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北汉风云录>第161章 声势浩大的大河冬捕

东岸和西岸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头,东岸的人扯着网绳,西岸的人正在等待船只把网绳送过来,在四条大船缓慢但坚定的划动下,终于布好了渔网,在河中央指挥船红旗的统一指挥号令下,向着来水的方向拖着拦河渔网一步步前进。

几艘小船上载着秘密武器,在上游两三里的地方,负责驱赶鱼群,只见那船头的壮汉抱着一个西瓜大小的铁球,在另一人的配合之下,那铁球上面冒出一阵青烟,“扑通”一声,那颗冒着青烟和火星的铁球,就被掷到了河中。

小船上的两人,拼命划动船桨,小船逆水如飞行驶了十多步之后,只听到“轰隆”一声闷响,一根水柱就从河中跃起,那河水打着旋儿,如同开锅一般冒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白色气泡,夹杂着河底的泥汤,声势骇人。

这几艘横贯河面的小船是负责驱鱼的,被吓坏的鱼和被炸晕的鱼,会在水流的作用下,朝着下游漂去,正好能够卡在渔网之上。

每行进两里,河面上的船只就起鱼一次,在绞盘的作用下,渔网被一段一段提起来,网在渔网上的大鱼,就会被鱼叉叉住,扔在接鱼的渔船之上,每接满一船,后面的空船就会排上来。

在通力合作之下,这样起渔网的次数,每天有六到八次,每次能够捕捉到的大鱼,用普通的货船,能够运输十几船,按照每船四千斤来算,每次起网,都有四五万斤的鱼,被捕捞上岸。

载着大鱼的船只,驶入码头之后,吊杆上就会把杆头上的绳索掉过来,那渔船预先铺了渔网,此刻把收了口的渔网和绳索连接之后,吊杆另一边的上百个壮汉用力之下,那整船的鱼就会被整个吊起来,而后卸载在码头的渔获粗加工区。

粗加工区绝大多数都是乡民中的健妇,她们一个个手脚如飞,那一条条大鱼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很快就会被杀死,鱼的血水混合着内脏的大筐,向着脚下的木隔板的缝隙里流入河水当中,而后缓缓地朝着下游流去。

加工渔获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些处理渔获的健妇培养很不容易,她们的日工资甚至能够比得上高炉的炉前工。

一条由数头牛做动力的简易皮革传送带不断转动,一些力弱的妇人和半大孩子,此刻在一座巨大的棚子里,那棚子的两侧都装了玻璃,屋顶居然是稀罕的铁皮整体铺就的。

那传送带从外面把一条条取了内脏的鱼传送到大棚子里,站在传送带两侧的人,就会手脚利落地拎起一条鱼,用手中的快刀,快速让鱼变成一根骨架。

鱼肉则会顺势被放入脚下的大筐当中,每盛满一筐,就会有独轮车推过来,把那鱼肉推出大棚子外面去。

棚子外面不是这些鱼肉的终点,这些脱骨的鱼肉,从预处理车间出来之后,就会被送往各个加工车间,这些车间当中,一些鱼会被制成咸鱼干,还有一些类似鱼头、鱼鳍和部分鱼的内脏,则会被放在巨大的密封铁釜之中。

这是陈总工发明的“压力锅”,虽然漏气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在大火的催动之下,只需一盏茶时间,一铁釜的鱼杂就会被从铁釜当中倒出来,进入包装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