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这个三国不对劲>第34章 李傕之乱

话说董卓军奇袭联盟军本阵,杀得联军溃不成军之时,刘备一行人却在劝降被俘的吕布。

吕布自知无路可逃,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闭目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张飞暴跳如雷,恨不得生啖其肉:“你这背信弃义,弑父的恶贼,还不快快受死!”说罢便要上前结果了吕布。

关羽连忙拦住张飞,斥道:“翼德,休得莽撞!你忘了贤德之前所说的话了吗?”

刘备也劝道:“翼德,稍安勿躁。”

赵云一头雾水:“诸位,到底发生了何事?”

马超性子急,直言道:“若要攻破虎牢关,进军洛阳,吕布这颗人头是必取之物。”

黄忠也附和道:“当务之急是救出天子,还请主公早做决断。”

这时,贤德站出来说道:“三位将军所言极是,但你们都误会吕布了。丁原并非死于吕布之手。”

吕布闻言,猛地睁开双眼,目光如电,直射贤德,似乎在警告他不要多言。随即,他叹了口气,道:“我为投靠董卓,手刃义父丁原,乃不忠不义之徒,此乃不争事实,何须再提?”

贤德不为所动,继续说道:“吕布将军,徐荣将军,可否将那件事告知吕布将军?”

徐荣会意,上前一步,对吕布说道:“吕布将军,董卓,他便是先帝!”

吕布大惊,失声道:“此话当真?我听义父说,先帝早已病逝,董卓怎会是先帝?”

徐荣解释道:“此事听来匪夷所思,但董卓有时流露出求死之心,也从未下令烧杀抢掠。他对天子与王允的态度,犹如慈父对爱子,又似爱侣间的眷恋。至于传言他召集村女入宫,实则他只留下身上有伤痕的女子细细询问,其余皆遣散。那眼神中充满了对百姓的怜悯,与黄巾之乱前的先帝并无二致。所以,我怀疑他与先帝之间发生了某种互换。”

吕布听罢,陷入沉思,问道:“那义父为何要反抗身为先帝的董卓呢?”

贤德解释道:“丁原将军睿智过人,或许早已察觉到先帝与董卓身份互换之事。他明知董卓是先帝,却依然选择反抗,其中必有深意。”

吕布不解道:“若果真如此,那义父为何要反抗?他一向忠于汉室,若知先帝尚在人间,必定欣喜不已,怎会选择刀剑相向?”

贤德推测道:“答案只有一个,丁原将军是为了拯救先帝才选择反抗。”

吕布更加迷惑:“反抗又如何能拯救先帝?”

孙坚插话道:“丁原将军虽是武将出身,但智谋过人。既然他察觉到了先帝的身份,自然也明白先帝求死之心。或许他认为,只有通过反抗才能阻止先帝寻死。”

吕布回忆道:“义父临终前,曾召我入帐,命我诛杀董卓。”

贤德问道:“他是否明确说了‘诛杀’二字?”

吕布仔细回想,有些不确定:“似乎… 并未明确说出‘诛杀’二字。”

贤德断言道:“丁原将军定是希望你从内部瓦解董卓势力,而非直接取其性命。他信任你,相信你能领会他的意图。”

吕布懊悔不已:“原来我险些辜负了义父的信任!”

张飞听罢,还是有些不解:“你一会儿称丁原为‘义父’,一会儿又称‘丁原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不是被你杀了吗?”

关羽也疑惑道:“吕布将军的言辞,似乎是在暗示丁原将军是病故。”

吕布解释道:“不错,义父的确是病故。临终前,他将自己的首级交给我,命我率领全军投靠董卓。”

赵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吕布将军并非弑父之人!”

马超也赞叹道:“若是如此,吕布将军乃是忠义之士,谨遵义父遗命。”

黄忠则担忧道:“若董卓真是先帝,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反贼?”

贤德沉吟道:“先帝算无遗策,他将计就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让我们误以为他是董卓。唉,要扭转乾坤,实属不易啊!”

张飞上前拍了拍吕布的肩膀,说道:“吕布,原来你是个好人啊!”

关羽也有些动情:“翼德,休要落泪,我也忍不住了。”

刘备感叹道:“吕布将军独自承受着弑父的骂名,这份隐忍和决心,令人敬佩。”

吕布心中郁结稍稍解开,问道:“就算董卓是先帝,你又打算如何救他?”

贤德目光坚定:“让他以‘董卓’的身份死去。”

孙坚惊道:“此话怎讲?”

刘备也表示反对:“丁,万万不可!”

贤德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让董卓以‘董卓’的身份死去,而非先帝。我们会找一个替身,由吕布将军取其首级。宫中可有你信任之人?”

吕布思索片刻,道:“有,司徒王允欲诛杀董卓,还有我的同乡。若能善加利用,或许可以瞒天过海,将先帝送出城外。”

贤德心中暗叹,先帝果然棋高一着,早已安排好退路。赤兔马、义子的身份,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吕布取信于董卓,最终完成“刺杀”的使命。要打破这个局,着实不易。

吕布最终答应了贤德的请求,率领张辽、高顺等将领返回洛阳。赵云、马超、黄忠三人也决定以客将身份跟随吕布,一同见证先帝的命运。

再说袁绍等人,好不容易重整旗鼓,回到虎牢关,却发现关隘已被攻破,孙坚和刘备的军队正在欢呼胜利。

袁绍下令道:“虎牢关已破,全军进军洛阳!”

袁术得意洋洋:“讨董联盟早已名存实亡,看来还是我们袁家实力最强。”

袁绍和袁术与孙坚、刘备会合后,一同进入洛阳,却发现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曾经繁华的都城,如今已是一片火海。

孙坚怒吼道:“这是怎么回事?!”

袁绍绝望道:“汉室气数已尽。”

袁术冷笑道:“既然如此,我便回寿春去了。”

刘备质问道:“难道你就这样弃百姓于不顾吗?救人才是当务之急!”

袁绍不以为然:“随你的便,讨董联盟就此解散!”

孙坚愤愤不平,却也无可奈何。袁绍只留下几名部下,便带着大军返回渤海。

刘备对众人说道:“看来,根本没有人关心百姓的死活。我们留下来,以救人为先,将那些来不及逃走的百姓救出来!”

张飞、关羽、张合、麴义等将领纷纷响应,与赵云、马超、庞德、黄忠等人一起投入到救火和救人的行动中。

孙坚也率领孙静、黄盖、程普、韩当、祖茂等将领加入了救援队伍。

经过一番努力,众人终于将大火扑灭。获救的百姓纷纷向他们表示感谢。

一位村娘告诉他们,董卓军在城中四处纵火,还盗掘了先人的坟墓,如今正朝着长安方向逃去。

贤德追问道:“你可知是谁下令纵火的?”

村娘回忆道:“我隐约听到李傕和郭汜的名字。”

董白松了口气:“我就知道,爷爷绝不会下这种命令!”

徐荣皱眉道:“李傕和郭汜?这可有些麻烦了。”

众人正说着话,只见华雄拖着受伤的身体,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

关羽问道:“华雄将军,你为何会伤成这样?”

华雄解释道:“我与李傕等人交战,不慎落败。他们丧心病狂,竟在城中四处纵火,我试图阻止他们,才落得如此下场。”

董白焦急地问道:“华雄,爷爷他怎么样了?”

华雄答道:“董卓大人在吕布将军的保护下,已退往长安。”

贤德心中一惊:“难道是… 发生了政变?”

华雄点头道:“不错。李傕和郭汜凯旋回洛阳后,突然逼迫董卓大人交出天子,牛辅大人和董旻大人上前阻止,不幸战死。我拼死为吕布将军争取时间,让他得以返回保护董卓大人,一同退往长安。李傕等人见我受伤,便没有理会,径直追赶吕布将军去了。”

贤德分析道:“他们应该是冲着天子去的。”

董白心急如焚:“不行,我得去救爷爷!”

华雄劝阻道:“董白大人,切勿冲动!”

董白不甘心道:“难道就这样眼看着爷爷陷入险境吗?我一定要救他!”

贤德冷静地说道:“你既无武力,又无智谋,去了也只会成为李傕等人的筹码,用来威胁董卓大人。”

徐荣也劝道:“董白大人,请您认清现实。”

董白失望地说道:“你们… 你们竟然要放弃爷爷!我真是看错你们了!”

华雄安慰道:“吕布将军武艺高强,有他保护董卓大人,应该暂时无虞。”

关羽也说道:“不错,吕布将军的武艺,我们都见识过,无人能及。”

贤德陷入沉思,史书中并未记载李傕发动政变之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谁在利用李傕的野心?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张飞从未见过贤德如此苦恼,担心地问道:“贤德,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如此忧心忡忡?”

孙坚说道:“与其在这里苦思冥想,不如行动起来。刘备军可率军追赶董卓,前往长安,这里就交给我们吧。”

贤德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对刘备说道:“兄长,立即召集全军,我们前往长安!”

刘备点头应允。

董白眼中充满希望:“爷爷,你等着我,我一定会救你的!”

华雄将董白托付给徐荣:“徐荣,照顾好董白大人。”

徐荣郑重地点了点头:“放心吧。”

刘备军在孙坚军的建议下,决定前往长安追赶董卓。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