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第304章 水镜先生

襄阳城郊。

这里有一处小镇,与襄阳城的繁华不同,这处小镇非常宁静安和,仿佛与世隔绝一般,不染繁华。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有一种隐士情怀,人们总认为隐士都是高洁、傲岸,淡泊名利的,视他们为崇高的象征。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这处小镇中隐居着一个能够改变天下局势的人,也是诸葛亮的老师——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原名司马徽,字德操,号水镜,是一位着名的隐士,教授出了许多杰出的弟子,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

自从出事以后,诸葛亮很少去拜访水镜先生,这并不是他不孝顺,而是水镜先生不喜欢别人拜访。

按他的原话说:“一个人的独处是令我最为享受的,人越多,反而令我越不自在。

如果你们真的孝顺我就不要来打扰我的生活,我已经将我能教你们的都交给你们了,剩下的就看自己的造化。

如果愿意出世辅佐君主,我教你们的本事足够让你们位及人臣,如果想像我一样隐世,你们的本事也足以安然自乐。”

可以这样说,诸葛亮能有今天这样的本事,全都是水镜先生栽培的结果,而他自认为比不上自己的老师。

青出于蓝确实是有的事情,但并不常见,你如果真的想超越自己的老师,一定需要很长的时间沉淀。

诸葛亮现在还年轻,城府谋略等等都还远,不是水镜先生的对手,他今天前来,是带有一点小目的的。

一方面是拜访老师,另一方面则是想让他帮忙参考参考,自己未来的路究竟要怎么走?

诸葛亮如今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不该重新回到南阳,做一名隐士。

按理说,做一名隐士只是回归以前的生活,他应该不会感到失落,可不知为何,掌握权力的那种感觉始终深深吸引着他。

体会过权力后,诸葛亮便不想再回到曾经那样碌碌无为的生活了,他想要用权力,为百姓造福。

诸葛亮轻车熟路的找到了水镜先生的住所,水镜先生,这是早就已经算到了诸葛亮会来,早早做了准备。

诸葛亮见到水镜先生后,倍感亲切,阔别这么久不见,也没有半点生份的感觉。

诸葛亮先是行礼,尽管水镜先生并不在乎这些,但他还是要遵循礼数,见到师傅自然要行礼。

水镜先生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诸葛亮,心中倍感欣慰,诸葛亮可以说是他这么多年来收的弟子中最好的几人之一。

从各个方面来说,诸葛亮可谓都是顶级,相貌高大英俊,才华举世无双,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天文地理皆为精通。

任谁教出了这样优秀的弟子,心中都会有水镜先生这样的感觉,虽说水镜先生教出的优秀弟子不止诸葛亮一个。

但在那么多弟子中,水镜先生最喜欢的还是卧龙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最像他年轻的时候一样的意气风发。

随水镜先生先是将诸葛亮扶起,然后看着诸葛亮说道:“孔明,咱们师徒二人一晃有数年未见,最近过得如何?”

其实水镜先生一直都关注着诸葛亮,只不过诸葛亮不知道而已。

诸葛亮如实回答道:“师傅,一直最近过得还算不错,给刘刺史帮了不少忙,解决了荆州的危机……”

听完诸葛亮的介绍,水镜先生满意的点点头,他当初交出诸葛亮,就是希望诸葛亮能够建功立业。

如果真的有机会建功立业,封侯拜相,谁又真的愿意做一个隐士呢?

都说隐士高洁傲岸,不慕名利,其实大部分人不过是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无奈做了隐士罢了。

水镜先生看着诸葛亮带来的酒肉,笑出了声,醉仙酿这样的好酒,他可是有几天没喝了,今天可以解解馋。

诸葛亮看到自家师傅的眼神落在酒肉上,就知道水镜先生在想什么,连忙说道:“师傅,您还没吃饭吧?

正好我也没吃,我这里带了些菜,咱们两个边吃边聊,就当我孝敬您了。”

“甚好,甚好!”

就这样,诸葛亮和水镜先生二人边吃边聊,转眼间便过去了两个时辰,二人回忆往事,又聊未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诸葛亮对着水镜先生问道:“师傅,弟子有一事不明,想找您寻个答案,不知可否?”

“直言道,你我师徒二人之间,没什么好忌讳的。”

“师傅,你说我这一生也就只能像您这样,做一个隐士吗?可我不甘心,一辈子屈居山野,埋没了您教我的知识。

可当今天下,又没有值得我投奔的人,我又能去到哪里施展才华呢?”诸葛亮将心中的苦闷全都说出。

水镜先生默默的聆听着,作为一个良好的倾听者。

不知道说了多久,诸葛亮终于停了下来,双眼希冀的看着水镜先生,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答案。

水镜先生无奈叹息,一声说道:“真是个痴儿啊!我教了你这么多年,可不是让你甘心做一个隐士的。

你学会了我的这身本领,可是要去兼济天下,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怎么能够屈居山野呢?”

“可是,师傅,如今我又能去哪里施展我的才华呢?”诸葛亮不甘的问道。

“不要被名利蒙蔽了双眼,你要投奔的人,可不是南方的这几位,他们配不上你,只有北方那位才可以。”水镜先生自信说道。

诸葛亮是他最得意的弟子,自然要为其谋一个好主公,水镜先生非常看好刘玄德,认为他能够一统天下。

水镜先生希望诸葛亮能够去投奔刘玄德,等刘玄德一统天下之后,再为天下百姓谋福。

“可是,刘使君,如今大事已成,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我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傻孩子,你还是小看咱们的这位刘使君了,他能够一统天下,难道还容不下几个人才吗?

一统天下之后,他总是要治理国家的,而你不就是专门治理国家的吗?

内政一道,我敢说整个天下没有人比你更强,哪怕是我,也不如你,到那时,你还怕不能施展才华。”

水镜先生,一语惊醒梦中人,诸葛亮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