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承明之治>第89章 少女怀春

李承乾直勾勾的盯着武处:“孤可以跟你说一句实话。留你是好是坏,孤也不知道。但愿,一切能有所变化才好。”

武处低下头:“奴婢谨记。”

李承乾叹息看向武顺:“挑个良辰吉日,你和愔弟成婚吧。孤对你有信心,能够约束住愔弟。”

武顺屈膝拜谢:“谢殿下大恩。”

时至深夜,李承乾独自一人披着披风,漫步在殿外。长孙宝庆一如既往,紧随在侧。

“宝庆。”

“殿下,奴婢在。”

“你跟随孤多少年了?”

长孙宝庆一愣,随即回道:“回禀殿下,奴婢自殿下七岁立为太子便一直追随殿下至今,距今已有十一年了。”

李承乾感慨道:“是啊!不知不觉,十一年过去了,昔日过往恍若昨日。孤也十有其八了,然却已至中年了。常人二十、三十正直气盛之际,对孤而言三十便是临近暮年了。倘若孤当年没有如今的这些志向,兴许孤也会如常人一般,垂暮之年惋惜不已也说不定。”

李承乾转身看向走廊外的一轮高月:“孤时日无多了,他日...孤走后,望你自珍。莫悲、莫伤、莫叹。”

长孙宝庆点了点头:“奴婢谨记殿下叮嘱之言!”

“好了,你去休息吧,稍后孤自会歇息。”

“奴婢无碍,奴婢陪着殿下。”

“让孤一个人待一会儿吧,去吧。”

“...是,奴婢遵令。”

待到长孙宝庆走后,李承乾坐在走廊护栏之上。

“出来吧。”

远处一根梁柱之后,武处缓缓走出。

“奴婢失礼了,望殿下息怒。”

李承乾看向武处。月光下的武处,娇美斗艳、妩媚动人、亭亭玉立、龙睛凤颈、神彩奥澈!

李承乾神色无悲无喜,语气平淡的说道:“你该死。”

武处不言不语,屈膝下跪,但目光依旧盯着李承乾的一双鹰眸。要知道,李承乾的眼神寻常人根本无法直视,长时间与李承乾对视心里瘆得慌。鹰视狼顾之象,不是说着玩的,只不过平日里李承乾都是瘫着一张老脸居多,五官神色都偏向长孙皇后的儒雅相貌,但那眼神可是实实在在的。

“杀了你,有些事情会变得未知,而未知才是最令人担忧的。不杀你,孤却有杀了你的理由。”

武处反问道:“殿下您信命吗?”

李承乾反问道:“你觉得呢?”

武处径直回道:“倘若殿下信命,也不会与太子妃殿下相遇,更不会有今日的大唐。”

李承乾起身偏偏离去:“好自为之吧。”

武处起身追问道:“殿下!奴婢是否有与您并肩的资格?”

李承乾止住脚步,缓缓转身...刹那间,武处直接吓得全身哆嗦,仿佛被猛兽盯上了一样,动弹不得分毫。黑夜之中,李承乾一双眼眸闪烁诡异红光,宛若洪荒猛兽一般。

“做好你该做的事情。”

随着李承乾在转角处消失,武处宛若脱力一般跪坐在地,全身都是冷汗,喘着粗气。哪个少女不怀春?武处这个年纪,也在所难免。但,很遗憾,她遇上的是李承乾这个不寻常的男人。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那是因为英雄过了利益那关,但十个里面有九个都很难渡过美人关。

李承乾洗漱过后,上床躺下长叹一声。而一旁的郑丽婉,平躺在床,靠内的手平放腹部,外侧的手放在身侧。

“怎么?觉得那个武处惹你心烦了?”

郑丽婉闭着眼睛,平静的询问道。

李承乾躺下身,伸出一只手在郑丽婉在颈下:“有一些,但我的确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郑丽婉睁开眼睛,笑了笑:“顺其自然便是,后人自有后人的机遇与考验,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

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即侧头:“话说丽婉要孩子吗?”

郑丽婉侧头一脸疑惑:“孩子?”

李承乾:“要吗?”

“你自己打算吧。”

李承乾无奈欺身而上:“这话说的,这孩子又不是我自己一个人就能有的。”

李承乾和郑丽婉之间,在男欢女爱这方面,的确是没啥热情和兴趣。基本上就是彼此单方面的努力,要么郑丽婉上面,要么李承乾上面,谁在上面谁动。两人的确是思想境界太高了,把这男欢女爱的事情当做世俗当中不得不做的任务,都比较敷衍和随心。

翌日,二凤派来的宦官早早地来抓人了。没错,二凤在两仪殿紧急召开了小朝会,也就是私下的商议。李承乾换好了自己的常服,坐在抬椅上,打着哈欠朝着两仪殿晃晃悠悠的去了。李承乾抵达后,令李承乾有些出乎意外的是其中有不少东宫的人。

长孙冲、李德謇、房遗直、李思文、杜构、唐松龄几人。随着李承乾的到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李承乾摆了摆手,朝着二凤行了一礼落座。

二凤开口道:“太子,今日清晨紧急召开朝会,主要是根据东宫上禀的奏案,十分火急。”

李承乾略微皱眉,看向李思文:“怎么回事?”

李思文起身说道:“回禀殿下,随着洛阳市场规划的进行,产业整改陆续落实,产量剧增!”

李承乾顿时一脸了然:“可是市面商品与货币数量失衡?”

李思文连连点头:“正是!殿下,特别是沿海产盐重地与我长安、咸阳、洛阳三地市场直通,导致来往商路将大量沿途地区货币吸纳。如今,已经有陆续十二个州郡出现货币短缺,当地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情况!”

李承乾舒展了一下身体,靠着胡椅:“嗯,料想是之前塞外掳掠的大量货物进入市场,刺激到了原本处于边缘的市场货币平衡,直接体现在了大唐的食盐商路之上。”

李德謇点头:“殿下,正是如此。官厅两个月前就已经派人去各地了解了,经过汇总的确可以肯定,是此次塞外大量的掳掠货物造成了短期的产值爆仓进而影响到了不少地区的市场。”

李承乾点头:“嗯,最近孤也事务繁忙,抽不出身,也忘却了。这样吧,官厅准备好咸阳、洛阳两地近期的增产统计。户部尚书何在?”

长孙无忌:“殿下,户部尚书并不在此。”

李承乾:“无所谓。令户部、太常寺、太府寺三部,将之前投入市场的所有货物报告,转交东宫官厅便是。此次的货币增发与统筹方面,由右春坊主导,杜构、唐松龄作为此次的总负责人。孤给你们一个月,拿出最终结果来。记住,宁可膨胀不可紧缩,但也不可差异过大。”

“微臣遵令!!”

长孙冲、李德謇、房遗直、李思文、杜构、唐松龄纷纷起身拱手领命。

李承乾示意几人坐下:“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择日不如撞日。东宫五军军备已然全数交付,暂时减小咸阳所有军备工坊产值,开源节流,为洛阳产业整改增设额外发展资金。具体的数目,由詹事府与市监局统筹,事后上禀东宫由太子妃签署下发。”

“臣等遵令!!”

李承乾转而继续道:“另外,左春坊即刻与司农寺、户部对接,将大唐各地土豆产值进行调研,做出一个大体估算,此事不得延误。”

“臣等谨记!!”

李承乾看向长孙冲:“长孙冲听令。”

长孙冲起身恭敬弯腰:“臣在!”

“责令你暂时调任中书省,为中书令长孙无忌随侍,实地学习,予你三月时间。事后归职,准备一份总体学习报告,递交东宫。”

长孙冲微愣,随即点头:“是,臣遵令。”

李承乾:“沿海地区的产盐督促考核,孤看过了。孤也并非针对詹事你本人,你若无长进,东宫如今能够替代你的人大有人在。希望你有一份居安思危的心思,更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臣谨记殿下教诲!”

李承乾转而说道:“令詹事丞长孙涣,前往洛阳负责洛阳产业整改、增设,市场建设、规划,以及与咸阳、长安市场商贸对接。”

李德謇:“臣遵令。”

其余人坐着全程没开口,因为..好高深啊!我们听的云里雾里的,哪怕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位有点门道的大佬,此时此刻都是紧皱眉头,在那里沉浸在独自一人的思考当中。可以说,这次的两仪殿朝会,基本就是二凤为了东宫主持的,因为讨论的几乎都是东宫如今的事务,但少不了他们这些老人的协助,但根本上能办事的都是东宫的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