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去大明扶贫>第33章 继续当吊子专家

老朱答应给辽王一些会造火铳的工匠后,张石和大能又开始怂恿朱植造枪。

朱植觉得有必要继续当一阵子吊子专家,亲自对张石和朱植这两个历史盲继续进行科普,免得以后开展工作太脱离实际,甚至把自己给坑死了。

朱植稍微准备一番,开始对二人开小灶:

“虽然我数学和物理不行,化学只需要死记硬背,所以还是不错的。我哩,先给你们两个文盲划划重点。”

“枪械都需要耐高温、耐高压和耐腐蚀性的合成钢,如锰钢、镍钢、铬钢、钨钢等等。可是现在除了充满杂质的生铁以外,什么都没有啊!”

“以目前的三眼花铳为例,射击距离最大不过三十米,有效距离不过二十米,还不如后世的加特林烟花威猛。原因就是装药量不能大,一大就要炸膛,射击间隔不能低于五分钟,否则同样要炸膛。一仗下来,能放三枪不错了。”

“所以,三眼花铳也叫三枪花铳更合适。一年下来,放个十枪、八枪,就报废了。有明一代,三眼花铳主要作用就是在战场上唬人,婚庆上助兴,像张居正这样的大官衣锦还乡时装逼。”

张石问道:“青铜铸造的大炮应该结实些吧?”

朱植答道:“比现在稍微晚一点的时候,西方有个叫乌尔班的天才,专门给国中哈士奇的奥斯曼帝国铸造了一种叫乌尔班的青铜巨炮。结果因为散热不行,没两天就因为炸膛,把自己给炸没了。没有合适的钢材,还真不能打造太威猛的火器……”

朱大能就催道:“那就赶快研制特种钢啊!”

“没文化真可怕!”朱植不由心里吐槽。

但是,他嘴里还是耐心地解释:“按目前大明的炼铁技术,铁炉温度只能达到一千二百度,这是烧瓷器的温度,而铁的熔点是一千五百多度。”

大能又问:“那我怎么经常看到电视上古人也能把铁熔化?”

朱植继续科谱:

“古人炼钢术实际是一种吃夹生饭的经验技术活。一些铁矿因为里面含有铜、铅、硫等杂质,拉低了铁的熔点,可以在一千二百度的高温条件下熔化。”

“更多的民间工匠是把铁矿石或生铁放在炉子烧得发软的时候,反复锻打,去除杂质,再凭个人经验加一些其他矿物质,百炼成钢。”

“但是这样非常费时费力,唐朝打造一个人打造一把陌刀要花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大明晚期一个人打造一支鸟铳铳管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大明边军里的火铳大多还是竹子做的铳管,经常会爆炸。”

大能又问道:“为什么古人也有那么多神兵利器?”

朱植只好继续慢慢解释:

“这个只能靠运气了。如果你找到天外飞仙送的陨铁石,那要恭喜你。陨石在太空中经过高温自然熔化,生成密度均匀的镍铁合金,也就是所谓的不锈钢。世界排名第二的名刀马来刀之所以牛逼,不是因为工艺,而是因为选材用了陨铁石这种天然不锈钢材料。”

“但是陨铁石存世极少,不适合量产。后世吉林有镍矿,现在还藏在原始森林里。搞一带一路建设时,发现南洋也有铁矿,咱们现在连船都没有,也不知道南洋在哪里。”

“如果你在锻打的过程中加的料里面碰巧有锰金属,那也恭喜你,你得到了性价比最高的高锰钢。”

“因为锰和铁结合后,形成的锰钢强度更高,还有韧性,最适合做神兵利器。世界第一名刀不是剽窃我唐刀包钢技术的倭刀,也不是利用陨铁打造的马来刀,而是用乌兹钢炼制的波斯刀。”

“波斯刀因为最早出现在十字军东征的大马士革附近,西方人称之为大马士革刀。乌兹钢其实就是一种锰钢。契丹和蒙古贵族也曾经通过贸易,从印度买来少量乌兹钢,称之为镔铁,打造了少量波斯刀,只能给极少数贵族装逼,对改变战局没有太大的帮助。”

“到了后世,到处都是锰钢。比如我们常见的钢轨、轴承和螺丝,包括咱们以前钓鱼的鱼钩,其实都是高锰钢。这里却无迹可寻,也许得下西洋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