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强横废太子>第125章 隔空交锋

于公公走进来。

他是太上皇的得力亲信,以前是非常嚣张的,手下一大帮干儿子,不要说大臣了,连皇子们对他都得毕恭毕敬。

太上皇退位之后,他的地位也一落千丈,脸上没有了此前的嚣张,审时度势地换上了谄媚表情,不过,随着近段时间各种风声大作,他又找回了不少自信。

进来之后,他施个拱手礼说道:“皇上,臣是代表太上皇前来的,如太上皇亲临,所以恕臣不能全礼了。”

杨晋道:“既然是太上皇派来的,赐座。”

于公公道:“不用了,太上皇是听说皇上要治林大人的罪,所以派臣过来问清情况的,太上皇说,林大人是二品官员,多年来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身居要位能克己奉公,是肱股之臣,皇上,太上皇这些话说错了没有哇?”

杨晋道:“没有。”

“原来皇上跟太上皇看法是一样的,但太上皇说林大人也有个毛病,不忘本,念旧,因太上皇提拔了他,太上皇退了后他还跟太上皇多有来往。

太上皇为此还劝他,这样不好,万一当今皇上不喜欢念旧之人,怎么办?到时随便找个理由把你给惩罚了怎么办?

太上皇说,林大人如此回答,当今皇上是至孝之人,臣敬重太上皇,他只会欢喜,而且当今皇上为人大度仁厚,背叛之人,尚能网开一面,怎么会因为小事而惩罚微臣?”

杨晋苦笑。

这套路还有点深。

“太上皇说,如果林大人跟太上皇多有走动,引起皇上不满,不妨跟太上皇说清楚,太上皇就当自己是个囚徒,谢绝与这些念旧之臣会面,一则太上皇可以落个清闲,二则多给皇上留一些有才能的大臣效力,免受太上皇连累。”

这还真是绵里藏针哪。

句句都是在为皇上考虑,而皇上好像也该投桃报李,替太上皇也考虑考虑,尽尽孝心?

虽然在外事上一塌糊涂,但斗自己人时,太上皇的智商还是在线的。

话中之意就是,你既然是孝子,难道还想把太上皇当成囚徒吗,还想把没有忘本的大臣赶尽杀绝吗?

杨晋道:“于公公,你倒是提醒了朕,朕最近比较忙,没有尽到孝心前往探看太上皇,太上皇最近身体可好?”

于公公道:“还行。”

“经常外出吗?”

“没有没有,太上皇说了,入住安闲宫,要紧的就是安和闲,太上皇深居简出,乐得逍遥。”

“也是,太上皇是该享点清福了,那于公公你呢?听说你最近喜欢到处走动,看来身体倒是硬朗得很。”

“皇上取笑了,年迈之人,谈何硬朗?而且太上皇身边没有多余人手,臣只能是勉为其难了。”

“于公公外出走动,也没什么大事吧?太上皇已经退位了,朕再不孝,也不敢让太上皇因忧心国家大事而伤害身体了。”

“没什么大事,都是简单问候而已,国家大事小事,太上皇都放心地交给皇上处理。”

“那这样吧,朕从身边抽调出几个人去服侍太上皇以尽朕孝心,以后出宫办这些简单问候之事,也全部交给他们,于公公岁数大了,该享福了,再这样跑来跑去朕会被人说不孝的。”

于公公慌忙道:“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臣……”

杨晋道:“不管于公公是什么意思,朕不能做不孝之人,朕回头就派人去,以后若要外出,无论如何都得让他们去,他们胆敢不去于公公就告诉朕,朕一旦证实他们不愿去,就要了他们的脑袋。”

于公公慌了手脚。

如此一来,太上皇就没办法主动跟外界取得联系了,这是相当于在软禁。

“皇上,这个真不需要了,臣还能走得动。”

“不,这个必须要,就这么定了。对了,还有一样,以后出入安闲宫的官员,都要作好登记,像这种念旧不忘本的好臣子,朕要好好的予以表彰,不可漏记一个,去的时候带了什么礼物,朕也要登记得一清二楚,看看他们心意够不够。”

于公公脸色刷白,这样一来,敢去安闲宫的官员怕是没有几个了。

这皇上,怎么就这么多毒招呢?

“皇上,别这样做,臣恐怕大家会误以为皇上是奸险阴毒之辈,是在准备打击报复前往安闲宫的。”

“朕是死过一回的人,死都不怕,还怕别人误会吗?反正朕这一片孝心,唯天可鉴,天知地知太上皇知,朕自己知,这样就可以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于公公还有别的事吗?”

于公公急得一身是汗,说道:“皇上,臣为的是林大人的事而来,皇上,林大人乃是肱股之臣,忠义之人,太上皇想请你看在他的面子上,不管有何错,都宽恕他这一回。皇上既然是至孝之人,太上皇的这点小小要求,不会拒绝吧。”

杨晋道:“于公公,如果林征所做的事就是死罪,他竟敢拒收商户义捐,只因为商户要求所捐全部投放前线,他便拒收,意欲何为,还不清楚吗?”

于公公道:“这个……”吩咐林征不可发放一文钱到前线,是太上皇的口谕,由他亲口传达的,意欲何为,别的人不清楚,于公公不可能不清楚。

拒收并不是蠢,因为拒收的原因事后能补充出来很多,而一旦收下,这么大笔的收入皇上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过问,那就找不到不发往前线的理由。

林征显然是没有办法,才做出的拒收决定的。

杨晋道:“于公公,大敌当前,国家危如朝露,朕急需用钱之时,林征胆敢如此胆大妄为,分明是跟朕作对,跟朝廷作对,此事发生在战时,依战时之法,就算是助敌卖国,不管他以前有什么功劳,做出过多少贡献,都救不了他这一命。”

于公公道:“皇上,若是于你有恩之人,你还会这么绝情吗?”

“当然。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于公公,回去告诉太上皇,感谢他为国事操心,但是,现在一切有朕在顶着,让他安心闲居,不需要替朕担忧,朕会比他想象中做得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