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北汉风云录>第232章 技能炸裂的玻璃工坊

出版社在大学堂的支持下业务日益火爆,而玻璃工坊,简直无法用火爆来形容了。

在陈大匠的第一支电子发光器——陈氏灯管经过二百小时的测试之后,这种以硬木炭丝为发光体的灯管,就让玻璃工坊陷入到了日夜生产的极限状态之中。

即便是又加砌了五座熔炉,也无法满足这种灯管的需求,尤其是在陈大匠推出了小型充电式铅酸电池和蒸汽机发电机之后。

只需购买一套电照明组件,就可以完全替代家中的照明了,蓄电池当中的电力消耗完毕之后,只需送到充电站,一天之后取回,就能继续用上一两个月,如果嫌送去充电站充电麻烦,还可以购买一套风力发电机,用风为电池充电。

对于习惯了油灯蜡烛照明的兴汉镇民户来说,这简直就是神乎其技的代表了,陈大匠也因为这一项发明而 一夜间封神,其知名度甚至超过了白长史。民间甚至传闻,陈大匠是“灯神”转世,专门来人间散播光明的。

因为陈氏灯管的成功,刺史府隶属的工坊,短短十数天就完成了照明系统的替换,集市广场之上,甚至用几盏特制的大灯管,替换了原来的火炬,每到夜间,即便是寒冷如斯,依旧有民人在那明亮的灯光下盘恒不去。

而在这次的博览会上,每个摊位上,计划都会安装一盏这样的照明灯,玻璃工坊因为点灯灯管的发明,立即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这次的博览会上,将会展出玻璃工坊出品的水晶大吊灯,这种以点灯灯管为光源的水晶灯,将会完全替代传统照明,通过玻璃体和镜子的反射,让整个空间处于一种富丽堂皇之中。

也正因为如此,玻璃工坊在继玻璃日用器之后,成功推出了电力照明的玻璃系列家居商品,那种单个的“电烛”,因为安装了电学实验室新出品的锌皮干电池的缘故,可以连续照明三个月之久,只要持续更换干电池和灯管,就能实现全年的“电烛”照明。

而利用透镜制作的那种铜制的手电筒,更是能够放射出超过十丈远的亮白色光柱,让黑暗不再成为让人止步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照明的变革,让兴汉镇的人们,相比整个星球的人,多了更多的发展时间,而这一变革,必将引发更加深远的意义。

除此之外,因为解决了铅的问题,各种形状的铅汞齐镜子从玻璃工坊源源不断地装入了玻璃制品库房,这种利用薄薄的铅箔和水银制作的镜子,在正常的秘方条件下,只要不损坏它的火漆层,就能保证随时都能照出逼真的影像来。

玻璃工坊推出的新品越来越多,这些商品,对于每个使用它的人来说,都有着非凡的意义,他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因为蒸汽机磨片的机械化,玻璃透镜的生产也逐渐显露出了它的非凡意义,玻璃工坊不但推出了老花眼镜,甚至还催生出了一个新的配镜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