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去大明扶贫>第313章 金州发展太快了也不好

辽王在旅顺船厂又待了好几天,继续深入一线调研。

主动请辞的沈正仍在带领杭州来的工匠们进行新建船坞的收尾工程。

因为新任船长吴杰是应天人,杭州帮和湖广帮也很排斥他。工匠们的士气明显受到影响,牢骚满腹。

辽王想了半天,最后和吴杰商量:“安陆侯,我看这样,你只在名义上挂个厂长,实际工作还是由副厂长沈正主持吧。”

吴杰虽然心向江淮帮的郝大,但既然辽王都发话了,他嘴上只好表示道:“那好吧。”

辽王见吴杰答应得有些勉强,又说道:“为了让大家心服口服,我决定,等新船坞建好后,将船厂内部分为四个分厂,让杭州帮、江淮帮和湖广帮各挑一百五十名工匠,再找一些学徒、工人,分别负责一个分厂,开展建造大型军舰的竞赛。谁率先造完一艘合格的大型军舰,谁接管全厂。”

吴杰就问道:“其他的人怎么办呢?“

辽王答道:“其他的人分到四厂去造保障舰只和商船。”

吴杰也只好点头表示同意。

不久,辽王又单独找沈正谈了谈心,进行了慰留。

尽管沈正的一些造船设计理念和辽王从后世带来的设计方案还有冲突,但是沈正这个人还是比较敬业的,在好多细节方面也是比较专业的。

辽王觉得,只要他接受了后世那些设计方案,后面应该就是一片坦途了。

“沈厂长,人生如航行,总在大海波浪中起起伏伏。前面管理责任主要在本王,你也不要过于自责。”

“多谢殿下体谅!”

“我现在决定了,船厂暂时还是以新式盖楼船作为基本舰型生产主力军舰。”

“可是这样遇到台风,船身容易不稳,会翻沉的。”

“你想办法改进一下不就行了吗?你可以尝试采用钢铁龙骨,相当于加大船只的压舱石,同时降低舰艏和舰艉的塔楼,让军舰吃水更深,行使可能会更加平衡。”

“这样一来,可能会牺牲速度。”

“我们要着眼今后远洋航行,增强船只抗风浪能力和整体安全性,牺牲点速度就牺牲点速度吧。我这次回辽东坐在船上,总感觉有点要被刮翻的感觉。”

“如果要追求船只安全性,那更得造福船,福船有隔密舱设计,即使一两个船舱触礁、破损,也不会危及船只安全。”

“福船不大适合布设大炮。你可以把盖楼船的舱室甲板设计进一步优化,军舰最下面的两层甲板可以借鉴福船隔密舱设计,专门用来储运物资,军舰上层还是要留一到两层全通式甲板,布设大炮。”

“是,殿下。但是我们如果搞造舰比赛,军舰会越来越多,抚顺兵工厂的大炮生产速度一直跟不上啊。”

“你把大炮布设情况再优化一下,不就行了嘛!不要搞那些排列式结构,每层甲板舱室内都放那么多大炮。现在还没有哪家海军舰船对大明构成威胁,你们完全可以将尝试将无炮塔防护的机动裸炮放在甲板上,这样可以节省一些大炮的数量。”

“殿下所言极是,这样大炮配置至少可以减少五成。”

“还有那个飞剪船,还是要加紧上马。如果不放心,你们可以尝试先建几艘小型的,不要怕被台风吹翻了。”

“是的,殿下。”

“对于那些公然送外卖建材,聚赌招嫖的害群之马,你要拿出手腕来,毫不手软,果断清除,全部发配到吉林船厂效力,以儆效尤。”

“……”

三天后,辽王亲自对船厂进行了整顿,一连发配了五十多个作奸犯科和混水摸鱼的工匠,还有两百多个工人,就连郭家兄弟在这里开的妓院也被强行关停了。

经过辽王亲自整顿,工匠和工人们的士气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恢复,旅顺船厂迅速又恢复了活力。

离开船厂前,辽王专门给船厂吴杰提了要求:“在八月份之前,你们除了要完成两艘大型军舰和四艘中型军舰外,还要建成一批大型马船和补给船,要确保北海舰队正式成军,同时要做好随时远征西洋的准备,至少能确保运输四个加强营的兵力,及所需骡马、战车、粮草……”

吴杰一听辽王后面还有大手笔,顿时觉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靖海公的爵位好像正在向自己走来。

于是他每天都吃住在船厂,不停地在各组人马后面煽风点火,激起一番造舰高潮来。

辽王又抽空象征性地巡视了建设中的金州新城。

对于铁燿,他还是很放心的。铁燿前面已经协助黄湜在沈阳建了好几年,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他去年在金州登陆时又提前吹了政策的春风,今年从山东来金州的移民特别多,还特别早。铁燿手下根本不缺人。

金州卫重建工作也搞得很不错,编余人员也得到妥善安置。

卫指使同知庄德和和卫指挥佥事景诚带了几名比较年轻的千户和百户分别去了广宁左护卫和右护卫任职。辽王府护卫的待遇可比辽东都司下面各卫强好几倍!他们也算是得偿所愿

更多的官兵选择了退役。

大明实行军户世袭制度,军户的地位很低,收入也很低,一入军户深似海,除非在战场上有斩将夺旗的英雄壮举,否则,将永无出头之日。这也是大明军户不停逃亡的原因之一。

现在辽王主动提出让老兵们退出军籍,个个是喜出望外。他们大多是早年随马云征战辽东的那批老兵及其后代,打了一辈子仗,也累了,也疲了,辽王给的退役政策又好,大多害怕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纷纷刀枪入库,卸甲归田。

他们中间不少人熟悉周边海情,就二、三十户一小社,或五、六十户一大社,搬到金州湾附近的各个岛屿上当什么岛主去了。

他们平时在岛上看守灯塔,顺便按照辽王的规划,搞搞养殖业,有天然的海岸当护栏,也不怕牲口们跑了,又有往来频繁的北海舰队当护院,还怕个毛线倭寇抢劫!

辽王巡视金州新城后,还是忍不住对铁燿提了一些修改意见。

“铁燿啊,你这图纸还得适当改改,参照广宁城建设规模,适当扩大一下就行了,不要像沈阳城那样建那么多的藏书楼、寺庙等标志性建筑。”

“可是殿下,这都是你当初同意的啊。你去年来的时候,还说要再建一个滨海公园,供市民休闲的。”

“现在整个辽东建材和人力都很紧张,钢材、水泥和工人都要优先保障建设浑河的大伙房水库大坝。滨海公园之类的就往后再放几年吧。”

辽王不是不相信铁燿的能力,而是他要从整个东北发展布局平衡考虑。

金州的地理位置本来就得天独厚,你再把金州建得跟沈阳似的,谁还愿意到苦寒的松花江去?

不过,辽王又让铁燿临时加了三个工程项目。

一是在当年叶望和马云二人登陆旅顺口的地方修建两个铜狮子,纪念二位元老开拓辽东之功。

二是在宁贵妃登陆的地方修一座娘娘宫,纪念宁贵妃驾临辽东,抚慰辽东军民。

三是在金州建一座集看病与疗养于一体的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