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一后四妃【完结番外】>第15章 塞北漫雪却逢春1

  出发前的两天,云晓把自己关在紫宸殿里,吃住都在殿内,而这两天的期间里她只见了丞相董玉白和长孙家两兄弟,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只知道丞相从皇宫出来的时一脸的严肃。

  中秋节后的第一个早朝,大司空庞怀秉告假,同时告假的还有……秦帝云晓!

  自内侍宣告了皇上因病无法上朝,朝中便开始了窃窃私语,世家官员私下更是交流不绝,接着又传来皇后懿旨,由丞相和中书令长孙无忌监国,一向含糊不站队的丞相一反常态,积极的主持朝政。

  世家弟子惊觉不对,却因庞司空不在,群龙无首,在当日的早朝上“节节败退”,让长孙无忌提出了新的官员选拔制度。

  世家官员们彻底慌了,下了朝纷纷的跑向司空府,一场朝堂拉锯战即将开始。

  而此时的云晓,因为星夜不停的赶路已经行过半州,按照这种不眠不休的赶路方式在过五天便能去到镇北关,越十日,就能到达定北军的驻扎地,湛江城。

  湛江城面朝湛江,而湛江则是辽疆和大秦的分界线,湛江水流湍急,小船不得行驶,河道里又布满了尖石,高的甚至伸出水面,大船也无法渡江。

  唯一的连通的就只有三座长桥,是当年湛江水没有这么湍急的时候建造的,湛江城的百姓靠江而生,日常用度的水全是江水,偏偏湛江城这边地势较高,想要吃水只能过桥从对面打水,再用牛车运回城中。

  这就导致湛江城内的水贵如黄金,城内更是有不少人为了吃水偷偷渡桥,运气好的,能偷得半车,运气不好,被辽疆人抓到,便丢了性命。

  往年有定北军从中护卫,城中百姓多会以粮食蔬菜统一和辽疆人换取水,也算是一种基础的置换,若是丰年,倒也还好,若遇灾年,湛江城不仅要为吃水犯愁,还要提防辽疆人来打“牙祭”。

  有江水轰鸣声和夜色掩盖,辽疆的轻骑队可以轻易的渡江,直奔城外周边的沿江村落,抢掠一番,又光明正大的渡江离去。

  大秦的弓箭或者说这个时代的弓箭,射程太短,且射速太慢,根本就拦不住轻骑兵,而等步兵出击的时候,对面马蹄的灰都吃不到了,为了防止辽疆用奇军攻城,定北军还不能驻扎的太远太分散。

  定北军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守住这北域的门户,更是兼着一城人的命,故而城外的村落若是出事,定北军虽会驰援,但是基本上都是于事无补。

  云晓不会骑马,为了节省时间,中途只休息了两次换车,等她到湛江城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太好。

  迎接云晓的是一队骑兵,一号告诉云晓,这是定北军里周琛的直系骑兵,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领头的队长对着云晓不卑不亢的抱拳行了礼,然后便转身引着云晓进了城,云晓这次带了五十名暗卫,为了不引人瞩目,随行的只有十几人,剩下的皆是先一步进了城收集信息。

  云晓进了城,目测了一下城市大小,约摸着这湛江城差不多能有国都一半的大小,骑兵队一路沉默,只是带着云晓往太守府走,路上的百姓显然是对于骑兵们见怪不怪了,对于云晓等人只是看了一眼,没有过多的在意。

  太守府位于城中心,而湛江城太守王暇就是给云晓上书希望朝廷能支援物资的人,云晓等人临近太守府的时候,从另一边也有一队人骑行到了太守府,但是却没有进去,而是下马站在了外面。

  抵达府门,骑兵首领先行下马,紧接着一路安静的如同不存在的骑兵小队也同时下马整齐的喊了一声“将军!”

  云晓听着这整齐响亮和之前无声相比差距甚大的声音,心中不仅不生气,还有点开心,下了车,一眼就看到了身穿软甲,站在最前面的周琛,云晓在周琛要行礼之前出声,“不用行礼了,又不是在朝上,这也没人看到,君臣之礼就免了。”

  周琛拧着眉,不解的看着云晓,云晓坦坦荡荡任他打量,长孙无尘给她的折子上第一个提到的就是定北大将军周琛,周琛虽然出身世家,但是周家以军武立身,和朝中那些只会耍腔调的世家不同,周家的家史上全是累累战功。

  只是这周家到了周琛这一代,男丁稀缺,就周琛这么一个男丁,上一任大将军因病去世,周琛子承父业,替父继续钉在这湛江之边。

  长孙无尘对周琛的评价很高,称他有军人风骨,云晓在来的路上就有些好奇这人,这一见面云晓倒觉得这周琛确实当得起那几个字,仅是站在那,就能看到这人的一身坦荡,手下的兵更是虽然有些“不尊皇权”,但是这种边境之地,将军就是最大。

  云晓知道周琛大概是有些怀疑他来的原因,也不隐瞒,直白的开口,“我这次来是为了平息辽疆的事。”

  周琛的眼神深邃,目不转睛的盯着云晓,湛江这里的争斗已近百年,“平息”这二字放在辽疆说是异想天开也不为过。

  云晓丝毫不在意周琛的眼神,“周将军不信,不妨进去我与你细说。”

  周琛挑了下眉抬手,“请。”

  云晓也不客气,直接往太守府里走。进了府,云晓无视会客厅,由一号引路直接奔向书房。

  先到一步的暗卫已经和一号在城外联系上了,太守府的格局,自然也瞒不过他们,云晓直接推开书房的门,里面一片狼藉,各种纸张铺满了一地。

  跟在后面进屋的周琛看了一眼一号,对着里面叫了声,“王太守。”

  摞了半人高书籍的书桌后面冒出一个灰白的发髻,“谁啊?”

  周琛:“皇上来了。”

  “嗷”那人敷衍的应了一声,片刻一个高蹿了起来,大喊道,“什么?皇上?”

  接着云晓便看到一个五旬左右的老者迈着和他矮胖体型不符的小跑,窜到了她的面前,一双有些浑浊带着红血丝的双眼,亮晶晶的看着自己,“你是皇上?多谢你送来的物资啊,有了这些物资城里的百姓也算能度过这个寒冬了……”

  王暇的语速很快,听得云晓一愣一愣的,周琛连忙咳了咳打断王暇,又重复了一遍,“王大人,这是皇上。”

  王暇顿了顿,一脸的恍然大悟,连忙躬身,“臣,湛江太守,见过皇上。”

  云晓觉得这王大人挺有趣,没有阿谀奉承,一心为了百姓,是个好官,摆了摆手,“不用行礼,不在朝中,不用在乎这些礼节。”

  王暇一听乐了,刚有的一点臣子模样也不要了,“诶!这好这好。”周琛在一旁面露苦笑,这王大人什么都好,知天文懂地理,又一心为民,就是不爱守规矩,又瞥见云晓眸中没有不快,这才又放下了心。

  书房里乱糟糟的堆满了纸,王暇也不借别人的手,自己开始收拾,云晓看着满地的白纸,瞄了一眼,每一张无一例外都画有湛江,暗卫当时只是报湛江太守,每日都缩在书房内,现在看来也是为湛江人民的吃水犯愁。

  王暇说是收拾,也只是清理出一个能谈话的地方,看着拥挤的屋子,云晓不觉得什么,王暇不觉得什么,周琛特意看了眼云晓,见他没有不高兴,在心里对云晓高看了几分。

  新帝登基对他来说只是换了一个人给他们批军饷,他对皇室没有什么好感,年幼时随父进了一次国都,除了奢侈虚伪,没有什么别的感受,不过这个新帝,暂时还让他觉得不错。

  云晓坐下后,小声的吩咐了一号几句话,一号领命,直接离开书房,屋内便只剩下他们三人。

  云晓开门见山,“我这次来是为了让北地不在受辽疆的骚扰,让湛江城周边的百姓不再提心吊胆惶惶度日。”

  提到这件事,周琛的便是一脸的严肃,“皇上想让我们去攻打辽疆么?”按照云晓的说法,周琛能想到的就是把辽疆打的归顺大秦,这样自然不会再有纷争,可是……

  “不是。”云晓回答的斩钉截铁,“辽疆要是能说打就打,也不可能僵持了近百年,我想让辽疆和大秦在和平□□存。”

  “不可能!”这次出声的王暇,“小皇帝你知道你再说什么么?”

  王暇的一席话可以说是十分大逆不道了,云晓也不恼,虚心求问,“王大人为什么这么说?”

  王暇从鼻子冒出一声哼,语气颇为冷冽,“辽疆人不产粮食,他们想活下去,就要靠掠夺,就算我们想和他们和平相处,他们自己也不会同意的,更何况,辽疆的五大族里,三族都是主战派,剩下的两族虽然不主战,但也不是主和的!”

  王暇说的这些云晓也知道,云晓耐心的解释着自己的想法,“辽疆人主战,无外乎还是因为生存问题,他们不会耕种,我们可以教他们,至于主战的三族,一是生存需要,二是有利可图,大司空许诺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是不管庞怀秉许了什么,都不过是一时之利,自己能强大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云晓说完抬手打断了要开口的两人,“我知道两位还有诸多的问题,觉得我的想法不可行,这样吧,两位先随我出去见一物。”

  云晓说完起身推开书房的门,周琛和王暇不知道云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起身紧随而出,屋外,一号手持着一张普通的弯弓,身后挂着箭袋。

  周琛眼尖,看到了箭袋里的箭和他们军中用的并不相同,箭尾似乎是镶嵌了几片羽毛。

  云晓在见到周琛的骑兵小队的时候,就知道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弓箭那么没有用了,没有箭羽的箭能飞多远多稳定?又不是机弩。

  周琛若有所思的看着加了料的箭,云晓对着一号朝着周琛挑挑眉,示意一号把弓箭交给他。

  “我来的时候,见到军士的箭都只是箭杆加上箭头,所以差人做了一点小改动,周将军既然看出来了,不妨亲自试试。”云晓开口。

  周琛也不客气,接过弓箭,随手搭弦,弯弓拉满,“嗖!”云晓只听到一道破空声,紧接着便是周琛的抽气声,顺着周琛的目光一看,刚刚射出的箭定定的扎进近百米外的树干上,箭杆因为大力的原因,还打着颤,走近一看,箭头完全没入树干,当真是入木三分。

  周琛激动的满面通红,死死的攥着手里的弓,目光炽热的看着云晓,云晓笑着看向周琛,“周将军,觉得如何?”

  周琛毫不掩盖自己的喜悦,连说了三个好字,“好!好!好!若是早有这样的箭矢,我定北军还能让那些辽人如此猖狂?”

  云晓笑笑不搭话,转头看向王暇,“王太守,我想去看看湛江。”

  王暇没有耽误,直接带路,箭矢的改动他看到了,他虽然不懂带兵打仗,但是弓箭较之于之前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的。

  这个小皇帝,只是看了一眼就带来这种颠覆性的改变,说不定看一眼湛江也可以?

  云晓在王暇的带领下登上了湛江城的城墙,云晓看着城下奔涌咆哮的湛江,不禁出声感叹,“大自然真的是造物主最完美的作品!”湛江水势汹涌,其程度丝毫不亚于云晓前世的母亲河,黄河。

  周围的人并不明白云晓那句话的意思,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理解云晓的意思,云晓深深的看了一眼湛江,又打量了一下周围的地势,心下有了想法,说到黄河就不得不说古代智慧结晶之一的水车,湛江与黄河相似,那水车应该也是能用的。

  云晓有了想法,也不耽搁,下了城墙急忙回了太守府。

  云晓努力的回忆着水车的构造,时不时的在纸上描描画画,她在和老天抢时间,庞怀秉的人肯定已经联系上了主战的三组,她必须在对方采取行动前,拿出筹码。

  王暇看着云晓画出来的东西,心里直犯嘀咕,直到看到水车的雏形完成,又看到了水车上的横板插入的方向,整个人顿时如遭雷击,一脸见鬼的表情看着云晓。

  周琛带着改良过的箭矢去了军营,吩咐好整备军加工箭矢之后,又匆匆的赶了回来,一进门就看到王暇一脸见鬼的表情看着云晓。

  周琛安静的走到两人的身后,没有出声打扰,云晓很专注,完全没有在意身边的两人,在图纸上又加了一些细节的处理,云晓最终放下了笔,看着图纸对于自己的记性颇为满意。

  “砰!”王暇双膝直接砸在地上,发出重重的响声,惊得云晓一颤,转头就看到王暇红着眼眶看着自己,“湛江能等到您,真的是上天怜惜!”说着不顾其他,脑袋直接就叩了下去。

  云晓哪担得起这么大的礼,连忙起身扶起王暇,不知怎么的也跟着微红了眼眶,这个不在乎世俗礼法的老臣,没有因为她是皇帝而弯腰,却因为她的一张图纸,一张如果能实现就能彻底能改变湛江城的图纸,下跪叩首。

  王暇被云晓扶起,一脸兴奋的看着桌上的图纸,云晓见状把图纸递给王暇,“这东西,还要麻烦王大人找工匠试着做出来。”

  王暇小心翼翼的接过图纸,郑重的收了起来,对着云晓没有说话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大步的出了门。

  “皇上,臣把骑兵小队调来,您在湛江城的这段时间,他们会拼死保护您的安全。”周琛对云晓这个皇帝的看法在短短的这段相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军事改变不说,就凭那神奇的轮状器具,连王暇都激动的跪地叩首,可想而知那东西有多重要!

  云晓平静的摇摇头,她确实担心自己的小命,但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道理她还是明白的,“我身边有暗卫跟着,没事,箭矢刚刚改革,将士们都需要适应,那些人……周将军,你就叫他们骑兵小队么?”

  周琛抱拳回答,“是。”

  云晓想到前世有名的一支队伍,笑着开口道,“那你要是不介意我给他们取个名字吧。”

  周琛保持着抱拳的动作没有动,沉默表示悉听尊便。

  云晓:“我记得你那小队一共是十八个人吧,就叫燕云十八骑吧。叫着也威风。”

  周琛微微低头,“多谢皇上赐名!”

  “那燕云十八骑我看着都是军中好手,有他们示范教导,普通兵士们也能更快的学会这新箭矢的用法。”云晓说完起身走出书房,看着头顶灰蒙蒙的天,一直被压下的疲劳感顿时涌上来,连续赶路的后遗症在她松了一口气后彻底反馈出来。

  周琛见着云晓苍白的脸,还有那薄弱的小身板,十分担心他会突然晕过去,“皇上?您没事吧。”

  云晓轻轻地摇摇头,“没事,就是有点累了,剩下的事交给周将军了,我现在想好好地睡一觉。”

  周琛作揖,“皇上保重身体。”

  云晓笑着走向给她收拾好的房间,“放心吧,这北地太冷,朕还想回宫呢。”

  云晓一觉整整睡了两天,彻底睡饱清醒了,可起身就被一阵冷风吹得让她想回到被窝里,云晓几乎是打着冷颤穿上衣服的。

  推开屋门,入眼就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天地皆被雪色掩盖,一片银装素裹下,云晓注意到院中有一道身影背对着她,看身形像是女子。

  背对的女子似乎心有所感,转身望向云晓的方向。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云晓被这一回眸惊得大脑当机,脑中瞬间就蹦出这句诗,那女子身着有些像云晓前世历史中的胡人服饰,袖口和领口夹着白狐的围圈,头顶的白狐毡帽上则沾着片片莹莹雪花,一双美目,明亮又艳丽。

  像一只成了精的雪狐。

  云晓承认,即便作为女子的她,只这一眼,也被眼前这个像雪狐般的女子给惊艳到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我觉得我快能双更了啊。北地篇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