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北汉风云录>第226章 络绎北上的京畿灾民

高家的灾民小队,到达兴汉镇的时间果然是晌午,他们被引导向集训营地,而他们的待遇比起上一波移民,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了。

不仅仅是居住面积大幅度萎缩,相对于的餐食,也简陋了很多,但经历过苦难的灾民,只要有个容身之所,只要还有一口果腹的食物,就是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的理由。

照例是男女老幼人人逃不过的检疫程序,只是他们所得到的穿着,就没有第一波移民那样统一了,因为准备有限,所以临时由刺史府发动了体制内的人口,开展了捐赠衣物的活动。

虽然捐赠的衣物五花八门,但总体上,还是以兴汉镇的各类制式工作服为主,因此,除了少年儿童之外,几乎所有的灾民,都穿上了有些陈旧的兴汉镇工作服。

或许工作服的前胸印制着“铁工坊一组”或者“木工工坊”的油漆字样,但工作服就是工作服,其质量是相当不错的,即便是旧了一些,但经过了蒸汽高温消毒和清洗之后,这些工作服都散发着淡淡的碱液肥皂的味道。

原本容纳二十万灾民的集训营地,即便是把独立营地的三千人变成了一万人,也仅仅扩大了三倍的容量而已,还有一半的灾民,只能安置在大河西岸已经整修完备的济民垦区屯堡了。

在集训营地满员之后,后续到来的灾民,将在这里完成检疫之后,被送往大河西岸,当然,培训的场地变了,但编组方式和培训内容是不会变化的,同样的,一个月之内必须完成丙等下学历是一道人人必过的坎儿。

传音道长感受着失去道袍之后的别扭,即便是在他的反复争取之下,检疫员也毫不通融,他的道袍被送去消毒清洗了,之后虽然依旧会还给他,但是,在此期间,传音道长得适应这种集训营的短装。

他不断地向下扯着衣角,总感觉自己的肚皮,会在不经意间露出来,这让他的举止,不再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反而像个刚过门的新媳妇儿。

那位高大伯也是一样,但是,老人家总得做出表率来,只好不断和年轻人说:“入乡随俗!”之类的话,算是开导自己的同时,也去开导别人。

高家和传音道长的男性,被分配在了三个卧铺当中,可巧,传音道长居住的,恰好就是何安他们曾经居住过的那一间,丁字营区第一排第一间。

长安商队行动迅速,这些精明的商人,在得到兴汉镇的传讯后,但凡家中有粮的,当即派人回去传讯,让家里组织粮食前来。

新朝的缺粮,只是局部区域的缺粮,并不是全国范围内的缺粮,像四大家族那样的体量,即便是覆盖全国的大饥荒,其仅仅凭借着存粮,也能让家族的人口吃上一百年。

既然兴汉镇带来了带粮优惠交易的讯息,那即便是四大家族这样的商队,对于这样的信息也是极其重视的,四大家族的商贸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和他们对于信息的掌握和分析是分不开的。

更何况,长安商队已经在连续的赶路当中,追上了那最后一波从乾州向北的饥民尾巴,这些落在最后的饥民,要么是得到讯息较晚的,要么就是开始对信息不重视,直到其他饥民撤走了,这才慌了神,紧着赶上来的。

但是,他们的旅途比起之前的人们,注定是更加充满苦难的,距离灵州还有百里的距离,一些老弱已经很难再跟得上大队的步伐了,只能坐在路边喘息,看着路过的商队,伸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