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第163章 进宫看热闹!

  许烟杪一直是一把双刃剑。

  吏部尚书也清楚这一点。

  他要的就是这把双刃剑。他就是要隔空向陛下表明:臣问心无愧,自认大节无亏,无事不可对陛下言!

  “许郎,本官欲谋丞相之位,你若觉得本官为人能担起此任,还请助本官一臂之力。”

  吏部尚书神色淡然,无比平静。

  旁边连沆面露敬仰之色。

  不愧是岳父!这就是许烟杪常说的——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吧!

  ——是的,吏部尚书是他岳父。他还和现任礼部主事是连襟。

  *

  吏部尚书深知,想请许烟杪帮忙,就不能暗示,必须说得直白直白再直白,你如果说自己德行有亏,没有信心当丞相,许烟杪绝不会觉得你是在自谦,他估计下一刻就会在心里想:吏部尚书好实诚的一个人啊!德行有亏?是因为某某年的某某事,所以心里一直过不去那道坎吗?

  反正,现在许烟杪成功的,完美的接收到了吏部尚书传达的信息——

  【芜湖,我就知道,丞相的位置空出来后,肯定成了一个香饽饽,多的是人想要争!】

  【但是吏部尚书拉票,想让我支持他……可恶啊,我就知道,身在官场,免不了站队。】

  【但我真的不想站队啊,感觉卷入党争会死得很惨。】

  许烟杪打起十二万精神来,进入备战——

  只见许郎长身而立,腰脊挺直如翠竹,面带笑容,微微一拱手:“某深知尚书英明睿智,为人谦和,调官公允,朝野内外有口皆碑,恰逢窦公致仕,陛下深恶贪官,大开杀戒,急需丞相辅政,倘若尚书高升,必然能够治国有方,有益朝政。但在陛下眼中,丞相乃重任,选人需慎重,不能仓促,是以才犹豫月余不得定。某人微言轻,实不敢妄言可以助尚书一臂之力。望尚书恕罪。”

  一口气说完,许烟杪在心里长吁一口气。

  【背了好几天,终于用上了!】

  吏部尚书满脸笑容,非常稳得住心态:“许郎谬赞了。”

  许烟杪突然想到一件事:【其实周尚书也确实应该慌一下?】

  吏部尚书笑容愈发灿烂。

  对!多说说,他不怕说,就怕许烟杪不说!

  【他能力是够了,但外貌不是老皇帝能看顺眼那款啊。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妨碍。】

  【老皇帝喜欢那种黑黑壮壮的,结实有力能种田,周尚书虽然白白胖胖的,从小到大占了这皮肤这体型很大的便宜,以前在村里只要笑一下 ,多的是人帮他挑水,帮他砍柴……哇!村长女儿还把自己家麦粉和香油偷偷拿给他!村草啊这是!】

  吏部尚书礼貌的笑容微微一僵。

  ——这种年轻时候当小白脸吃软饭的事情,可以不用细说。

  尤其是当着他二女婿的面!

  侧眼一看,二女婿低着头,专心致志拿帕子擦眼睛,仿佛什么都没听到。

  至于远处,大将军投来的一言难尽的目光,吏部尚书回了个礼貌性微笑。

  吃软饭怎么了!他发达后都还回去了,总比你个破泼皮军户好,人家小娘子不喜欢你这种长得粗犷的,你想吃软饭都没地方吃呢!

  当然……

  吏部尚书凝重起来。

  许烟杪确实说出了他缺少的一块板,所以,现在去让自己烈日下跑步,能快点黑壮起来吗!

  而大将军狂喜。

  礼部尚书虽然不壮,但他黑啊!

  心里定了定,继续对着窦丞相说:“窦公此去,莫非不担忧自己的执政理念?”

  窦丞相眸光一凝,眼睛定定地看着大将军一阵:“你想说什么?”

  大将军只是一笑:“丞相应当记得,在过去,叔孙尚书对丞相的政策颇有赞同?丞相还当众称其为知音?”

  不得不说,窦丞相确实被打中了七寸——一个有抱负的人,最怕的就是人走政息。

  他开始思考:礼部尚书似乎,确实很支持……

  【那当然支持啦!毕竟十年前他就天天对着家里的佛像磕头,祈求窦丞相生点病发现自己精力不济,早日退休了!】

  大将军:“……”

  窦丞相:“……”

  他很想问一句:礼貌吗?

  ——那块官印仍在窦丞相手里。明面上的原因是丞相位置还没彻底交接,实际原因是杀了不少人,老皇帝把能干活的都薅过来了,包括致仕的前丞相。

  吏部尚书面带艳羡:这是多么好的心态啊!希望他的其他几个竞争丞相位置的同僚,也能有如此未雨绸缪的心态!

  【然后经常收集窦丞相的政策、言论,日夜揣摩,并且……趁着窦丞相每天下班后,溜到他办公的地方翻废稿,借此成为窦丞相的知音!】

  【厉害!】

  【这就是传说中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吗!】

  吏部尚书微笑。

  是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礼部尚书,你也不想你翻窦丞相废稿因此成为他知音的事情,被传得满天下都是吧?

  毕竟我吃软饭那只是风流韵事而已,不碍事。

  *

  礼部尚书得知消息时,呵呵一笑。

  他也没有立刻去找许烟杪,免得许烟杪当面面对两个尚书相争,不知该如何应对。

  他去找了窦丞相。

  虽然对方不怎么想理他,但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外加自己确实可能成为他政治上的延续,窦丞相的态度还是有所松动。

  许烟杪告别吏部尚书后,拽着连沆,激动地偷偷坐在窦丞相不远处,压着嗓子对连沆说:“这可比跑马刺激!六部尚书争丞相位置诶!有生之年我都不一定能看到第二次。”

  连沆点点头。待看到窦丞相轻轻拍打礼部尚书肩膀时,眼睛顿时圆了:“完了,窦丞相不会想要举荐礼部尚书了吧!”

  而且,礼部尚书还黑!是陛下喜欢的肤色啊!

  许烟杪:“这个……”

  【嘶——】

  【也不一定!】

  连沆竖起了耳朵。

  【礼部尚书这段时间没犯错,但他的小弟犯错了啊!下属犯错其他时候还好,在这种敏感时刻,会被拉出来攻讦的吧?】

  礼部尚书听到前面,还很困惑:他没弟弟啊?

  听到后面才反应过来,小弟估计指的是和他同一派的下属。

  当时就缄默了。

  千防万防,他也防不住下属背着他偷偷干点什么啊!

  吏部尚书也找了个席篷入座听到许烟杪的心声后,不紧不慢地抿了一口茶,笑容纹丝不动。

  为什么他会铤而走险?想当丞相,并不是要证明自己一点错都不会犯,而是要比比,谁的错犯得最少。

  【诶?等会儿,说不定有事的是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

  他是跑马骨灰级爱好者,只要没有意外,必然场场不落,今天当然也在场。

  结果本来在看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的热闹呢,突然发现,自己也成热闹了。

  他有事?他能有什么事?他都不想当丞相!

  【啧啧,谁能想得到啊,兵部侍郎福禄祖,居然是礼部尚书的人!】

  【如果兵部侍郎被揪出来贪了贪官的钱,明面上也跟礼部尚书没有关系啊!老皇帝要斥责,也是斥责兵部尚书没有看好手底下人。】

  兵部尚书:合着就我倒霉是吧!

  他把手里要吃的饴糖丢回点心盘子里,发出一声冷笑:“欺负本官脾气好是吧?”

  那边,礼部尚书面对窦丞相的目光,面不改色心不跳:“政敌之间埋点钉子,岂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他黎重民难道就没有往礼部里塞人?”

  窦丞相:“……那估计也没到坐上兵部侍郎的位置。”

  侍郎可是每一部的二把手!

  礼部尚书微笑。

  窦丞相:“你是怎么做到的?”

  礼部尚书继续微笑:“是禄祖自己争气。”

  虽然……现在被揪出来,需要问责的就是他了。

  一想到这个,礼部尚书就暗恼。

  并且下定决心,不能再被抓到把柄。

  “得提前清理一次礼部了。”

  兵部尚书远远看了他一眼,起身走向许烟杪。

  根据他对礼部尚书的了解,估计回去就会去敲打礼部的人……

  让他加加火:)

  *

  【啧啧,兵部侍郎如果被查出来得完,身为巡抚,负责抄家,还仗着老皇帝不识货,偷偷调换被抄贪官的家财。】

  【哦豁!那抄出来的二百五十箱珠宝玉器,快送到老皇帝面前了!】

  【可恶,想进宫看热闹!】

  【但……】

  许烟杪犹豫,迟疑。

  连沆贴心地说:“许郎,兵部尚书来找我了,估计是有事情,我们先散了吧。”

  许烟杪一抬眼就看到向这边走过来的兵部尚书,于是点点头:“那我就先走了。”

  生怕误了朋友的事,转身走得特别快。

  向着这边走来的兵部尚书:“?”

  许烟杪走了,他找谁撺掇去?

  *

  皇宫里。

  老皇帝用看稀客的目光看许烟杪:“难得,你休息的时候还想着来随侍,这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了。”

  许侍中一副干劲满满的样子:“陛下最近辛劳,臣自然想为君分忧。”

  老皇帝狐疑地看了他两眼:“那你替朕批改奏章吧。”

  许烟杪:“遵旨!”

  许烟杪干活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约莫半个时辰后,有侍卫带着抄家的二百五十箱珠宝来到了武英殿。

  老皇帝锋锐的目光一瞬间锁定那些箱子:“这就是第五昂致仕之后收的孝敬?”

  锦衣卫微微一拱手:“是。”

  “第五倔驴啊……”老皇帝站起身,走过去,摸着锁孔,叹道:“何必呢。”

  明明能够青史留名,却晚节不保。

  财帛动人心啊……

  钥匙插进锁孔,箱盖打开,金玉之灿晃花人眼。

  老皇帝:“抄出了多少东西?”

  锦衣卫汇报:“第五氏原籍河南,于所在县中查出瓦房二百二十五间,铺面七间,折银八千五百八十四两。”

  许烟杪也在汇报:【哦豁,相当于人民币三百六十多万了吧。】

  锦衣卫:“田产三顷地,折银二千五百两。其中一顷地乃公田。”

  【三百亩地!好多!】许郎发出穷人的惊叹。

  【其实还有呢!不知道锦衣卫有没有查到,第五昂可大方了,讲究一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有钱了,族人也要帮衬一下,所有亲戚,只要找上门的,每家送五十亩地,其中三十亩是公田,给银五箱,好老大哥的做派!好大方呢!】

  老皇帝:“……”

  是啊,大方,用的都是朕的钱:)

  作者有话说:

  在古代,白白胖胖的人特别占便宜,举例张苍:

  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

  ——《史记》

  【翻译:张苍犯了罪,被判斩首,斩首之前按照流程,要先把衣服先脱下来。张苍脱了衣服之后,王陵看到他身体肥胖,皮肤白皙,整个人像一粒硕大的葫芦籽,王陵觉得很好看,于是找刘邦,替张苍说情。】

  (纯私人翻译,不全面。原文已贴出在翻译上方。)

  *

  替换抄家的东西,参考:

  前因浙省查抄王亶望任所赀财一事。呈览物件。大率不堪入目。适布政使李封、按察使陈淮、王杲、俱至热河陛见。朕面询以该省办理此事。有无情弊。俱各隐匿不言。嗣令盛住查出浙省存留底册。开载金两玉器。与进呈册内不符。显有抽换抵兑诸弊。已著阿桂、福长安、驰往浙江、彻底根究审办。并传谕李封、陈淮、王杲、三人。以此事业经败露。令其将如何串通舞弊各情节。据实自行陈奏。昨据陈淮覆奏知情。其摺已经发钞。本日又据李封覆奏、陈辉祖接见司道时。言及查抄王亶望金两。发与首县、换银解缴。李封并曾向钱塘县、换金五十两等语。是此案竟系总督与司道等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翻译:乾隆抄家,发现抄家来的珠宝非常不堪入目,质量特别差。一查才发现被调包了。】

  (纯私人翻译,不全面。原文已贴出在翻译上方。)

  (顺便,陈辉祖忘了修改抄家底册,但兵部侍郎没有,如果不是小白泽,估计他就真的瞒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