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走过去捡起奏折放好,柔声道:

  魏嬿婉(皇贵妃):" “皇上莫气,大臣们也是为了国本考虑。”"

  皇帝把桌案拍得震天响:

  皇帝:" “考虑?朕已给了批复,然而他们不依不饶,写长长的奏章上来,只说朕身体日衰,国本之事不定,人心飘摇,江山难安。他倒是敢写,还说不是在诅咒朕!亏得朕没上朝,不然看那些人一个个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真能被当场气死。”"

  嬿婉坐下来安慰:

  魏嬿婉(皇贵妃):" “皇上既已经给了答复,那就是他们的罪过了,不理会就是。皇上登基几十年,江山安定,百姓安居乐业,那都是您不可磨灭的业绩,何以顷刻就要风雨飘摇了去?何况皇上是真龙天子,与天同寿,大臣们一始之语岂能当真?”"

  听着嬿婉恰到好处的安慰,皇帝慢慢平复了呼吸,末了叹道:

  皇帝:" “朕知道,从前皇阿玛在的时候,朝中也是为太子之事吵得沸反盈天,没完没了。那些大臣们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总觉得太子一日不立天就要塌下来了,所以催促上书不停,有没有想过太子之位如此重要,岂可是他们说说就上算?便是真立了太子,其到时或是昏庸无能,或是家室拖累,或是外戚干政,又要把罪责算在谁的头上?他们只知道丢难题给朕,自己从来不想想自己说的有多荒唐!”"

  皇帝怒意犹存,嬿婉只曼声劝慰。好容易等他火消干净了,忽然道:

  皇帝:" “说起来朕有段时间没见永琰了,什么时候带他过来?”"

  他冷不丁提起永琰,嬿婉眉头都不带动一下,依旧是那副柔若春风的笑容:

  魏嬿婉(皇贵妃):" “永琰最近跟着他的师傅学书法,刻苦得很,连臣妾也不怎么见了,只说等练好了再给皇上一个惊喜,还请皇上满足他这个小小的心愿才是。”"

  皇帝嘴角蕴了一点淡淡的笑色:

  皇帝:" “这孩子,虽然年岁不大,倒是孝顺懂事。比起他的几个哥哥,当真是让朕放心许多。”"

  魏嬿婉(皇贵妃):" “皇上切莫夸他,别看这孩子表面老成,要真听到了您这句话,不得蹦跶三尺高,撒欢半个时辰不带停的。”"

  皇帝笑道:

  皇帝:" “这有什么,男孩子活泼些,总比永璋的老气横秋强。既然他盘算着给朕惊喜,朕便顺了他的意吧。”"

  魏嬿婉(皇贵妃):" “谢皇上。”"

  见皇帝不再提及此事,嬿婉这才小小松了口气,眼中划过一丝冷色。前头才说立太子,后面立刻就提起永琰,自己要真是顺着答了,保不定会被以为是对太子之位有觊觎之心呢。三阿哥平庸,多少年都是如此,五阿哥被指给了婉嫔也间接宣告了他与皇位的无缘。六阿哥人是机灵但不是做皇帝的料,叶赫那拉的姓氏皇上不会考虑,那么剩下的阿哥就不多了,有两个还都是她的孩子。后宫如今,她位份最高,她不信那些大臣们的奏折没人提及她,提及她的永琰。永琰稚嫩,难以独当一面,作为他的生母,保不得就有谁往她头上扣一个牝鸡司晨的帽子,说她会把控朝政搅乱江山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