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第222章 从今天开始,请叫我《千里江山

“永远活在18岁,这是什么意思?”

主持人董雨一愣。

但只是过了一会,她却是瞬间明白过来:“江宁老师,您不会说,王希孟就在18岁的时候去世了吧。”

“是的。”

无奈的,江宁点头。

“我的天,怎么会这样?”

“18岁就去世了?”

“这……这……天妒英才吗?”

谁人也没有想到。

在这幅千古名画揭晓出真正的作者之时,迎接众人的,却是他在18岁时去世的消息。

“江宁老师,王希孟是得了什么重病吗?”

18岁去世。

无疑。

这是夭折了。

当然。

历史上夭折的人太多了,这本来也不算是什么希奇事。

可如此天才的少年夭折,那就太令人痛惜了。

“并没有。”

江宁摇摇头:“史书上关于王希孟并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得知他这个人的一生。我们只能从有限的一些文献里面,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据说……我只能说是据说,因为,后面王希孟发生的事,我也不敢确定。”

虽然前世关于王希孟,也是用夭折来形容。

但事实上,前世也没有啥证据。

所以江宁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来了一个据说:“据说王希孟创作出这一幅青绿山水图之后,宋徽宗非常高兴。不久,王希孟又向宋徽宗献上了一幅《饿殍图》。结果,宋徽宗看了之后勃然大怒,一把火就把这幅图给烧了,就要杀了王希孟。王希孟向徽宗求情,说是在死的时候,想再看一看他之前所绘的青绿山水图。徽宗答应了,但结果,当天晚上,在王希孟最后看了一眼这幅青绿山水图之后,王希孟竟然消失无踪了。”

“江宁老师,王希孟去哪了?”

“没有人知道。有人说,可能,宋徽宗惜才,偷偷的放了王希孟。也有人说,王希孟当夜却是遁入了这一幅青绿山水图里面,化作那些白色人影,永远的活在我们心中。”

说完。

江宁指着这一幅青绿山水图中那一系列的人物。

“或许,这就是王希孟。”

“或许,这也是王希孟。”

“或许……这这这……都是他。”

镜头顺着江宁的手指,捕捉了一个又一个王希孟。

在众人眼里。

虽然大家知道,王希孟正如江宁所说,18岁已经死去。

可是。

看着青绿山水图里面那些人物,人们又是发现,王希孟似乎又活过来了。

拍拍拍……

万千的掌声,如雷鸣。

在今天这一期节目当中。

一众看客不仅仅欣赏到了这一幅青绿山水画。

更为难得的是。

众人还在欣赏之间,体会到了一种寻找创作者的乐趣。

而在这寻找当中,一系列的推理,一系列的专业认知,却是不断的与大众互动。

这不仅仅是给大家揭晓了谁是创作者,更为大家揭晓了这幅作品创作之时的背景。

甚至到了最后。

关于王希孟的身世,众人亦是吁嘘不止。

……

“三位老师的讲解,当真是太精彩了。”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我们找出了这幅画卷的创作者。那么,这幅画卷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董雨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这个……”

这一问。

也将丘少林给问住了。

因为这幅作品其实并没有统一的名字。

大家之所以叫他青绿山水图,这只是一个大家口头上的称号一样。

就像我们给别人取的一个外号。

但外号并不是这人的真实名字。

事实上。

青绿山水图,也并不是这一幅图的真实名字。

“在这里我跟大家澄清一样,这幅图的名字并不是叫青绿山水图,青绿山水图只是我们的一个代称。具体他的名字,我们也无从知晓。同时,因为这幅作品实在是太过于重要。此前很多年时间里,我们都没有展览过。也因此,这幅作品也没有一个得到大众认可的名字。”

“在这里,我们今天做这个节目呢,一方面是想向大家展览这一幅作品。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向大家征求一个大众都认可的作品名。”

丘少林如是说道。

说完。

丘少林却是看向了江宁:“江宁老师,不如您给这幅作品取一个名字。”

“丘馆长,我哪里有这个资格啊。”

“江宁老师客气了,我的意思是说,您有没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建议。”

“建议的话……”

这时。

江宁看向了这幅作品上面的提拔。

所谓的提拔,也就是在画作上面写的文字。

这一些提拔,有的是原创作者写的。

也有的是一些收藏者所写。

比如前世有一位收藏爱好者,他收藏的一系列作品除了喜欢盖印之外,他还喜欢在作品上面写字。

至于为什么要写。

其实与孙悟空在如来佛手掌那里写到此一游一样。

就是告诉大家,诺,这幅作品是我收藏的。

我这是要留下证据。

所以。

越是知名的画作,越是会被后世一众收藏者涂鸦。

而这一幅青绿山水作吕上面的提拔有多幅,其中,又以三处宋人所写的提拔占据了比较大的篇幅。

“其实这幅画并没有具体写什么名字,但丘馆长说的对,画就像人一样,他也应该有一个正式的名字。我觉得,既然要给他取一个名字,必需要与这幅画有一定的契合度。比如这幅画卷,长达12米,气势恢宏,千里风光。而这幅作品的提拔上面,也有写到风来千里舞松杉,所以,这幅图的名字,先取一个千里两字。”

“接着,我们再看。刚才两位老师也讲解过,这幅作品不落俗套,且有皇家气势。再加上,本身上这画作品就出至于宫廷,与皇家密不可分。既然是皇家,那么皇家又以什么最为重要?”

“江山最为重要。”

主持人董雨回答。

“对,江山最为重要。”

江宁点头:“所以,不如这幅作品的名字,就叫做《千里江山图》吧。”

“千里江山图。”

这个名字一出。

整个电视机前所有观众,全都沸腾了起来。

“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好一个千里江山图。”

“这名字取得太好了,也太有气势了。”

“啊啊啊,我不管别人反不反对,反正,我就觉得这个名字好。”

“不只好,妈蛋,谁要是反对这个名字,老子与他拼了。”

“对,从此以后,这幅作品的名字,就叫千里江山图,就叫千里江山图。”

(

观看央视1套的朋友,他们在评论区疯狂的刷出了弹幕。

而在另一边。

在现场拍摄间,一些前来的观众,他们亦是纷纷的站了起来,并且大声的说道: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

这般声音,直震得所有人都是热血沸腾。

与之同时。

央视1套《守护国宝》的收视,后台数据却是如火箭发射,一发而不可收拾。

3个点。

4个点。

5个点。

6个点。

你敢相信。

像这样的综艺节目,他的收视竟然破了6个点。

“千里江山图,好名字。”

做为现场的丘少林,他自然不知道这一期节目会怎么样。

但是。

这个名字,可谓是取得太好了。

特别是。

当现场所有人站起来,跟着大声说到这一个名字时。

丘少林已然认为,这幅作品的名字,就是千里江山图。

“江宁老师,我觉得,您得留下墨宝。”

丘少林看向了江宁。

虽然他知道,这个名字不是谁人取一下,这幅画就一定叫这个名字。

但是。

丘少林却知道,以央视的影响力,以今天这般节目的情况,他却是想让这个名字给做实了。

“这个,这个,还是方老师来吧,方老师可是国画大师。”

江宁委婉拒绝。

“江宁老师,您就别客气了。”

方宏敏虽然很心动。

但他知道。

今天的主角就是江宁。

哪怕他很想为这一幅画题字,但他也知道,今天他不能喧宾夺主。

“我只是在绘画这一块有一定研究,但在书法这一块,我可一般啊。”

这自然是方宏敏谦虚。

一般在绘画领域有一定成就的,在书法领域,绝对不差。

毕竟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有相通之处。

“江宁老师,您就别谦让了。”

董雨将文房四宝端了过来。

见此。

江宁也知道,再谦虚就有一些装了。

随即起笔,沾墨,大笑一挥,写出了五个大字:“千里江山图”。

至此。

这一幅长达12米之巨的青绿山水图,有了他的名字,就叫做千里江山图。

……

“江宁老师,这一趟您去央视,简直是神了。”

从央视回来。

江宁一开直播,漫天的人流量便纷至沓来。

无数的粉丝,却是在公频上,不断的刷出江宁在央视上的种种牛逼之处。

比如无比高超的对于《千里江山图》的讲解。

同时又运用了自己渊博的知识,从万千文献当中找到了真正的作者。

最后。

甚至还给这一幅国宝,取了一个名字。

虽然这个名字是江宁取的。

但现在。

这个名字一出,没有任何人反对。

“呵呵,兄弟们,就是参加个节目而已,没必要这么激动。”

“江宁老师,我们不激动不行啊。您看看,您这一出,可是将故宫博物馆,以及国画大师都给比下去了。”

“不能这样说,两位老师也是非常有才学的。”

“是是是,两位老师自然很牛逼,但您是牛逼中的牛逼。”

不怪大家这么激动。

要知道。

之前江宁前往央视的时候,还有不少人担心呢。

毕竟。

江宁此前一直是以快抖主播的身份出圈的。

虽然江宁有5000多万粉丝,也很知名。

但到底快抖平台是一个并不是特别高大上的平台。

很多人都将快抖主播当成是没有太多文化,只会炒作的网红。

哪怕他有再大的人气,很多人也是认为,他们与现实那些大师不能相比。

所以不少人却是担心着,江宁一去央视,那就会被那些真正的国学大师给比下去。

可没想到。

江宁在央视平台上不但没有被两位国学大师给比下去了。

反而,江宁还惊艳全场,将两位国家大师都给震住了。

甚至。

还将电视机前所有观众都给震住了。

这样的水平,这样的风度,这样的才学……哪能不让那些一直喜欢江宁的粉丝激动呢。

这可是大为的给他们长脸啊。

“江宁老师,那个啥,听说故宫博物馆馆长找您去挖一个大墓。”

与众人聊天打屁了一会,这时,有几位粉丝却是问起了另一件事。

“我去,这是谁说的?”

江宁目瞪口呆。

这种事情怎么一下子就传出去了。

“还要说吗,南昌那个大墓,得您指导才行啊。”

“对对对,南昌那个大墓必需您老出山才可以。”

“江宁老师,说说吧……”

对此。

江宁也无奈了:“这个啊,南昌那个大墓目前还在等上头批准,现在还不能动。”

至于上头为啥还没批准。

主要是挖墓这种东西,他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活。

不是挖开了就好。

对于考古来说,挖墓是为了保护文物。

如果挖开了之后,文物得不到保护,那有必要挖吗?

这要是重现当年定陵的悲剧,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哦哦,明白。”

这一说,众人也算是明白过来。

毕竟在这个世界,一些人好大喜功,没事总跑去挖皇陵的事儿,也是有的。

可后来。

皇陵是挖到了。

可挖到之后一系列的国宝级文物,却是瞬间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损毁。

“好吧,那个,大墓暂时不去,不过,江宁老师,要不,您跟我们再讲解一下那些国宝级的文物。”

“我不会啊。”

“少来啦。”

“我就是一个主播,兄弟们。”

“江宁老师,您再这样装逼,我们就取关啦。”

“呃……行吧,你们要我讲啥。”

“不如,讲那个《清明上河图》吧。”

“咦,怎么想到讲这个,清明上河图不是有很多专家讲过吗?”

“虽然很多专家讲过,但我们想听听您讲的。”

“其实呢,清明上河图没啥好讲的,我对这幅图不感兴趣。真要讲的话,这幅图可能是一个悲剧。”

“悲剧,不会吧,江宁老师,您详细说说?”

“这个啊,详细说的话那就得花很多的时间了。不过,你们干啥要我讲清明上河图。”

“江宁老师,您现在不是在开封吗?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开封时的盛景啊。”

“这也是。”

江宁点点头。

一众粉丝说得还是有道理的。

不过,清明上河图江宁暂时是真不想讲。

因为越是了解这幅图,江宁越是知道这幅图在盛景之下,当真是隐藏着无数的悲剧。

真要讲开封时的盛景,江宁却是想到了一个比之清明上河图还要牛逼的存在。

“这个啊,要不,我们换一种方式讲清明上河图。”

“怎么换一种?”

“我这里有一本文字版的开封,他对于当时北宋开封的描写,比之清明上河图还要来得辉煌。”

“有这么牛逼?”

“当然。”

江宁点点头:“这幅作品的名字,叫做《东京梦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