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到此为止【完结】>第12章 烧烤

  圣诞节过后是元旦,学校放了三天假。何之夏约着他们一起烧烤跨年,地点就选在姜珩家楼顶的大平台上。

  31号早上一放假,何之夏和许舒就来教室门口叫姜珩、梁翊一起去菜市场买食材,为晚上的烧烤做准备,烧烤炉就从何之夏家搬。几个人走到学校门口,又叫上等在那里的陈惜和况晴,再一起出发去菜市场。

  这群人里面有买菜经验的大概也只有梁翊了。

  外公外婆家的小菜园不大,菜的品种没那么多,有时候还是需要去市场买家里没有的种类,还要买肉。初中的时候他经常陪着外公外婆去买菜,帮忙拎菜,充当“搬运工”之余,对讨价还价、挑菜择菜这些还是见过。

  “我写了清单,”何之夏把便签递给姜珩,“早自习的时候写的,你看看。”

  “可以啊你,功课做得不错,”姜珩笑,他看了看,提出意见,“茄子就不必了,那么大个,好难烤熟。”

  “不会啊,切开不就好了,”何之夏反驳,“多放油,烤得软软的,很香的。”

  “算了,我不想吃茄子,”姜珩挺坚持,“换成黄瓜,清爽点,又解腻。”

  何之夏没法反对,几个人A的钱都放在姜珩那里管着,谁管钱谁才是大爷。

  “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姜珩把便签传给其他几个人看,采取建议,统一意见。

  两个女孩子表示没有要添的,许舒和梁翊也没说话。

  走到市场门口才分了分工,许舒、何之夏和两个女孩去买蔬菜瓜果,女孩子细心,负责挑选,许舒和何之夏负责拎。梁翊和姜珩去买肉,鲜肉档口那边气味有点难闻,肉拎着也重,交给他俩也还算适合。

  “何之夏还写了鸡翅,”姜珩拿了手上的半截纸片说,另半截给蔬果小分队了,“家禽档口那边更臭!”

  他已经想捂鼻子了。

  “我一个人去吧,”梁翊接过纸片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需要一起买的,“你买完肉等我一下,我帮你拎。”

  姜珩点头,他往鲜肉档口走,又给梁翊指了指家禽档口的位置。

  这会儿已经过了早市的点,加上天气冷,市场里的人也不多,摊主见他们都是学生,还很有耐心帮他们挑肉挑菜。

  到市场门口碰头的时候,几个人还挺高兴,买菜也不是单纯的买菜,而是逛街一样,逛逛平时没来过的市场就觉得很有意思,只是没找到烧烤用的竹签。

  “我们先把菜放回我家,”姜珩说,“再去西湖桥那边买竹签,杂货店肯定有。”

  虽然肖何桥和西湖桥只隔着一道内陆河遥遥相望,但从旁边的横街走过去还是有不短的距离,好在人多,何之夏又闹腾,一路过去,倒也不觉得无聊。

  梁翊是第一次过来西湖桥这边。他对买衣服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够穿就行,李念音在穗城看到合适的衣物鞋子会买了给他寄回来,所以他没什么需要来西湖桥的理由,这边一条街的店子对他来说还是比较新奇的。

  姜珩和梁翊走在一行人的最后,两人聊着三天的假期还有两天怎么安排。何之夏和许舒走在最前面,何之夏不知道在絮絮叨叨说着什么,陈惜挽着况晴的手走在中间,看着街道两边的店铺。

  边买边逛等备齐需要的东西回到姜家的小旅馆都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了,姜妈妈连厨房都收拾好了。

  “我们吃面行吗?”姜珩问,“就简单吃点,还要准备晚上的食材,要洗要切要串,很赶时间。”

  众人都表示没有问题,梁翊还自告奋勇说他来弄面。

  “不用,”姜妈妈笑,“我在这还用你们小孩子动手啊。”

  她从冰箱拿出解冻好的肉,又在菜架上找出一袋青椒,说道:“阿姨的拿手好菜,青椒肉丝面。”

  吃完面的一整个下午,大伙都聚在姜珩家的厨房里准备晚上要烤的串。买食材的时候不觉得买了多少,收拾起来真的累。

  何之夏和许舒负责择菜、清洗,陈惜、况晴就负责切菜,梁翊和姜珩在串串,分工合作,加快速度。

  姜家顶楼的天台很大,搭了几个遮阳蓬,摆着几个桌子,沙滩椅,姜家人和住店的客人有时候会上来晒太阳,姜妈妈还种了许多植物放在天台四周。虽然冬季没有花可赏,但也有一些四季常青的植物带来绿意。

  趁着天色还早,几个人把准备好的食材、饮料、零食都搬了上来。烧烤架摆着天台中央,旁边是几个拼成长排的桌子。

  “现在这个季节烧烤会不会有点奇怪?”陈惜小声说,“还是有些冷。”

  “没事,”何之夏在生火,“你看都没有风。”

  “珩哥牛肉串要开始营业了!”姜珩也凑过来说。

  梁翊在给铁盘里的牛肉、鸡翅、素串刷上油,许舒在桌子上给大家倒饮料,况晴在摆零食、餐具。

  年龄相仿的几个人在一起总有太多话题。

  “你们寒假准备去干嘛?”何之夏仰天长叹,“终于快放假了!”

  “家里待着。”许舒淡淡的说。

  “去穗城。”况晴说,她的父母在穗城务工,平时上学期间只有她和爷爷奶奶在鹤渚的家里,寒暑假她就去穗城和父母一起生活。

  “我也是待家里,”陈惜给姜珩递着调味料瓶子,“每年都是这样,在家还得学习,过年都不能休息。”

  陈惜父母是初中的老师,对她的学习看顾得格外严格。

  “我不知道。”梁翊摆弄着油刷,以往是和外公外婆一起在家过年,现在两位老人在荆市,他不想大过年还待在亲戚家里打扰,也不想去穗城找李念音。

  “我在家吧,看书,画画,做做作业,然后就是走亲戚。”姜珩手上不停,牛肉串已经变了颜色,撒上调料,再翻个面,“再烤一会,应该就可以吃了。”

  “还想寒假呢,何之夏,”姜珩想起什么,促狭一笑,“你期末考试能考几分?”

  “开玩笑吧你,”何之夏搂住许舒的肩膀,“你和梁翊天天玩在一起,都没时间关心关心我,你是不知道,许舒天天给我补课呢,期末考试,毫无压力!”

  “是吗?”许舒歪了歪肩,用手拍开何之夏的胳膊,“我会教,至于你能学多少,不关我的事。”

  “许舒,你!…”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两个女孩子笑作一团,连平时不苟言笑的许舒、梁翊看到何之夏这副样子都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各式各样的串在姜珩的料理下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忙活了一下午,大家都饿到不行,争先恐后的去拿烤好的串,挤在桌子另一端吃着烤串喝着饮料。

  梁翊一向不喜和人太过亲近,迟疑了一下,没有想动的意思。

  “小梁,你过来!”姜珩招招手。

  梁翊绕过坐着的人,走到他旁边。

  “喏,你的。”姜珩从烧烤架旁边的小搁架上拿起一个盘子,里面放了好几串烤好的牛肉、鸡翅还有土豆和黄瓜。

  “饮料我就没办法了,你得自己去那边拿。”姜珩耸耸肩。

  “你先吃。”梁翊端起盘子,又拿起一串牛肉递到姜珩嘴边。

  “你吃,我烤着呢,可以边烤边吃,比你们还要先吃到。”姜珩咬了一块牛肉,又示意梁翊自己也吃,“等下凉了就不好吃,你快吃。”

  “好,”梁翊拿过姜珩咬了一块肉的串,吃掉了剩下的,“好吃。”

  “你俩开啥小灶呢?”何之夏拿来罐可乐放在梁翊旁边的桌上。

  “话多!”姜珩白了他一眼。

  天已经黑了,姜珩打开了天台上的灯,这一片的建筑都不高,站在天台上可以看到肖何桥、西湖桥两边街上店铺的灯光,夜风有些凛冽,但衬着这星星点点灯光却添了丝丝温柔。

  何之夏拿出手机想放点音乐。

  “来点轻音乐,”他说,“不然我怕扰民,被投诉就尴尬了。”

  “你歌单里竟然有轻音乐,行,”姜珩日常损他,“来让我们见识见识。”

  是很熟悉的旋律,连不太听轻音乐的梁翊都觉得熟悉,但又觉得这曲子很忧伤,和眼下这欢乐的气氛格格不入,又莫名觉得很入心。

  “是什么曲子?”姜珩很好奇,“真的好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

  “好听吗?”何之夏很得意,“想一想。”

  “别卖关子了,快说!”姜珩不惯着他。

  “故乡的原风景。”梁翊想起来了,脱口而出。

  “你怎么知道?”姜珩纳闷,“说实话,曲很熟,但名字不熟。”

  梁翊笑了笑,正准备说话。

  “你不是经常说自己是电视儿童吗?”何之夏藏不住话,“神雕侠侣你没看过?”

  “啊,对哦,”姜珩这才想起来,“但我不知道曲名。”

  “真的挺伤感的,”他接着说,“而且很有画面感。”

  梁翊看了他一眼,心里表示赞同,无论是作为神雕侠侣的配乐,还是单就原曲带来的触动,这心境无法形容,但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