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华仙犹豫片刻,突然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我若能说服父皇,臣服于你,你愿意庇护辽国百姓吗?”

“如果辽国疆土归入我华夏国,辽国百姓就是我华夏百姓,自然要庇佑。”

“好,我这就回去劝父皇。”

“你告诉他,只要他答应,他就是朕的国丈,依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此话一出,耶律华仙俏脸一红,有点羞涩的嗯了一声,旋即做出一个大胆的举动,当着众人面,踮起脚尖亲了王伦一口,飞快的跑了。

“仙儿,注意安全。”

“放心吧。”

仙儿的声音传来。

白胜讷讷的提醒道:“主子,之前您好像答应皇后她们,纳妃必须经过她们的同意。”

“多嘴。”

王伦瞪了他一眼,缓缓说道:“朕乃九五之尊,要纳谁为妃,还要经过她们同意吗!”

“切,嘴硬。”

白胜撇撇嘴。

王伦看向西夏特使,问道:“该你了,说吧,皇后派你来有什么事?”

“西凉王和皇帝斗的很厉害,皇后夹在中间很难受,她想请您出手,帮她除去皇帝和西凉王,掌控西夏。”

“刚才你也听到朕说的话了,朕不仅要辽国,还要西夏,回去告诉皇后,朕不仅要她,还要整个西夏,要么帮朕拿下西夏,要么就是朕的敌人,朕的大军随时会出动,赶紧做决定。”

“是。”

“记住,虽然你为皇后效力,但你是朕的人。”

“主子,属下一直谨记这一点。”

“嗯,通知讲武馆,随时配合朕拿下西夏,告诉飘絮老人,等拿下西夏,朕保证让他进入先天境。”

“是,属下这便回去。”

王伦摆了下手,坐回龙椅上,望向吴用,淡声道:“国师,以后再有这样的事,不可擅自做决定。”

吴用头冒冷汗,连忙应声:“是。”

随着王伦称帝的时间越来越久,那份帝皇威压也越来越大了。

众人都有这种感觉。

“传旨,三日后,朕举行大婚,封阎氏为皇后,其他众女为贵妃,此事交由白胜。”

“恭喜吾皇,贺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连忙跪地磕头。

王伦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调兵二十万于辽国边境驻扎,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卢俊义挂帅,调兵二十万于西夏边境做好准备,朕亲自挂帅出征,时间就定在大婚后吧。”

“陛下,您现在贵为一国之君,怎能轻易涉险,区区西夏,何须您亲自出手。”

“西夏势力错综复杂,其他人去朕不放心,朕离京后,留守京都的大臣辅佐国师治理朝政,谁都不能掉链子。”

说罢,王伦起身离去。

三日后。

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片喜庆中,华夏皇牵着阎婆惜的手,一步步登上高台。

王伦亲自给阎婆惜戴上至高无上的皇后凤冠,接受万民朝拜。

阎婆惜喜极而泣。

盼了这么久,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他曾说,要给她一场盛大的婚礼,他做到了。

半个月后。

一份捷报传回华夏,西夏国王暴毙,西凉王被乱箭射杀,西夏全民归顺华夏。

与此同时。

辽国皇帝归顺华夏,辽国所剩疆土也全都纳入华夏版图。

又过了两个月。

辽国传来捷报,华夏大军势如破竹,收复辽国大半疆土,金国损失惨重。

直至半年后。

金国宣布投降,愿意归顺华夏。

西方传来消息,华夏皇率领大军横扫吐蕃、西州回鹘等国,华夏疆域扩张到了塔里木河以西。

华夏历一年四月。

华夏皇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上。

与此同时。

卢俊义也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上,一东一西呈犄角之势,欲进攻蒙古。

在此期间。

工部发展迅速,不但加快了制造武器弹药的速度,而且武器更加精良,又研发出几种远射程大炮,精准度也提高不少。

枪支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制造出了一批可以二十枚子弹连发的枪械。

随着锻造技术不断提升。

盔甲的防御力增强好几倍,冷兵器方面,不仅减轻了重量,还提升了坚韧度。

尽管华夏大军不断征战,但粮草依然很充足。

华夏历二年六月。

华夏大军终于发起了进攻。

蒙古铁骑所向披靡,然而在遇到华夏国军队时却是节节败退。

华夏历二年十二月。

历经半年时间,蒙古覆灭,大汗铁木真消失。

“哈哈……”

“就算你是铁木真又如何,遇到朕也得完蛋。”

草原上,王伦豪迈的笑声传向四面八方,身后大军全都单膝跪地,高呼吾皇万岁,声音震动苍穹。

华夏三年一月。

周边各国纷纷前往华夏朝贺。

正值新年,王伦与阎婆惜坐在高台之上,接受各国朝拜。

“哪个国家没来?”

王伦扫了眼台下的使臣,淡声询问。

内务总管连忙翻出名单看了下,回道:“启禀陛下,按照您之前的统计,倭国和吕宋国没来。”

“哼!他们仗着有海域做为屏障,没把我们放在眼里,欺我们海上作战能力弱。”

王伦目露寒光,沉声道:“发兵二十万,分兵两路,进攻倭国和吕宋国,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华夏战船的厉害。”

此话一出,举座皆惊。

各国国主脸色骤变,华夏皇太可怕了,说打就打,完全不怕各国联合起来,暗暗庆幸来了华夏,不然定会迎来灭国之战。

想到此处。

各国国主纷纷起身,跪地齐声大喊:“尊敬的华夏皇,我国愿称臣纳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请起,你们愿与本国交好,朕自然也会拿你们当朋友,可谁要是有二心,胆敢挑衅我华夏国威,虽远必诛。”

王伦声音震动苍穹。

众将齐声呐喊:“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