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去大明扶贫>第64章 正式有了王府私军

二月二十八日一大早,张石就指挥中护卫按前后中左右的编制序列,把广宁中护卫的队伍拉到广宁卫的大校场进行列队。

经过一个月的基础训练,这五千多娃娃兵已经是令行禁止,步伐整齐,口号嘹亮,精神抖擞,充分了朝气。

朱守谦也把他的临时军乐队拉到点将台旁边,用那唢呐和笛子演奏起《运动员进行曲》。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奇怪而又活沷的旋律迅速把士兵们的情绪调动起来,广宁城再次进入欢乐的海洋,好像在办什么大喜。

辽宁都司和广宁卫千户以上的将领都收到辽王的邀请,前来观看广宁中护卫成军典礼。

随着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朱植又骑着威风的战马,穿着那拉风的金盔银甲,“踏踏踏地”踏直奔点将台前,然后下马,在一众文武要员的簇拥下穿过千军万马,缓缓走上点将台。

在张石一阵清脆响亮的口令和请示之后,他才宣布成广宁中护卫成军仪式正式开始。

铁炫老先生首先宣读了中护卫总旗以上官员名单:

“广宁中护卫指挥使铁炫、指挥同知朱守谦、指挥佥事郭镇。”

“前军副千户张石、后军副千户平安、左军副千户董兴、右军副千户盛庸、中军副千户朱大能……”

当念到五个千户职位时,不仅台下的士兵们一楞,就是受邀请来观礼的郭英等人也是一楞,不是说好这几个人就是千户的吗,怎么又成了副的?也许是要等朝廷的正式任命吧。

铁炫顿了顿,继续念着百户和总旗的名单,来自神机营的大部分老兵们发现好像也和以前说好的也不一样了,只有六名老兵在百户名单上,大部分担任总旗,小部分担任副百户。

台下的老兵们不禁有些失望。

不过,经过张石和朱大能的调教,他们知道什么叫令行禁止,并没有乱起来。

铁炫念完长长的名单,张石又宣布辽王授旗。

只见礼兵们擎着六面大红军旗走上主席台,由辽王依次授给铁炫和五个副千户。

这是辽王亲自为辽东军设计的军旗:日月同辉双刀五星红旗。

六人接过军旗后,庄严对着军旗宣誓:“人在旗在,旗在人在!”随后依次走下将台。

前来观礼的广宁卫诸将这才发现,广宁中护卫的军旗上面写着“大明辽王”,下面写着“少年辽东师”等字样,心道:“这辽王还真有意思,真把这建军队当成过家家了,拉了一帮孩子过来凑数。”

授旗完毕,没有话筒,朱植只好扯着嗓子,开启了搜肠刮肚的领导讲话模式:

“将士们,今天,广宁中护卫,正式成立了。很高兴,你们,成为,其中,合格的一员。”

“随着日月同辉双刀五星红旗在辽东大地上飘扬,大明帝国最厉害的边军从此诞生了。”

“可能有人要问,这旗帜是什么意思?今天,我就告诉大家,这旗帜上的一个大大的五角星,象征着大明境内居住的汉、蒙、回、番、蛮诸民和睦相处,五角星内绣着金色日月,代表大明与日月同辉,日月各自立着的一把镰刀和刺刀,代表辽东军既是生产队,也是战斗队。这是辽东军的宗旨和任务。”

“但是,也有人可能会失望,没有成为千户或百户的一员。为什么只被任命为副千户、副百户?因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知道行不行。本王不缺千户、不缺百户,缺的是会打仗、会打胜仗的千户和百户。所以本王的千户、百户宁缺勿滥。”

“什么是会打仗、会打胜仗的千户、百户?”

“我想是应该这样的,当你有百把人的时候,你要和自己的兄弟同甘共苦,冲锋在前,敢喊,‘兄弟们跟我杀’,而不是‘兄弟们给我杀’。”

“当你有千把人的时候,你要善于居于队伍中间,指挥各个百户,考虑好是正面死打硬拼还是迂回包抄。”

“当你有这一卫五千多人马的时候,你要在后面学会培养优秀的千户,充分了解他们的特点,谁擅长进攻,谁擅长防守,谁擅长穿插包围,谁擅长千里追击,知道什么时候该发起总攻,什么时候该适时撤退,还要会计算需要多少粮草辎重,需要多少援兵……”

“总之,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

“将士们,你们大多是只有十几岁的少年,正是鲜衣怒马少年时。再过两个月,本王将带领你们征战真正的辽东。再往以后,还要带你们征讨高丽、征讨蒙元、征讨女真。”

“所以本王给你们取了一个充满了朝气的名字,叫‘少年辽东师’。”

“只要你们奋勇杀敌,立了战功,皇帝陛下已许我再成立广宁左护卫和广宁右护卫,里面还有好多百户、千户的位置,总有一个适合你们。”

“但是我相信,小旗、总旗的位置绝对不适合你们!不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们是想当将军,还是想当士兵?”

台下的五千六百人顿时被这鸡血打得满腔沸腾起来:

“想当将军!”

“想当将军!”

“想当将军!”

“……”

前来观礼的郭英若有所悟,对身边的诸位将领说:“带兵之要,练气为先!辽王深得陛下练兵真传,你们一定要虚心向殿下学习中护卫的练兵之术。”

他哪里知道这些鸡血都是朱植从教员那里抄来的。

打完鸡血,朱植又安排中军副千户朱大能率部进行军事表演。

大能指挥手下进行了刺杀、火铳射击和战车组装三项表演,惊得广宁卫诸将目瞪口呆。

火铳还可以当长矛用!杀!杀!杀!招数虽然不多,但是也象程咬金的三斧头,看上去还是怪吓人的。

火铳不用点火就可以射那么远、那么准!想打哪里打哪里。

明明是一大堆木头,一会儿就组装成一辆庞大的战车,好像比拼桌椅还简单,拿几个叫螺丝的小零件拧吧拧吧,就好了。

当然,为了搞好这次表演,激励士气,振奋军心,朱植和张石也把最好的人员和配备都给了朱大能。

百户都是实至名归、无可挑剔的实配,总旗都是经历过战阵的神机营老兵,就连那一百名小旗也是由从王府三百名亲兵中挑出的前五十名优胜者和临清军营六千名新兵中挑出的前五十名优胜者选组成。这是少年辽东师的中坚力量!

战车组装完毕后,朱大能带领中军全部士兵迅速跳上战车,扬长北去。没有一个在地上跑的,这哪里是步兵?

观礼完毕后,郭英也带着一众将领向外甥简单祝贺了中护卫顺利成军,就匆匆回到了广宁旧城。

郭英感觉到,现在自己除了一身武艺,其他都比这个外甥差的太多。

辽王来辽东没几天,就自主做了好几件大事,大凌河屯垦、义州卫巡视、中护卫组建、卫城规划、懿州布防、兵器研制……

哪一件都相当成功!根本没让他这个自认为是沙场宿将的舅舅操心,辽王始终是戏台中心那个唱戏的,自己好像是台下成百上千看戏人中的一个。

他这个当舅舅的不赶快干几件事情,怕是要被这外甥看不起了……

他一回到旧城,也学起辽王进行层层分解任务:

“江阴侯,你赶快带一千人去收拾旧城,十天内必须清理干净。唉,你他妈的在这旧城都住了三个月了,搞的还是跟狗窝猪圈似的,也不注意收拾!”

“周兴,你马上带三千人到城东挖渠开始作军垦准备,十天内必须把二万亩麦子都给种好,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张信和李喜旺。”

“杨文,你带五百人负责周边警戒巡逻。”

“宋忠,你带一百人去辽王那里主动领受搜集情报的任务,再派一百人去帮忙挖什么石墨矿。”

至于跟着郭英后面的那个晕头晕脑的嫡子郭铭,被他撵去跟李喜旺学种地去了。

郭英看着郭镇、郭镛、郭鉴几个儿子跟着辽王一路历练,走南闯北,成长迅速,就连郭钥、郭铨两个屁孩子都混成小旗了,总觉得对这个嫡子有些失望。

但是,他对这个嫡子心里更多的还是亏欠,也不能放弃。毕竟武定侯的爵位还要靠他去承袭的。

辽王今天很威风,但是并也不轻松。

送走了万球能,军事训练丢给了参谋长,王府事务丢给了铁炫、收钱和骞义,屯垦和地方杂务丢给了郭镇和张信,他终于觉得可以让自己那拧得快崩溃的发条松驰一下了。

回到木刻楞,他顾不上吃饭,两眼一闭,一觉睡到了第二天天亮。

郭镇知道这个小舅子兼准妹夫这几天一直在连轴传,也就守在这屋外当了回门神,不让前来汇报工作、请示任务的人进门。

他只有一句话:“大事找我爹和张参谋长,小事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