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第100章 开科取士(1)

李福听到宫女提到了《六国论》,不停的咳嗽。

他示意宫女不要继续往下说了。

宫女也很机灵,立马停住了。

赵祯一下便察觉出,他们有事瞒着他。

“李福,你这嗓子也不好吗?难不成是朕传染给你了。”

赵祯一改往日的和气,语气咄咄逼人。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我看你嗓子不好,不如这碗雪梨汤朕就赏赐给你喝吧!”

赵祯端着雪梨汤,递给了李福。

李福哪敢接啊!

如同热锅上的一只蚂蚁。

“官家,您杀了奴才吧!奴才不敢啊!”

赵祯将雪梨汤重重的放在桌子上,发出很响的声音。

“你到底瞒着朕什么事情?你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你吗?”

李福接连磕头,“官家赎罪,赎罪啊!只是这《六国论》实在是大逆不道,奴才害怕官家看了生气,这才不让那文章流进宫中。”

“哼!这是朕的天下,还是你这奴才的天下。什么时候轮到你来做主了。”

“奴才知错了,奴才知错。”李福不停的在地上求饶。

“速速给朕找来那篇《六国论》,不然你就提头来见。”

赵祯说完后,李福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

他坐在龙椅之上,长叹了一口气。

宫女在下面候着,赵祯摇了摇脑袋,对着她说:“朕身边围满了人,可朕也不知道应该相信谁。

面对这么大一个国家,我这心中也十分惶恐,庆历新政失败之后,朕的心中也十分难受。

朕多么希望能找到一些贤亮之才,保佑大宋基业长青啊!”

宫女听着赵祯发泄心中的苦闷啊,虽然很多东西她也不懂,不过她能深刻感受到当皇帝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赵祯当年发动变法,想要进行改革,振兴大宋。

不料由于旧势力的阻扰和反对,加上改革派内部的矛盾和意见不统一,最终变法失败。

赵祯想到这里,顿时觉得面前的羊肉不香了。

他推开了羊肉,接着拿起堆积如山的奏章继续批阅。

“李福还没有回来吗?”

“奴才回来了,回来啦!”李福抱着文章冲了进来。

深怕慢了自己的脑袋不保。

“官家,您请看。”李福将文章递给了赵祯。

他接过文章,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

读完后,他用力的拍了桌子一下。

吓得李福立马跪下,“这等刁民,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妄议朝政,还暗讽官家是亡国之君,简直该死!奴才罪该万死,不该让官家看到如此文章……”

“够了,我大宋就是你这样的狗腿子太多了,才导致今天这个局面。

文章中确实有些地方不妥,不过大部分还是很有意义。这么好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向朕提起。

要不是朕今日问起,你们怕是永远都不会说出。

最近因为科举考试临近,朝堂之上朕的好多爱臣都不在,他们不在朕就听不到一句实话。

如今,连你都这般做派,实在让朕寒心啊!”

李福又连忙跪下,今日这膝盖不要也罢。

他惶恐的解释着,“不是这样的,官家误会奴才了。只是这篇文章写得太过锋利,全是对官家您的批评。

奴才看见了心里也苦啊!官家事事为天下苍生着想,经常夜不能寐,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

可这些刁民,竟然站在道德制高点如此诋毁官家,奴才实在气不过。

奴才知道,官家要是看了这篇文章,定然不会治罪于他,还会自责愧疚,奴才实在不忍心啊!

官家心里面记挂着天下大事,心里想着黎明苍生。

奴才不懂这些,奴才只知道官家是个明君,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明君,官家不该被如此诋毁。

治理天下谈何容易啊!官家13岁便坐在这皇椅之上,面对的苦难和挑战启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奴才就是为官家不平,这天下治理不好凭什么就要怪官家一人。

官家要是觉得奴才说得不得,大不了要了奴才的头去。”

赵祯看着李福一片忠心,心中不免有些感动。

三十三载的皇帝生涯见过了太多残酷和血雨腥风。

李福自小便跟着他,虽然经常办错事情,说错话,不过皇帝知道他的一片忠心。

他摆手让宫女退下,语重心长的对李福说着:“朕表面是这天下的主人,其实朕应该是这天下的父母。

要是天下百姓过得不好,吃不饱穿不暖,饱受战乱之苦。

这就如同朕自己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要是这样的话,不是朕的错误,又是谁的错呢?

治理天下不容易,可这是朕的责任,不能因为它很难,便袖手旁观,或是不作为。

今日之事,朕念在你一片忠心的份上,就原谅你了。下次,不要再说那些话了。”

李福知道皇帝脾气执拗,也明白说不过他,只好顺着他说:“奴才知道了。”

“下去吧!”

李福看着桌子上的东西还剩好多,对皇帝说道:“官家,这雪梨汤您就喝了一口,还有这羊肉您也只吃了一点。”

赵祯看了看,确实如他所说。

“官家体恤民情,一直都不敢浪费一粒粮食。今日要是不把这些食物吃完,恐有不妥啊!”

赵祯自是知道李福的心里打的算盘,不过念在他一片好心,赵祯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李福在心中嘀咕:都这么大的人了,吃饭还要叫人哄着吃。

赵祯吃到一半,突然想起了什么。

“你快些去宫外,将欧阳修大人找来,朕有些事情问他。”

“遵命。”

很快,欧阳修便穿着朝服走进了文德殿。

见皇帝还在吃饭,不免担心的说道:“官家如此晚才用膳,这样有伤龙体啊!”

“欧阳大人怎么知道这不是朕的宵夜呢?”

“臣比较了解官家,一般官家很少按时吃饭。最近马上要科举了,肯定更是操劳,岂会按时用膳!”

赵祯发出爽朗的笑声,对他说:“还是你了解朕,哈哈……这次科举考试交给你,朕十分放心。”

“请官家放心,老臣一定不会辜负官家的信任。科举事宜微臣都已经安排妥当。”

“朕今日找你来,倒不是为了问科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