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第73章 少活二十年,便是千古一帝的唐玄宗

种师道虽已年届七十五高龄,

但他却仍旧声如洪钟,话语间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可按照按照史书记载,他却将在明年逝世。

而在种师道逝世后不久,

北宋的京师开封便宣告失守,

城破国亡,

北宋就此灭亡!

他与李纲,可以说是北宋最后的名将,也是最后的希望。

在种师道的鼓舞下,一度崩溃的宋徽宗,终于重新振作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蔡京等人,随后对种师道、李纲说道:

“且等看完视频直播后,再做定夺。

相信苏先生一定会有自己的缘由!”

“是!”

……

视频最后,苏治对宋徽宗的盘点视频总结到,

“上榜理由:

赵佶身为君主,却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整日沉湎于书画艺术,疏于朝政。

他性格懦弱,优柔寡断,缺乏作为君主应有的决断和魄力。

他缺乏识人之能,致使朝政大权旁落,奸臣当道,忠良受害。

他在位期间,北宋王朝内部党争不断,朝政混乱,民不聊生。

同时,赵佶还过分追求奢侈享受,大兴土木,加重百姓负担。

他的这种行为,不仅使得北宋王朝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还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和起义反抗。

更为严重的是,

赵佶在位期间,北宋王朝开始面临来自外部的严重威胁。

然而,他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国家的防御力量,反而听信谗言,错杀忠良,

导致北宋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屡遭败绩,国土沦丧。

赵佶自己和整个皇族,都成为了北宋的陪葬品。

最后,再送一首诗给宋徽宗:

秦人一玺十五城,百二十城当八玺。

元日临轩组绶新,君臣相顾无穷喜。

九鼎峥嵘夏禹馀,八玺错落古所无。

古人鄙陋今人笑,父老不惯空惊呼。”

这首《八玺》来自苏东坡的老弟,苏辙。

是苏辙晚期时候的作品,写于宋徽宗在位期间。

大观初年时,

朝中奸臣鼓吹赵佶功绩震古烁今,应该在皇宫举行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

活动的重点内容便是——受八宝于大庆殿。

八宝,就是八枚玉玺,赞美赵佶是有道明君。

宋朝开国的时候,共有六枚玉玺。

到了宋哲宗主政期间,达到七枚。

宋徽宗继位后,又增加了一枚玉玺,共计八枚。

一个不理朝政的皇帝,竟然有资格接受八枚玉玺?

苏辙便觉得,这是天大的讽刺。

当然,苏治也是这么觉得的。

【历史十大昏庸皇帝第九位:宋徽宗赵佶,盘点完毕!】

……

随着光幕里关于赵佶的盘点结束,百姓们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在短暂的休息之后,视频里开始出现了变化。

画面初启,

一个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城市便跃然眼前!

许多人一眼便认出了眼前这座无比繁华的城市——长安!

长安城中,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

商贩的吆喝声、市民的交谈声、孩童的嬉戏声、文人学子的朗诵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独特的长安乐曲。

各国使节、商人、学者纷纷涌入这座国际化大都市。

他们惊叹于大唐的繁荣与强盛,更被这里的开放与包容所深深吸引。

城外,辽阔的田野上稻谷金黄,

麦浪滚滚,

丰收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朝堂之上,群英荟萃、人才济济。

英明的君主唐玄宗李隆基,

在贤相姚崇、宋璟等人的辅佐下,

将大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向了史无前例的高峰!

这里,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时代!

这里,是一个让无数人幻想和神往的时代!

可惜,还没等百姓对这个盛世场景发出感叹和赞美,

画面一变,

却突然来到了一片凄惨破败的场景之中。

此时,安史之乱的战火,已经席卷了整个大唐帝国,

曾经繁华无比的城市,如今已经化为了一片废墟。

断壁残垣之间,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侥幸幸存下来的百姓们,面临着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境地。

他们的眼中,

透露着与明末时期那些百姓如出一辙的无助与绝望!

那个曾经让万国来朝的帝国,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之中。

政治腐败、军事衰弱、民心涣散……

大唐的辉煌已然成为了过去式,剩下的只有无尽的苦难和等待。

视频画面从盛世繁华开始,定格在衰败枯萎之间。

随即,画面正中央,出现了一排略显暗淡的大字,

【历史十大昏庸皇帝第八位: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大唐的皇帝?!”李世民脸色骤变。

从视频展现的盛世繁华到后来的凄凉破败,

这巨大的反差让李世民感到震惊和愤怒。

他无法想象,如此一个强盛、辉煌的大唐帝国,是如何走向衰败和灭亡的?

“特娘的!”李世民愤怒地咒骂道,“究竟是何等愚蠢之辈,才能将一个如此繁荣昌盛的帝国,玩儿到国破家亡的境地?!”

开元时期。

唐玄宗李隆基望着视频画面,却一如既往的平静。

片刻之后,

他才嗤笑了一声,对底下的大臣们说道:

“这苏治是哪里人?

就算是胡编乱造,起码也得先打个草稿吧?”

对于刚刚进入开元盛世的李隆基看来,

视频画面里后面那些亡国景象,不过是苏治这无聊之人的杜撰罢了。

大臣们配合着李隆基大笑了一阵。

但在某些人的心里,却已经开始对大唐的未来感到担忧了。

标题隐去后,苏治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便缓缓传来,

“有人说:

若唐玄宗李隆基早逝二十年,其功绩足以与唐太宗、汉武帝等盛世明君相提并论!”

“也有人说:

汉武帝将中华民族的武勇推向了封建社会的巅峰。

而唐玄宗李隆基,则将中华民族的文治推向了封建社会的极点!”

“如此评价,可谓是赞誉之至,推崇备至!”

“奈何……

即便是一位如此英明神武的帝王,也终究难以逃脱骄傲的泥潭。

当杨贵妃走进他的世界后,他的心似乎也随之沉沦。

曾经明察秋毫、励精图治的唐玄宗,竟开始任用奸相,渐渐疏远朝政。

最终,‘安史之乱’的爆发,将他亲手缔造的盛世繁华付之一炬。

这样的结局,着实令人扼腕叹息,深感痛惜!”

“杨贵妃……安史之乱……付之一炬……”

每当一个关键词出现,

李隆基的眉头便紧皱一分,脸上的平静也开始出现裂痕。

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终于忍不住低声自语道:“怎么会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话语间,李隆基他似乎在努力思考,试图找出这些关键词背后的含义和联系。

然而,

越是深入思考,

他心中的不安便越是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