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第277章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兄弟们,明天陕省电视台的特别综艺节目《乐圣李龟年》大家感兴趣吗?”

“感兴趣是感兴趣,但,我不知道《乐圣李龟年》这次能不能达到原来《公孙大娘》的高度。”

“这次还是江宁老师参与,应该没问题吧。”

“江宁老师实力是牛逼的,不过,综艺节目这种东西说不好,这就像拍电影一样,悬得很。”

“不管怎么说,乐圣李龟年这个节目我还是要看的。”

时间很快划过。

舞台剧《乐圣李龟年》的制作也已经结束。

当天晚上8点,一众网友便已守候在电视机前。

巍巍大唐,歌舞升平,笙歌不休。

岐王府。

此时岐王李范召集着一众乐人,演奏着一个又一个曲目。

在这其中,有一位年轻人却是一边附和的打着拍子,一边说道:“这是秦音的慢板。”

岐王很是惊讶。

因为这种秦音在当时很少有人掌握。

哪怕就是有人听过,也不知道这是秦音。

不过到底这位年轻人是大唐第一乐人,岐王接着让乐工继续演奏。

但这一次,他却是换了一种类别。

但没想到。

这位年轻人见识多广,又是兴奋的说道:“现在是楚音的流水板”。

接着岐王又令乐工变换音乐类型,这位年轻人都能一一识别,甚至做出精准的点评。

岐王对此无比的佩服,赏赐了一系列的宝物。

这位年轻人,正是李龟年。

只是。

身为乐痴的李龟年却是沉浸在了乐曲里面,对于这一些宝物丝毫没有看一眼。

而到了幕后,李龟年却是灵感突现,于是他连忙拿过旁人手中的琵琶,自顾自的弹了起来。

优美的琵琶音让岐王府一众乐工都是自愧不如。

一曲终了,李龟年扬长而去。

无比欣赏人才的岐王并没有怪罪李龟年的无礼,而是微笑的目送李龟年离去。

……

“可以,可以,质量没得说,还是保持了原来的高质量。”

“嗯,这几首秦音楚音啥的虽然不像流行歌曲那么好听,但很有古朴感。”

不少人一边看一边评价。

至少这开头看起来还不错。

众人继续看下去。

接下来。

李龟年奉旨前往了宫内,为李白的新词作曲。

“李白,我去,竟然有李白。”

“哇卡卡,这是意外之喜啊。”

“没想到李龟年与李白也认识。”

如果只是单调的介绍一位历史人物。

哪怕这位历史人物很精彩,可能你都会觉得不真实。

但当这一些人物与其他一些历史人物夹杂在一起时,你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正如李白的出现。

要知道。

此前江宁讲李白,大家都还没完全过瘾呢,但李白的故事就结束了。

此时李白突然出现在李龟年的舞台剧当中,众人的眼睛却是睁的大大的,声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只是虽然李白出现了。

但李白出现之时,却是吓了众人一跳。

因为这会儿的李白,却是喝醉酒了。

醉醺醺的李白被唐玄宗召进到皇宫,想要让他为杨玉环写新词。

事实上对于进宫,此前的李白是无比向往的。

可他不知道的是。

虽然他被唐玄宗召进了皇宫,但唐玄宗并没有重用他,而是将他当成是一个玩伴,只是填词作乐。

此时已经喝醉的李白狂意大发。

他对着唐玄宗说,我的靴子太紧了,想换一双松的。

唐玄宗一听说,这有什么打紧,便让手下准备给李白换上一双新靴子。

但李白却说,也不要麻烦别人,就让高力士来帮我脱靴吧。

对于历史不太了解的人,可能并不是特别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

高力士可是唐玄宗最为信任的宠臣,没有之一。

虽然他是一介太监,但他却有着巨大的权力与威望。

所以当李白说出让高力士脱靴,当时却是吓得一众官员不敢说话。

好在唐玄宗认为李白喝醉了,说的是胡话。

另一边高力士虽然深得唐玄宗的信任,但他却是一个非常会来事的妙人。

他竟然还真帮李白脱靴了。

而这一脱。

李白灵感爆发,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千古绝句。

另一边。

唐玄宗召集李龟年,就是让李龟年给李白所写的《清平调》谱曲。

李龟年不负唐玄宗的期待。

只是思索一会儿,他便给清平调配上了曲。

玄宗看后无比高兴,甚至还拿出玉笛与李龟年相和。

“精彩,太精彩了。”

“难怪李白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就这狂傲的态度,哪个受得了他。”

“就是,虽然李白是喝醉了,但哪怕喝醉了也还是太狂。再加上,也不见得李白就有这么高的治国本事,他只是自以为的,所以也就一直得不到重用。”

当然。

众人吐槽李白并不是对李白不喜欢。

而是因为对于李白太过于喜欢,所以他们对于李白也更为的熟悉。

此外。

加入了李白之后,所有人眼睛都是一眨也不眨,完全被这一部舞台剧给吸引住了。

对于他们来说。

第二期的舞台剧比之第一期更为有深度。

同时他也再现了李白的风彩,也向大众解释了为何李白不被重用的内幕。

不过到底这部剧并不是以李白为主角。

李白的出现,只是侧面表现李龟年的天赋。

而在侧面描写之后,那便进入正面描写。

李龟年之所以会被称之为乐圣,除了他的作曲天赋之外,他的唱腔亦是无人能及。

在给李白配乐之后,李龟年演奏了一首《秦王破阵曲》。

秦王破阵曲可以说是大唐最大规模的宫廷乐舞曲之一。

此曲最初是军歌,据说是秦王李世民打败叛军刘武周之后,一众将士便填以新词,以向李世民祝贺。

李世民登基后,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在原有的曲调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且极富号召力。同时有大型的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极尽的显示出了大唐的风彩。

(

所以。

当这一首《秦王破阵曲》一出,却是让整个的舞台剧达到了高潮。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秦王破阵曲》。”

“震撼了,实在是太震撼了。”

“难怪李龟年可以称之为乐圣,就这实力,我服。”

李龟年为什么会被评为乐圣。

有人评价,其唱腔激昂,如悬崖瀑布,殊少回旋。

后世又将李龟年的唱腔,称之为秦王腔,简称秦腔。

所以。

当你明白秦腔这两个字的来意之后,你再看李龟年,你便会发现完全不一样了。

“爽,第二期的李龟年太爽了。”

“是的,这一期的经典程度丝毫不下于第一期,甚至还要超过。”

“嗯,好像陕省电视台的收视都要爆了。”

“多少了,3个点?”

“3个点算什么,现在是5个点了。”

看着后台收视数据,陕省工作人员无比的激动。

至他们陕省卫视开创以来,他们还从来没有达到过如此逆天的收视记录。

要知道。

此前他们陕省电视台,一直都是处于边沿性的。

甚至,别人都不会想到这个电视台。

但现在。

这样的收视率,一众工作人员知道,明天他们陕省电视台又得爆。

事实上。

不需要明天。

此时此刻。

国内其他一众电视台负责人,亦是将目光放到了陕省电视台这一边。

但李龟年的故事,只不过是刚开始。

……

李龟年在大唐不只与李白认识,同时,李龟年在大唐还有一系列的知交好友。

其中与其感情最好的,就是王维。

舞台剧上,此时王维出现。

这位当时凭借着一手玉轮袍,就此拿下玉真公主的状元,他的官职是太乐丞,负责的就是管理宫中的乐人。

原本李龟年算是王维的手下。

但是同在音律这一块有独到研究的王维,却是与李龟年是莫逆之交。

有一次。

王维受小人蛊惑,在宫中让艺人演了一场黄狮子舞。

后来被皇帝知晓。

原来黄狮子舞并不是普通的舞,他是专供皇帝享用的。

此时的王维就此被贬。

虽然李龟年是梨园一介弟子,没有太多的权力,但李龟年亦是为王维求情。

最终,王维也得到了轻判。

舞台剧当中,这一幕也在一众演员的表演之下,向众人表现了出来。

而也正是李龟年的舍命为王维求情,王维深受感动,亦是王维便写了一首诗给李龟年。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之前江宁在讲王维的时候讲过。

但与此前不一样的是。

之前大家还以为,这首诗是王维思念妻子的一首作品。

但现在众人才明白。

这首相思,思念的并不是妻子,也不是女子,而是思念的李龟年。

两人的感情在这一首《相思》当中达到了高潮。

随着时间的推去。

安史之乱同样来到。

李龟年这一些梨园弟子,因为战乱,流落到了民间。

在这一段时间里,李龟年过得很一般。

又因为当年的故人一一走散。

所以很多时候,李龟年时不时都会唱起当年王维给他写的这一首《相思》。

某日。

舞台当中出现了一位让大家很是眼熟的人士。

“杜甫。”

“那位不是杜甫吗?”

杜甫虽然之前江宁没有讲过。

但是之前江宁在讲李白,在讲公孙大娘……等等一众诗人的时候,杜甫也时常出现。

此时杜甫再度出现,不少人对于这位人物并不陌生。

“对,就是杜甫。”

“江宁老师看来很重视这个人物啊,时不时都有他。”

“我觉得杜甫也是一位人才,虽然江宁老师没有细说杜甫,但人家写的诗也很牛逼。比如之前杜甫写的剑器行,一首诗却是将公孙大娘的剑舞描写的惊天动地。”

“不知道杜甫与李龟年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众人纷纷评论。

……

“是你。”

“龟年兄,好久不见。”

“是啊,好久不见,多少年了?”

“八年?”

“好像十年了吧。”

“是啊,都十年了。”

舞台上这一幕也让众人明白。

原来杜甫与李龟年早就认识。

不但认识,而且还很熟。

“子美兄,你这是去哪?”

子美是杜甫的字。

“不知道。”

杜甫摇了摇头:“国家危难,哪里都没有我容身之所。你呢……”

李龟年亦是摇头:“伱都没地方去,我还能去哪?”

随即杜甫又与李龟年聊起了王维。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一众达官显贵往四川避难。

但王维却不小心在避难的时候被安山抓住了。

安山得知王维是个人才,又觉得自己迟早有一天可以推翻大唐江山,于是就想让王维帮他管理一众艺人。王维刚开始慌称有病,后来又以各种事情推托,但安山不为所动,甚至威胁王维。如果王维不答应的话,那他就杀掉那些被抓住的梨园弟子。没办法,王维只好帮助安山做事。

两人都是无限的感慨。

离开之时。

杜甫向李龟说道:“此去一别,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见面,更不知道国家何时才能平叛。”

说罢。

杜甫便现场给李龟年赠诗一首。

【岐王府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叫做《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就是岐王李范。

李龟年此前很多时候会去岐王府那里演奏。

崔九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很受唐玄宗的恩宠。同时崔姓在当时也是豪门。

前面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李龟年很受达高显贵的赏识。

但后两句,却是一语双关。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明面上现在的风景还可以。

在这个时候又碰到故人,心情应该很不错。

但是。

这个时候却并不算是一个好时候。

落花的意思,一方面是说两人都已经渐渐衰老,不复年轻的模样。

落花另一层意思,也是说国家危亡之即与君相逢,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两人一别。

至此再也没有见过面。

乐圣李龟年这一期舞台剧,也就此结束。

而在此时。

陕省电视台收视,却是破了7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