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对!”

和珅鼓起勇气,面容刚毅的站了起来。

李长安看着他,点了点头。

“傻妞,把他拖下去,砍了,然后带几个人,去把他抄了,顺带看一下,有没有什么贪赃枉法的证据。”

傻妞听到这话,朝着和珅走了过去。

“不是,侯爷,我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配合你,而是应该完全服从您的命令,不听话的,直接军法处置才对。”

和珅两股颤颤,看着三米多高的傻妞走过来,感觉脖子凉飕飕的。

李长安止住了傻妞,走过去帮他整理了一下衣服:“你早点说嘛,差点以为你很勇敢呢。”

其他人看到这位神仙弟子如此强硬,也就没有敢多说什么。

建元帝看着文武百官吃瘪的样子,心里痛快无比。

以前自己做什么决定,都有一群人反对。

现在面对这位神仙弟子,你们在反对一个试试啊。

一群欺软怕硬的玩意。

想到这里,建元帝忍不住开口问道:“爱卿啊,您看,我们要怎么配合~”

“不对,你看怎么安排我们呢。”

曹正淳看着陛下的模样,心里忍不住感叹到:陛下就是陛下,马屁都拍的比我们好。

可惜他是皇上,不然也是个东厂急需的人才啊。

李长安看着文武百官,最后停留在杨文广身上:“陛下,还请让杨将军,岳将军,还有辛将军交给我指挥,然后再让六部配合我,劝说百姓撤离。”

被李长安点到的三位将军,心里有些欣喜。

从边关进入朝廷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上过战场,天天像个吉祥物一样,在京城坐着,都快发霉了。

每天都想着做点什么事,可惜没有人搭理他们。

现在终于可以活动手脚了,其他的这几个人不敢奢求,只要是能拿回兵权,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没有兵权的将军,算个屁的将军。

建元帝听到这话,沉思了一下,然后反手把玉玺拿了出来:“众爱卿听旨!”

文武百官纷纷跪倒在地,只有李长安和傻妞站着不动。

尹维看着他们两个,有点皱眉。

建元帝倒是不在乎,人家有不跪的资本,而且这两位神仙,要真的下跪了,恐怕他反而会不自在。

“从今以后,朕把玉玺托付给安平侯,他的命令,都是朕的旨意,如果在此期间,朕要是有什么不测,皇位就禅让于安平侯。”

周超把玉玺放在李长安手上,在他耳边轻声说道:“仙长,大明就交给你了,皇后已经有了身孕,还请仙长看在朕的份上,留我周家一条血脉。”

李长安看着他,在看着手上的玉玺,眼神里有些挣扎。

说实话,这位皇帝虽然算不上什么明君,但是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坏事。

有时候,李长安挺可怜他的。

爷爷和父亲留下的一个烂摊子,让他有心拯救大明,却没有这个本事力挽狂澜。

想到这里,李长安握着他的手,行了一礼:“陛下,大明,永远是大明,不管变成什么样,我都保证,周家,永远是大明的开国太祖。”

周超眼含热泪,他能感觉到,这一次,这位神仙弟子是真心对他了。

“好好好,朕替周家的列祖列宗,多谢爱卿了。”

李长安拿着玉玺,指着地图开始规划:“ 现在,我需要一块地方,可以安置接下来的灾民。”

他指着一块高一点的平地问道:“这个地方,刚好合适。”

其他人看着李长安指的位置,纷纷抬头看向建元帝。

“这是皇家的耕地,如果爱卿需要,那就交给你处理了。”

周超满不在乎的挥了挥手,大明他都能拱手相送,一块庄园,算个屁啊。

反正他是看开了,打不过就加入。

趁你还没造反,我先加入你再说。

李长安点了点头,对着杨文广说道:“杨将军听令,召集京城的士兵和府兵,让他们在这边开始训练,维持秩序。”

“岳将军负责召集百姓民夫,让他们在这里建造大坝,还有灾民安置的房间,然后我身后的这位壮士,会教你如何建房子。”

“辛将军,你负责所有的护卫,保护这场大雨期间,京城的百姓不能乱,否则本侯拿你试问。”

“喏!”

杨文广和岳武穆,辛将军三个人,一脸激动的领旨谢恩。

李长安接着对张甲第说道:“玉阶兄,儒家那边由你动员,让所有的儒家弟子,去各个村落,劝说百姓撤离,我怕有些百姓不信任朝廷,会留在村子里不肯走,到时候洪水来了,我们想救人,都来不及了。”

张甲第点了点头,脸上有些激动:“浩然兄,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认识你这个兄弟,你放心,我儒家一定全力配合你。”

“多谢玉阶兄。”

李长安最后看着那些名门世家,勋贵公侯,开口说道:“工部负责召集工匠,带着民夫建造生活用品。”

“户部负责造册,看看京城有那些人,全部登记在册,交由侯府安排。”

“兵部正常维持边关,看能不能多调一些兵马回来,一同抗洪救灾。”

“礼部负责计算救灾的士兵,他们的功劳和过失。”

“刑部负责维持京城的秩序,不能让人发国难财。”

“吏部核实各部门的军工,等大灾过后,本侯论功行赏。”

李长安对着文武百官鞠了一躬:“诸位大人,本侯不求你们帮忙,只求你们不要添乱,若是有人愿意出一份力,愿意出人手救灾,算我欠诸位一份人情。”

“天下之事,在朝廷,在诸位大臣,希望看在我的面上,诸位能替天底下的百姓想一想。”

说完,他就挥了挥手,示意百官下去做事。

李长安没指望他们能帮多少忙,只要不添乱,就是好事了。

真正救灾的主力,还得靠他带出来的那一千五百人。

想到这里,他想回岭南一趟,让熊二带一些人手过来。

毕竟城溪村的那些村民,有过一次救灾经验。

比较熟悉救灾的过程。

说干就干,他对着建元帝拱了拱手:“陛下,臣有要事处理,先行告退。”

“爱卿辛苦了,需要朕的地方,尽管开口。”

“多谢陛下,臣退了。”

建元帝看着李长安离开,嘴里喃喃自语。

“原来,你在乎的不是大明,你在乎的,是大明的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