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第123章 深入猎奇坊

他说完,扔了一两黄金给陆子阳。

“算是报酬。”

陆子阳一手将空中的黄金搂住,很快便扔给了王升。

“不用这么客气,我免费送你了。”

“哈哈哈……爽快,我越来越喜欢你了。”

“我再送你们一个新词,你们可以叫黑恶势力。”陆子阳缓缓的说着。

“黑恶势力!不太好,这个还是算了。”

苏轼也算是明白了。

“简单来说,你们用钱贿赂我们,我们利用职权保护你们,让你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做这些违法的勾当。”

苏轼一脸不屑的说道。

“倒也不用把话说得这么难听,对你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你难道不想往上走得快点,你难道不想过得富裕点?”

王升以为苏轼不开心,是因为钱没有给到位。

安慰他说:“你现在还什么都不是的情况下,我能给你五百两,已经是天价了。以后你要是能够展现出你的价值和能力,这点银子都是小意思,开胃菜罢了。”

“所以你就想用这点银子收买我?”苏轼站起身来,走到王升的后面。

他用手摸着这些黄金。

心里面有些痛苦。

对于别人来说,这是诱人的黄金。

可苏轼知道,这些黄金都是血淋淋的人命。

不知道这一堆黄金的后面,到底有多少无辜的人枉死。

“我们猎奇坊可不只能给银子。”

王升说完,有些骄傲。

“那还有什么?”陆子阳继续追问。

“一般人我不可能告诉这么多的,只不过……”

王升没有继续往后说下去了。

“只不过什么?”陆子阳问他。

“只不过你苏轼可是受官家喜爱的进士,这么多年你可是头一个,自然我要多给你些福利。”

“哼!”苏轼气得手得发抖。

这些人何不食肉糜。

他真想将王升抓去,直接去见官家,供出他们的罪行。

不过苏轼还是存有一丝理智的。

他们怎么可能让他抓住把柄,不可能有这种机会。

这件事情只能从长计议了。

陆子阳看出了苏轼情绪有些波动,他给了苏轼一个眼神。

接着问王升,“你说不止能给银子是什么意思?”

“你们不了解我们,等你们了解之后,便会知道投靠我们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呢?大把银子、宅子、美女……”苏轼几乎是吼着说出这些话。

“你们跟我们来,带你们见识一下。”

苏轼和陆子阳跟着王升的脚步走了出去。

王升将他们带去了一个很大的房间。

里面摆着琳琅满目的宝物,基本脑子里面能想的,都能在这里看到。

苏轼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们猎奇坊,可以实现你们的所有愿望,只要你们能给得起相应的价码。”

王升指着面前的毛笔继续说着:“你们别小看这毛笔,这些毛都是从妙龄少女身上取下来的。”

他故意把“身上”这两个字说得很隐晦。

“至于笔杆,那用的可是金丝楠木里面的那根芯子做的。”

其实苏轼已经完全听不进去王升说的话。

因为王升介绍的这些物品实在是过于震撼。

人性居然可以如此可怕。

他觉得王升简直是恶魔。

陆子阳问王升,“你们不怕有人背叛你们,或者你们在天子脚下做这些勾当,你就不怕官家知道。”

“哈哈哈……这个你们不要担心,我们每次都做得很干净,要是有些猎人,不对,是保护伞不听话的话,我也不介意把他们变成猎物。”

王升说完,继续给他们介绍,“你们看这些器具,人骨做的。这人居然试图将我们的事情告诉官家。”

苏轼盯着眼前白生生的器具,心里面不由自主颤抖了一下。

“所以,我要不答应你们,这就是我的下场。”

苏轼死死盯着王升,浑身有些颤抖。

陆子阳将他的手搭在了苏轼的肩膀之上。

王升从苏轼眼中看到了恐惧。

他大笑起来,“这倒不会,做人还是得有道德。买卖不成仁义在。”

“你们人还怪好的。”陆子阳阴阳怪气的说着。

“当然。我们出去了吧!我看苏公子好像不是很喜欢这里。”

他们回到了原来的房间。

“怎么样?苏公子,我给你打包起来。”王升指着桌子上的黄金对苏轼说道。

苏轼已经说不出话。

陆子阳对他说:“这些我们确实有些受不起,不过你放心,出了这道门,我们互不认识。”

王升没有想到他们会拒绝,“确定吗?苏公子。”

王升好像必须要得到苏轼的回答才罢休。

苏轼只说了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哼!”王升的眼睛中泛出一些凶光。

陆子阳敏锐的捕捉到了,他安抚着王升。

“我们来汴京,只想过简单的生活,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官,这些事情确实过于复杂,我们不想卷进来。至于你担心的问题,不会发生的,我们甚至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

王升看着陆子阳。

他沉稳、冷漠还透出一股狠。

“你要不来我这里做工,我直接给你一个六级的头衔,这可是独一份。”

王升将猎奇坊的所有人员都划分了等级。

总共十级,越往上权利越大。

一般来说,新人初来乍到最多也就只能给个八级的权限。

“你太抬举我了。”陆子阳淡淡的说着。

王升嘴角上扬,“你能配得上。”

阅人无数的他看出来陆子阳的不凡,从最开始,他一直都很淡定。

一个普通人,能够在知道这些后,还如此淡定,说明这个人也是一个可怕的人。

关键陆子阳还那么年轻。

如果他不是朋友的话,也会是一个很强的敌人。

王升在心中默默的想着。

“算了吧,就当我们没有见过,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苏轼听陆子阳说完,十分认同,“就是,我们权当没见过。”

说完,苏轼便拉着陆子阳走了。

王升见他们走远,“你们到底是为什么啊?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丢弃了。”

陆子阳回过头,对他说:“这是另外的价格,你给得太少了。”

王升将眼前的凳子踢开,怒道:“我就知道,太贪了。”

他们走后,王升又去到了王珪的府上。

他详细的将今天的事情说给王珪。

“没有想到这苏轼居然如此不识抬举,罢了!到时候我会想办法,将他弄出汴京,找个机会除掉他。”

“遵命。”

“你赶紧走吧!最近我们不要来往得太频繁了,最近盯着我的人太多,你们做事情也稍微收敛一点。”

王珪说完后,见王升依旧没有要走的意思。

“怎么?还有其他事吗?”

“可能他们没有那么好对付。”

“你是担心欧阳修?”王珪问他。

“不是,苏轼旁边的那个陆子阳,不是一个简单人。”

“喔!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的直觉告诉我的。”

王升认真的说道。

“我可不相信你的什么狗屁直觉,不过你这样说来,也是。陆子阳一个毛头小子,竟然将一个知州活活吓死了,此子应该确实不简单。”

上次调查苏轼的时候,资料里面提过陆子阳一嘴。

“对,我们先不要动他们。因为今天陆子阳和苏轼已经表态,他们不会加入我们,但也不会和我们为敌。”

“行吧!既然这样我们先别管他们了。”

王升见自己说服了王珪,心中暗喜。

留下来一个谄媚的笑容后,他便匆匆离开了。

……

巢谷和苏辙他们约了当地有名的牙行去看宅子。

这牙行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房产经纪人。

他们主要帮助人们求田问舍,作用十分的大。

巢谷刚见到他,便觉得十分亲切。

因为这个牙行说的是西蜀话。

自他们离蜀后,便很少听到有人讲西蜀话,巢谷很是开心。

他们三个从小在蜀地长大,小时候也都说的蜀地方言。

到了这汴京之后,都要学着说官话。

巢谷一下便听出了他的口音,激动的对牙行说:“大哥,你可是蜀地之人?”

这话巢谷是用方言讲的,很快便得到了牙行的回应。

“小老弟,你也是那地方的。”牙行跑过去抱着巢谷。

他很久都没有见过老乡了,在这偌大的汴京城中到处都是外地人。

在除家之外的地方从来没有讲过西蜀话。

两人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苏辙看起来倒是平淡许多。

两人一直寒暄,巢谷什么都说,就是不说正事。

苏辙实在看不过眼,走上去打断了他们。

“那个,我们是来看宅子的。”

“原来如此,你放心,有我在,帮你们找到合适的住舍。”牙行热情的对苏辙说。

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

巢谷和苏辙介绍道,“我们老乡,嘉州的。这大叔可厉害了,一个字不认识,人家一个人拖着全家老小在汴京安家置业,过得幸福美满,还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苏辙万万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会功夫,巢谷便把人家的个人信息都打探清楚了。

简直可怕。

牙行听到巢谷如此夸赞自己,脸上的笑意便更胜了。

“哪有!哪有!我们都是粗俗之人,靠努力过活而已。”

听巢谷介绍完,苏辙也对他有了一些兴趣。

应该外乡人能安置在京城可不容易,关键他还不识字。

这就好比一个文盲在北京买了房,还养了两个孩子,就问你服不服。

苏辙问他,“大叔您叫什么啊?”

“我看你们年纪也不大,和我家孩子岁数差不多,你们就唤我一声葛叔吧。”

“好嘞!葛叔。”苏辙正准备叫他,可巢谷直接截胡。

赶在了苏辙之前,真是个急性子啊!

“葛叔,你是如何在这汴京安家立业的?”苏辙继续问他。

葛叔笑了笑,对苏辙说:“家里面穷,没钱去学堂嘛!家里面弟弟妹妹又多,我很早便去做乡野厨子了,跟着师傅学做菜。”

“最开始您是厨子,想必做饭很好吃吧!”

葛叔带着他们一边看房,一边给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

葛叔的年纪比苏洵小上一些,不过整个人看起来很年轻,很有活力。

说话的时候,特别爱笑。

基本说一句话就会笑一笑,配上他胖乎乎的身材,给人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

葛叔对他们说:“他们做厨子的到处奔走,要找活干,机缘巧合之下一路来到了汴京。”

“那你到汴京之后,怎么没有继续做厨子,反而是干起了牙行。”巢谷问他。

“哈哈哈……我们在汴京的时间比较久,汴京人多,需要我们做席的人户也多。

在这呆时间久了,认识的人也多。好多外地来的,找不到房子。

我看着他们十分奔波,心中也实在不忍,便会介绍房屋给他们,他们都会给我一些酬劳作为感谢。”

苏辙笑了笑,猜到了故事的结局。

“您后来发现干厨子还不如给人介绍房屋挣得多,索性就直接干牙行了。”

“哈哈哈……你怎么知道!就是这样的,无意间便改行了。”

葛叔骄傲的说着:“我干这行二十几年了,你们找到我大可放心,我这人绝不会坑蒙拐骗,也不会让你们吃亏。”

苏辙和巢谷自然是相信他的。

葛叔直接将他们领到了一个小院子中。

这个房屋不大,不过刚好可以满足苏辙他们所有的需求。

葛叔对他们说:“你们预算有限,人口也不算少,这里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里的优点很明显,你们也能看到,有三个房间,虽然每个房间都不大,不过平时生活也够用了。

这里还有一口井,生活用水也方便,不用去外面打水。

缺点呢,你们也能看到,宅子旧些,有点挨着集市,早上可能会有些吵闹,不过买卖东西方便。”

葛叔很详细的介绍了这个宅子,虽然他们只是一个小租客,但他毫无怠慢之心。

苏辙内心有些感动,“葛叔你人真好,竟然如此认真的对待我们。”

“这是肯定的,我不是什么势利之人,也不会看人下菜。相反,你们这些刚来之人,手头没银子,人生地不熟,最是需要人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