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去大明扶贫>第35章 在大明过年

终于熬到过年这一天,张石、朱大能也在宫内憋了半个月,都想出去看看。

朱植也欣然同意放他们出去过年,穿越人也迟早回归主流社会。

大能自然回到三婶家过年去了。

张石则是由朱植出钱在宫外不远的地方给他租了个房子,把三个孩子接了过来。

朱植给了二人各一百两银子,两千锭宝钞。宁贵妃和太子送来的稀罕东西,也让二人随便挑。

穿越到古代过年,张石和朱大能都很新奇,很期待,很快高高兴兴地出了门。

特别是张石,中间虽然只见了三个孩子几面,但一听到喊爹爹后,感觉特别地亲。

他特意给老大张斧头带了一把宝剑,给老二张木头带了一个后世的滑板,给三丫头带了条小泰迪,又到街上买了好多孩子喜欢的纸鞭等年货,满面春风地回家了。

看着二人离去,朱植喃喃说了一声:“过年了”,便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老朱和宁贵妃知道后,连忙带着太医赶来。

一诊断,太医说是这几日劳累过度所致,休息几日就好了。

向来温婉的宁贵妃一边抹眼泪,一边难得地责备老朱:“陛下,你就不能让他安安生生当个太平王爷?非要让他当什么塞王,这么小的孩子每天为兵马钱粮操心,累死了乍办?”

“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吾儿必成大器”。老朱平时虽然对孟老夫子很不感冒,这时却引用了孟子的名言。

洪武二十二年大年初一,在劈劈啪啪的爆竹声中,朱植终于醒了,迎来了穿越后的第一个春节。

他喝了碗粥,简单洗漱一下,就按照铁炫老先生的提醒,先后给老朱、宁贵妃、朱老大、朱老三拜年去了。

大家自然又是对他嘘寒问暖一番,就嘱咐他赶紧回府休息。

因为辽王昨晚昏睡缺席了团年饭,老朱在接受百官朝贺之后,宣布晚上再次举行家宴,让辽王务必参加。

宁贵妃担心老朱的职业病又犯了,只好提前和老朱约法三章:“在宴席上不能谈国事。”

所以到了宴席上,老朱只好和宁贵妃谈起给朱植说媳妇的事儿,问他喜不喜欢郭家爱爱那丫头。

朱植一听,又是伤脑细胞的题。

穿越过来,留在皇宫本是权宜之计,之国辽东也许是弥补后世不平之气,但是他还没有决定永久留在这里。

如果娶了妻,生了娃,那该乍办?还回不回去?

左右为难间,他只好低着头,喝着汤,一言不发。

见朱植半天不回答,宁贵妃就笑嘻嘻起来:

“植儿啊,前几天还好象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今天一听说要娶媳妇,怎么就害羞得象个姑娘似的?”

“算了算了,再过一个月,你就满十二岁,进十三岁了。为娘的给你做主,到时候把爱儿娶过门做正妃。”

“你要是还不满意,如果遇上哪个公侯家的千金,只要你看中了,也给你娶回来当侧妃……”

“扑。”朱植听到还要娶几个媳妇,刚喝到嘴里的汤又喷了出来。

朱允炆连忙躲闪,喊道:“十五叔又放屁了!”

众人又是笑得东倒西歪。

朱植也不生气,想了半天,想到一个“拖”字决,于是对宁贵妃说道:“母妃,爱爱那表妹肯定是不错的。只是汉朝有个冠军侯霍去病尚且知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孩儿尚小,还是等在辽地立些功劳再说也不迟。”

宁贵妃只好瞅瞅老朱,意思让他助攻一把。

没到想到老朱也和起了稀泥:“植儿说的有道理,大丈夫当以建功立业为先。不过,我们朱家和郭家也算是世代良缘,亲上加亲,婚约可以先定下来,等十六岁过了,再正式成亲不迟。”

大年初二,朱植带了礼物前往武定侯府给舅舅拜年。

郭家上下自然是感到蓬荜生辉、门楣有光,热情接待。

其实,朱植主要还是想看看旁边新的辽王府装修得怎么样了。

宫中住久了,他也觉得憋得慌,早想搬出来了。

对于他来说,住在宫里唯一的好处,可以跑部钱进,要人要钱方便。目前这两个问题都已基本解决,自己要施展手脚,还是住在外面方便些。

郭英也慢慢知道这个女婿是想干大事的人,把家人引见一番,就带着朱植参观新的辽王府,只让长子郭镇和侄儿郭骥陪着。

新的辽王府原来叫巩昌侯府,是郭家最受宠信的时候,老朱赐给巩昌侯郭兴的,有三、四百亩地的样子,能在里面捣腾好多东西而不惊动宫里。

而且新的辽王府和武定侯府相邻,议事也方便。

朱植草草转了一圈,就对这个新王府表示很满意,决定明天就搬过来住。

他觉得,既然和工部、兵部达成协议,一切军械要自给自足,那就得开足马力研制生产。不管行不行,腰里总要别个死老鼠,装成个打猎的样子是吧?

中午的时候,朱植就留在郭府用午餐,还专门派人把张石和朱大能也喊来给侯爷拜年。

饭一吃完,朱植就和郭英敲定两件大事,离正式之国估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只能捡重点的火铳和战车开始制造,张石暂时负责造火铳,朱大能暂时负责造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