正也不常喝。

她在这方面对自己很友好的,不会直接拦腰斩断。

我女儿说这样过度不是虐待自己,感觉舒服。

反正后面也不会碰。

现在就是出新口味去买个尝尝。

瘾是没有了。

这么短时间的过渡是没问题的。

为了不喝高糖奶茶有个阶段性的过渡,这没什么。

你断糖以后,你吃饭也会注重这些,高油的你也不适应了,零食也没那么上瘾了,因为甜。

没有,现在就是特别热的时候,从外面回来要喝汽水。

这方面那三个孩子对自己都没那么残忍。

别的事情上对自己是比较狠的。

因为就是承认喜欢这个,但是不健康,一次性断掉那生活就没什么乐趣了。

他们得找到替代的乐趣,否则就没意义。

就会不断尝试,自己能不能喜欢之前自己认为很无趣的内容,作为这个不健康事物的替代。

那就做计划,发现可以,那就可以健康了。

还对过去不感兴趣的内容感兴趣了,里外没有任何损失。

他们做不到就是自己爱吃什么忽然不吃,他们只会适度忍耐一段时间:“我真喜欢这个,我就把这个当成奖励。我忍耐一段时间,然后达到了一个不错的效果,我就奖励自己一个。这样能对这个事物一直保持热爱,自己还能有追求。”

很多事物如果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就意味着能轻而易举地失去。

为了不失去,就让自己很难得到。

这就是他们小时候放任他们吃零食的原因。

你失去了对零食的热爱,你明明很喜欢的。

但是因为太轻而易举的得到,你就不热爱了。

这样的感觉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