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清狂【完结】>第30章 遮掩

  凶手已经找到,叶清弋和戚栖桐可以出宫了。

  踏上回家的路,他们双双沉默着,并没有逃过一劫之后的窃喜。

  廖原会前去潭波殿,是因为和戚栖桐的约定,而如今抓到的凶手能找到昏睡的廖原,并将他杀害,那就不得不怀疑,凶手很可能知道他们进出过潭波殿。

  “怕么?”叶清弋突然问道。

  叶清弋就在身后,隔着段距离的,但戚栖桐仿佛就像是贴在他胸膛一样,透过他有些轻的话语,知道他这么问并没有恶意。

  戚栖桐摇摇头,现在他的处境比亲手杀掉廖原要好受得多,他反问叶清弋:“你怕么?”

  叶清弋想说不怕,随即想到昨夜邹振的刻意刁难,他不傻,看得出邹振是想激他,让他把事情闹大,从而出丑,所以他干脆将计就计,闹得更大更响,远远超出邹振的预期,让他也讨不到好。

  可邹振这么难为他,总不能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跟他一个年轻小官一般见识吧,就是冲着将军府的颜面来的。

  叶清弋可以不在意自己,但不能不在乎将军府,潭波殿里的所见所闻,现在想来还是有些后怕的。

  戚栖桐看出了叶清弋的顾虑,飞快笑了一下,“该担心的是我,我也是昨晚才知道,找叶中尉做证人,似乎并不是很能让人信服。”

  有叶清弋作证,大理寺根本不认,叶清弋知道自己被为难,但不知道戚栖桐也……

  “后来怎么脱身?”

  “是英贵人。”戚栖桐没想到他会出来作证。

  当时在戚栖桐说出叶清弋之后,大理寺小吏眼中尽是疑色,太后疲倦至极,不想再旁听这些事,也不让戚栖桐插手。

  谁曾想,殿内一直坐在角落的英贵人突然站起来,施施然行了个礼,得体地笑着说:“臣可以作证,君上与叶大人的确去过洗霜园。”

  英贵人言之凿凿,观之神色并无扭捏闪躲,可没想到他的话说出来竟然遭受到了比戚栖桐所面对的更严重的质疑。

  皇后斥他:“母后还在席上,你暗自离席,什么规矩!”

  文贵妃阴阳怪气他:“皇上赏妹妹的各色百花还不够好看么?去洗霜园?姐姐还以为就只有咱们这样没赏的,才去逛天寒地冻的洗霜园呢。”

  大理寺小吏的质疑倒还有用些:“英贵人为何刚才不说?”

  这么多恶意,英贵人没有一丝胆怯和不快,甚至于眼中还闪过一丝嘲讽,他无视皇后和文贵妃,只回答了大理寺小吏。

  “刚才?刚才君上指出叶中尉这样好的人证,我还以为没我什么事了,谁知道你这都不满意?我位份不高,开口说话更要掂量,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无辜之人被连累不是?”

  “我先声明,后宫里谁都知道我出门不爱带宫人,你要是又来问我谁能证明我在洗霜园,那我没辙了,权当我什么也没说过。”

  本来小吏就是刻意刁难,再不采纳证据就说不过去了,因此他点点头应下来。

  平白多了这么一遭,戚栖桐多看了英贵人几眼,见他坐下后就跟没事人一样,低头扣起了手,根本不在乎旁人怎么看他。

  好像刚才替人解围的不是他一样。

  直到现在要出宫了,跟叶清弋提起这件事,戚栖桐也依然没有想出来,这位只见过两面的英贵人为何要帮他们园谎。

  要捏人把柄?不对,在事态没有明朗之前,英贵人此举只会把他自己也拖下去。

  “难道是你跟他有过什么交情?”戚栖桐远远看见了跟在内侍身后缓缓走来的英贵人,这内侍是皇上身边的,他这是要去见皇上。

  英贵人今日又穿了湖绿袍子,远远看着,晃成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湖,叶清弋想起曾经窥探到的一幕,头皮有些发麻了。

  “长平君说笑了,我是外臣,平时哪里有见后宫贵人的机会?”

  英贵人走近了,戚栖桐没有再说起什么,双方沉默地见了礼,然后擦肩而过。

  “他在看你。”戚栖桐确定,英贵人的视线在叶清弋身上多停留了一会。

  “你看错了。”叶清弋现在已经知道英贵人为什么要帮他们了,不过即便英贵人不帮忙,叶清弋也没想过要把他撞见的奸情从肚子里吐出来。

  他不想再多说英贵人,莞尔道:“长平君不用亲自动手,了却心头大患,可谓一桩喜事。”

  戚栖桐觉得没什么可高兴的,正像叶清弋劝阻他事说过的那样,廖原死了,死人会吞掉一切,那么他所犯下的最也许再也没有了查清楚的可能。

  戚栖桐难得在叶清弋面前垂了脑袋,有些臊眉耷眼的意思,叶清弋故意道:“你是不是不信我?我说过不会放过廖原,即使他现在已经死了。”

  快到宫门了,隔着守城的侍卫,戚栖桐瞧见了将军府的马车,叶夫人和叶家小妹正翘首以盼。

  叶清弋有牵挂,何必要躺这趟浑水?就是要淌,又能淌几分?戚栖桐没将他许诺过的话放在心上,偏着脸,“此行,多谢。”

  “你……”

  戚栖桐打断他:“你家人在等你,快去吧。”

  戚栖桐说完便不再开口,抬头望着天空中突然出现的怪异景象。

  以城门为界,叶清弋缓缓走去的城外暖阳和煦,而他所在的城门之内,乌云密布,风雨欲来。

  一道闷雷响起,太子惊跳起来,捧去的茶水溅出几滴。

  建光帝手臂撑在桌上,落了视线,盯着地上的几滴水渍,眼中闪过一丝失望,这太子沉不住气啊!

  边上坐着的英贵人更沉不住气,伸着脖子看,看见太子的手背已经被烫红了,撇撇嘴,转头喝了口自己半冷的茶。

  建光帝最终让太子把茶放下。

  上回让太子协助查明侯府公子身殒的真相,太子迟迟没能办下来,皇帝已经是有些不满了,这次廖原被杀一案,又跟他脱不了干系,更让建光帝不悦了,因此他这会故意晾着太子,只跟英贵人说话。

  “爱妃昨日的英姿朕已经听说了,你帮了长平君就是帮了太后,帮了太后就是朕的恩人,说吧,要什么赏赐?”

  英贵人恃宠而骄,头都没抬,用纤白的手指拨弄碗中茶水,随口说道:“赏赐就不必了,皇上给臣几附安神汤吧?一想起臣在洗霜园的时候,凶手便在不远处的潭波殿里行凶,臣怕得很,要夜夜梦魇了。”

  要是平日两人独处,建光帝指不定要怎么安抚英贵人,可提起潭波殿的凶案,建光帝脸色渐渐难看起来。

  廖鸿远可是老臣,这要是给出的交代不好,怕是要伤了老臣的心啊!

  思及此,建光帝对太子更加不耐烦了:“即便此案你一无所知,但毕竟凶手是你宫里出来的。”

  戚裕跪在地上良久,此时双膝有些发酸,嘴里也苦:“那恶人刚入宫不久,分到我宫中也才两日不到,时间太短,他藏得太深,我、我……”

  还在推卸责任!建光帝有些生气:“御下不严!你给朕回去闭宫思过!”

  戚裕还想辩解几句,但看见总管给他的眼色后,立刻冷静下来,告罪离开了。

  还没出殿门,戚裕便听到了皇帝的吩咐,说是要请二皇子来。

  戚祚?戚裕面上不显,袖子底下藏着两个刚攥紧的拳头。

  他想着,廖原是戚祚的人,戚祚定是要在父皇面前惺惺作态扮可怜了,而他却要回去反思?

  明明不是自己的错!戚裕开始怀疑季亭给他的提示是否正确了。

  昨夜廖原出事,戚裕立刻前去安抚朝臣,尤其廖尚书,后来父皇回宫歇息,又是他在大殿里坐镇,稳定局面。

  忙忙碌碌半宿,回到东宫,正好看见那名叫小祟的小内官一言不发地跪在他屋里,瞥见他染血的半身衣服,戚裕感到那股血气往他脑门上涌来了。

  宫里彻查刺客,禁卫对着东宫不敢大肆搜查,可谁能想到凶手就在东宫?

  戚裕气得浑身发抖,伸出的指头颤个不停。

  小祟小祟,这名字起得真够应景的啊!这哪是招人进宫伺候啊?这分明就是把邪祟招进来了啊!

  若是一般的宫人犯下这种事,那必然是立刻打死,想方设法抹杀掉一切痕迹,越神不知鬼不觉越好,可偏偏是这个小祟!

  戚裕拿不定主意,又不敢声张,拿剑指着小祟,让他继续跪着,自己则开了个门缝,让心腹去请皇后过来。

  皇后来了只说快快弄死,连小祟自己都说,事情已经做完,了无遗憾,可以安心赴死了,但戚裕就是难以下决心弄死小祟。

  看着视死如归的小祟,戚裕恍然响起他刚进东宫的样子——只是在庭院里扫落叶,却像是做了大官一般精神抖擞。

  “小人愿为太子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

  小祟毕竟年纪轻,誓言说起来磕磕巴巴的,精神气倒是足,不过也没什么特别的,愿意为东宫效力的人海了去了,真正让戚裕对他留下印象,是从安寿宫出来之后。

  戚祚想捧廖原没什么,但廖原算是个什么东西,在他面前也敢神气?

  戚裕出了安寿宫,脸色越发难看,身边跟着的,是要捧贺寿礼才有机会跟来的小祟,他压声咒骂,说廖原不识时务,该死!

  那股子咬牙切齿发狠的劲,让太子第一次正眼瞧他,彼时听了他的话,身上冷,现在想来,那是一股子冲天的杀气。

  现在想什么都没用了,小祟杀了人,一旦曝光必然连累东宫,戚裕却为着小祟对自己的这份忠心犹豫着不肯杀他,皇后也没辙,要他去向季亭讨教。

  戚裕没去见季亭,心腹去了个回来,告诉他,季学士很镇静地说,让太子殿下遵从小祟的愿望。

  “杀了他?”

  季亭是如此说的:“杀,但不亲手杀,让他自己说明一切,撇清与东宫的关系。”

  皇后犹豫:“提到东宫,如何撇清?”

  戚裕决定相信无所不能的大学士。

  按照季亭的安排,先让大理寺将注意力转移到一块血帕子上,之后再次排查,这时候,小祟便能顺理成章被找到了。

  可他在皇帝那吃了苦头又开始怀疑,季亭的建议真的是万全之策吗?此番可是戚祚占了上风,还有那殿内阴阳怪气的英贵人,那妖妃真是不知分寸!

  根据小祟所说,决定动手前他曾被英贵人叫住,护送英贵人回宫之后他才折返回潭波殿动手,那英贵人见过小祟,该死!

  戚裕想着,那妖妃手脚真快,马上就到父皇那诉苦,不然他定要那人活不过明天,不过……为何那妖妃刚才在父皇面前,不曾提起自己见过小祟的事?

  【作者有话说】

  好多人都在替小戚小叶遮掩,不愧是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