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北汉风云录>第198章 沟通大河两岸的必要性

无论是从大河的流向还是水土情况来看,未来济民垦区对于刺史府的支撑作用是最强的,因此,在如火如荼的大开垦即将开始之前,老高终于抛出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在开始济民垦区的建设之后,海量的人力物力支持是少不了的,但面前的这条大河,明显成为了一个阻隔。

如何让天堑变为坦途,这个问题就交给了陈大匠,而陈飞也深知,即便是从后世来讲,渡船也远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修建一条联通两岸的桥梁是必需的,而陈飞在充分考虑了目前的条件之后,提出了他的浮桥计划。

这条被命名为通济桥的桥梁,全长将达到惊人的三里,为了通行的便利,陈飞并没有选择在狭窄的河道修建这座浮桥。

而是按照就近的原则,在刺史府附近开始,修建联通大河两岸的这座浮桥,浮桥的主体是木船,那些此前制造的人力木船,在即将到来的蒸汽时代,将会被淘汰掉,而这条浮桥所使用的,恰恰就是这些淘换下来的木船。

木船将使用铁索相连,利用铁链连接预制大石块的方式固定浮桥,在浮桥之上铺设厚木板,最终完成这条通济桥的修建。

方案本身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而施工对于当前的兴汉镇来说,更加不存在什么问题,在解决了两岸和河中锚点的问题之后,这个方案就被立即通过了。

现在的大河已经上冻,修建浮桥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但是材料的准备却可以先期进行,因此,那些在大河上冻之前,就已经停靠在码头的货船,被逐个进行了整修。

虽然没有了水力冲床,但是,小马力带动的小冲床,在加工铁索的过程当中更加具备优势,在首批二十台蒸汽机出厂之后,其中的五台就被利用在了小型冲床之上,开始了铁索的加工。

剩余的十五台蒸汽机,全部被木工坊拉走了,既然大河化冻之后就要开始浮桥的建设了,那海量的加工好的木材,势必要提前开始准备了。

兴汉镇自从和呼揭部的商路开通之后,来自呼揭部的大木,就成为呼揭部除了畜产品最大的创汇项目。

这些来自阴山的大木,至少都生长了数百年,有了兴汉镇的铁轮车之后,这些大木的运输,也变得格外便捷。

从大山拖出来的大木,被直接在重心的位置安装上了铁轴铁轮,之后在挽马的拖动之下,就组成了源源不断的运木马队。

在大木运输的高峰时期,每天运输到兴汉镇刺史府原木堆存区的大木,达到了惊人的五百棵,这些大木都是经过初步修整的针叶树的原木,不仅木材致密,而且极其耐腐,是加工船板的优良材料,更是制作浮桥的上上之选。

水力锯床改造成蒸汽锯床毫无难度,而且相比水力锯床,蒸汽机锯床更为便捷,因此,这座坐落在大河沿岸的水力木工坊,终于在第一台蒸汽机锯木床改造完成之后,开始向着戈壁滩搬迁,而老白和陈飞最为怨念的锯片运转声,也将就此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