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强横废太子>第122章 太上皇的算盘

杨晋离开后,那青年走进来。

雄大立刻道:“去,准备五百万两银子,明天选十家商户送到户部。”

“什么?舵主,五百万两银子,你知道要动用多少车吗?”

“知道,所以我只给五百万两,嫌太多的话,换成金子,也就是五十万两金子。”

“舵主,你这样做,天王和仙姑以及道长知道吗?”

“尚不知道。”

“你自作主张,送这么多金子给朝廷,你会被天王问罪的。”

“你小看天王和仙姑了,你当真以为,他们所做种种,就只是为了改朝换代,独享荣华富贵吗?”

“难道不是吗?”

“不是,他们若想享乐,以所积财富,何乐不可享,何必奔波半生,呕心沥血,抺死扶伤,如此费心创设江盟?”

“那是为什么?”

“跟新皇一样,是为了让隋国的江山社稷不再沦陷,使隋国的苍生不再卑微。”

青年怦然心动。

“新皇登基,明君就位,天命有归,英雄辈出,他敢不拘一格用人,只要齐心协力,渡过眼前难关,不出三年,隋国必成强国,我想不出天王和仙姑有何理由,不在这个时候拉新皇一把,让他还我河山,保我黎民苍生。”

“我懂了。”青年也是热血沸腾。

“还有,连夜召集士卒待命。”

“召集多少?”

“全部。”

“以防朝廷袭击?”

“不,以便朝廷征用。”

“可朝廷怎么可能用我们的兵?”

“皇上说,没问题。”

“真的?可是隋国军中,从来无此先例。”

“皇上说了,他就喜欢做从来没人做过的事情,比如,严惩东晋大使,殴打东晋使者,夺回被占城池,这些事情,隋国没有人做过,但他就是做了。去吧……”

“可是……万一天王和仙姑降罪。”

“那就说明我看错了他们,则所有罪责,皆由我一人承担,你只管去做便是,我要替我的兄弟,继续喝完这一坛子的故园红。”

“是。”

……

此时的安闲宫内,太上皇和后面池塘垂钓,几个宫女在摇扇,皇太妃躺在一边闭目养神。

耳听着外面不时响起的炮竹声,太上皇和皇太妃都显得很不耐烦,躺着的不断在翻身,垂钓的烦躁的不停地拿起鱼竿,可是不管怎么看,都是只有空鱼钩。

皇太妃生气道:“真会逗老百姓开心,这些老百姓也可笑,国家又不是他们的,江山又不是他们的,收回一个城池,他们乐什么,分他们一块砖一片瓦了吗?”

太上皇道:“晚上只怕到处都载歌载舞呢,爱妃,你准备派人去贴个告示,太上皇有病,安闲宫方圆三里,不许鸣放鞭炮,不许有歌声,违者以谋杀太上皇罪,立斩。”

皇太妃道:“算了吧,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贴出去会招人说闲话的。”

太上皇道:“不贴就没有闲话了?这分明就是在寒碜朕,虎口关是从朕手上失去的,现如今那人才登基没几天就收回了,你猜那些贱民会不说朕的闲话?”

一个老太监匆匆而来,低声说道:“陛下,俞州的姚知府有加急密奏。”

太上皇伸出手。

老太监把一个卷轴呈递了过去。

太上皇挥手让老太监走开,拿出卷轴一边看一边笑。

皇太妃道:“姚知府说什么?”

太上皇道:“一切在按原计划执行,刘津处处碰壁,天天在衙门里大发雷霆却毫无办法,东西倒是摔坏了不少。”

皇太妃笑道:“他这是急了吧?”

“能不急吗?太急着向人家邀功了,倒是吓到了那六个蠢蛋,六个蠢蛋人人都能征到两万兵,只有他连续多日就只有那两千多人,换谁谁不急?”

“我早就说了,此人根本就不是跟我们一条心,心里终究还是觉得乐王比不过那个人,若是认为乐王比那个人好,女儿嫁到了更好的,只会为女儿开心,哪有这样死死揪着不放的?”

“爱妃此言有理,若是以为乐王更好,就应该感谢那人放过了他女儿,一直恨着,就是觉得乐王比不上那人……朕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

“皇上心系江山社稷,哪像臣妾喜欢瞎琢磨这种鸡毛蒜皮?”

“既然如此,就让他死于那人之手。也顺便让其他人看看,见风使舵者没有好下场。”

“万一人家网开一面呢?”

“那就让人上奏一本,把老家伙这两年如何指挥乐王参与暗算他的事全都捅出来,朕倒要看看看那人如何应对。”

“陛下,臣妾认为不是这样的,这样反而不好。”

“为何?

“那就等于给了那人一个不计较私仇的借口,相反,要多说老家伙如何帮助那人建功立业,那人方有今天,此时他若放人,便是徇私……他才登基,正是昭告天下公正廉明之时,老家伙帮得越多,他反而不敢放人……”

“还是爱妃想得周到,朕是老糊涂了,竟没想到这一层,这样一来,他再敢放人就无法服众了。”

“正是如此。对了,陛下,其他方面做得怎么样?那人找到办法应对了吗?”

“朕可以确定,他兵员招不足,钱粮筹不到,兵力不足,国库空虚,听说此时还打算发放几十万给那些遗民和降民,钱从哪里来?仗还没打,钱就不够用了,还敢乱花?”

“人家不叫乱花,这是在收买人心呢。”

“收买人心得有钱,现在话说出去了,过十天半月钱发不出来,就等着降兵哗变吧,那时虎口关能否保得住可就说不准了。”

“他会不会再耍个花样,让文官们再借钱给他?”

“耍不了啦,朕虽然退下来了,话还是管用的,此时谁再敢借给他,等朕重掌大权,一个也不会放过。朕以前就是太仁慈,杀的人太少了。”

“是,臣妾早就劝过陛下了,该杀的时候一定得杀,东晋为什么强,就是因为人家要杀人的时候,从来不行妇人之仁,你该学学人家。”

“说得对,爱妃,朕相信朕重掌大权的时间不远了。朕是想退位让贤,可他这么胡闹,把自己弄死不要紧,还把祖宗家基业败光,朕为国家考虑,只能再次出山,整理国家了。”

“你说你这儿子,也不看看自己的国家是个什么样子,想一口吃成大象,把大国打败显显威风,我们这么辛苦努力才让东晋国跟我们相安无事,他这么一搞,又得从头再来,就算你接手回来,又不知要赔多少钱,割让多少城池。”

“是啊,这个败家子,真是越想越气。”

“陛下,你也别生气了,要不是他这么搞,我们还没有机会呢,不就是再给点钱,赔点地吗,没关系,国家小了,也多少省心一点。”

“是,爱妃啊,在朕落难之时,只有你还在尽力帮朕,只要朕重登大位,李氏我还是得废,立你为皇后,让你母仪天下。”

“谢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