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去大明扶贫>第164章 水师向金州转移

李景隆到了辽阳之后,背后虽有他当皇帝的舅爷和当太子的表叔的支持,身边只有吕瑞和刘显两个跳梁小丑偶尔帮忙出出馊主意,日子并不好过。

去年辽西和辽东同时大旱,朝廷救济四十万石粮食由辽王支配。辽王只往沈阳拨了十万石,其余三十万石尽数留在辽阳。辽王治下的辽西和长春二十万余万军民完全靠自救渡过难关。

辽南军民无不感谢辽王大义,李景隆却怂恿吕瑞向朝廷为自己赈灾邀功。

辽王的便宜姐夫、山东布政使梅殷到辽阳察看一番后,将实际赈灾情况奏报了老朱。

不仅老朱大发雷霆,就是太子也觉得这李景隆做事太过了,一点底线都没有。

李景隆为了立威,先是宣布解散张石组建的那个什么狗屁参谋部,后面又亲自指挥广宁卫、开原卫和铁岭卫对女真人进行了一些讨伐,胜负参半,损失了辽王原来支援的三十多支迅雷铳。

李景隆没有脸找辽王补充,只好找兵部索要。

结果,兵部发来的火绳枪根本没法与以前的燧发枪相比,搞得部下们也都在私底下大骂李景隆是个大脓包。

至于周兴、叶望、马云、白忠、宋琥等人,本来只是在辽王和李景隆之间观望,看到李景隆的一顿骚操作后,对其日渐心生嫌弃。

真是应了那句话,货比货得扔。

春节前后,又有不少关于老朱重新宠信辽王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到了辽东各地,这几个将军连忙以拜年为名,前往广宁觐见辽王,重新表达了对辽王忠诚。

这也再次印证了辽王以前的忠诚理论,忠诚必须建立在实力之上。没有实力,忠诚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辽王当然也是面如春风,亲热的拉着诸位将军的大手,拉拉家常,喝喝酒,好像去年自己根本没有受过大家冷落似的。

特别是见到那个长得像生番的回回马云,朱植十分高兴,专门留他在广宁歇息几天,好吃好喝伺候着。

就在这郎情妾意之间,辽王欣然收下马云的小儿子马欢作护卫,马云也愉快地接受了配合辽海水师在金州卫选址建立港口、船坞和军营的任务。

辽王已经悄悄把魔爪伸向了金州,事情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洪武二十四年春节,辽王府军事会议之后,大辽东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广宁内外却是忙得热火朝天,开始落实辽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各路将军们迅速回防。军械司四个局忙着补充人手。

张信、蒯富、郭鉴等人带了三百工匠、两千工程队和五千广西俘虏,浩浩荡荡前往抚顺,开始建设工业区,落实工业兴辽计划。

随后,黄湜带着六千广西俘虏前往沈阳,蹇义带着六千广西俘虏前往长春,落实农业立辽计划。

张石亲自护送赵鲁手下的枪炮局和战车局三百工匠启程前往抚顺,开始落实军事强辽计划。

按照辽王的五年辽东规划,无论是农业立辽,搞家庭联产承包,工业兴辽,建设抚顺工业区,还是军事强辽,研制神兵利器,基本上把以辽阳为中心的传统辽南地区给排除在外了。

现在沈阳才是辽南的中心,甚至是大辽东的中心。辽北的中心已经变成了长春。

毕竟不到两年,朝廷对辽王的全力支持便变成了重点防范,而辽阳和辽东都司就是防范和打压辽王势力的重要工具。

朱植也不想把手伸得太长。

天空任鸟飞,他只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把辽西、长春和沈阳开发好,以辽阳为中心的小辽南地区对他来说,倒是无足轻重。

唯一例外的是,辽王的五年军事强辽计划中还有重要一项,即辽海水师建设离不开金州卫和辽海卫的支持。

好在掌管水师的安陆侯吴杰始终对自己死心塌地。

李景隆曾经酸溜溜地向朝廷告状说,辽海水师实际上辽王府的水师。

老朱没有理他。

毕竟这辽海水师就是辽王从楚王那里借了几条破船后,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也算是臭屁儿子给自己置办的一份王府产业。朱老六楚王朱桢可是有上千条船哩!当爹的也不能太偏心是吧?

关键是,他听说辽王这两年在辽东瞎扑腾,都是靠水师给沈家商船护航挣钱,朝廷因此省了不少开支。他这当家的应该没事偷着乐才对!

在辽王的大力支持下,辽海水师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有四千人了。

按照辽王的规划,辽海水师要开始进行战略性转移,先抽出两千精锐驻防金州,剩下的先留守辽海卫,一边配合辽王府转运人员物资,一边打渔、种地,改善生活,一年后再抽调一千人员到吉林建设新的水师基地。

现在,辽王不仅为辽海水师提供和王府护卫同样标准的军需保障,还计划为辽海水师进一步在金州、辽海卫城和吉林三地建造港口、船坞和军营,打造樟顶流的水师战船,配备全新的火器。

为了加强对辽海水师的控制,辽王还给吴杰派了一个帮手:易信。

但聪明的人一看都知道,辽王继向辽海水师派了个副都督柳升之后 ,还在向水师掺沙子。

这样一来,被辽王一手养大的辽海水师和辽海卫也只能听辽王指挥调度。

但是,吴杰毕竟不是王府的人,辽海卫名义上还是归辽东都司直接管辖。

为了保护吴杰,辽王没有让他参加年初的军事会议,而是私下里告诉吴杰,自己要花五年时间把辽海水师打造成大明乃至天下第一海军舰队,让吴杰做那海军总司令。

到时候,他吴杰也许就不是安陆侯了,而是靖海公!

吴杰被辽王一忽悠,自是心潮澎湃,不禁对这个海军舰队总司令心驰神往起来。

辽王还有一个富辽计划,和发展辽海水师一样,这是五年规划中的计中计。

因为时人鄙视商业,为了暂时不犯众怒,辽王一直在只做不说,闷声发大财。等他老有钱了的时候,就不信那些自视清高的家伙们还跟钱有仇。

他和江南沈家的合作早已经进行两年了,和晋商的合作也进行了大半年。郭家兄弟愣是被他从军勋子弟洗脑成了有钱途的商人。用沈庄的话说,他们从官二代摇身一变成了国企掌门人。

当大家都忙着落实这个计划、那个计划的时候,一帮晋商又被辽王悄悄派到了高丽,主动寻求和李成桂的合作,拿粮食换硫磺和火山灰。这都是辽东极其稀缺的战略物资。

李成桂当然高兴啦,那火山灰又不值钱,派一些免费的农民工去搬就是了。

但是辽王要实现他的庞大五年计划,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让那几个便宜弟弟不要到东北来,至少不要到沈阳来,否则自己的一番心血又要被摘了桃子。

所以,在春节之前,朱植除了给老朱上了个贺表外,还主动请求老朱将几个弟弟封在沈阳、开原、长春等地,自己愿意交出辽王府护卫供弟弟们驱使。

当然,这只是辽王的试探。

虽然后世记载并无其他亲王到辽东之国,但是他觉得还是要亲自验证一下,心里才踏实。

二月二龙抬头后,吴杰就跟随辽王,带着全部造船工匠和两千俘虏,前往金州旅顺口建造船坞,准备打造新的水师基地。易信带人全面接收了辽海卫。

旅顺口离金州城不远,与金州城一左一右扼守金州湾,地势险要,也是后世北洋水师的船坞维修基地。

旅顺的得名还是二十年前大明首次出兵辽东。

当时金枪元帅叶望和银枪元帅马云带领明军渡海经略辽东半岛,踏上辽东的第一站就是这里,因旅途顺利,取名旅顺口。

对于二位老将军,辽王心里也是充满了钦佩,到旅顺后不久,特意让工匠们在船坞附近树立两座铜狮以表彰二人开拓辽东的先驱之功。

马云这家伙听说后,激动万分,更是全力支持辽海水师建设。

有了马云这个东道主的全力支持,好多事情就更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