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第41章 端绸之战

梁羽与万霜儿风尘仆仆地抵达契丹的都城,与早已在此等候的易林等人会合。众人还未来得及叙旧,便迎来了契丹国师小弟子端绸的挑战。

端绸一身契丹武士装束,身材魁梧,面容刚毅。他走到梁羽面前,双手合十,微微鞠躬,道:“梁先生,久违了。那年石屋之战,您的武功让我大开眼界,也使我深受启发。这些年来,我南下中原,遍访名山大川,挑战各路高手,以战养战,自觉武功修为已有了质的飞跃。今日得见先生,实属幸事,还请不吝赐教,与我切磋一番。”

梁羽闻言,微微一笑,道:“端绸兄过誉了。我能感觉到你的修为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过,我们此行有要事在身,恐怕不便久留。要不,我们下次再约如何?”

端绸摇了摇头,道:“梁先生此言差矣。易先生在契丹的事情已经了结,就算出发去吐蕃,也是明后天的事情了。何况,江湖中人,以武会友,乃是常事。今日一战,既不影响正事,又能增进你我之间的情谊,何乐而不为呢?”

梁羽见端绸如此执着,又考虑到契丹国师的面子,只好点头答应道:“既然如此,那就请端绸兄赐教吧。”

两人来到城外一片空旷的草地上,各自站定,摆开了架势。梁羽深吸一口气,运起海纳百川的功法,只见他周身气息流转,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端绸也不示弱,他双手紧握长剑,内力汹涌澎湃,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纳入剑中。

一声清啸响起,两人同时发动攻势。梁羽身形飘忽不定,时而如狂风骤雨般猛烈攻击,时而又如细水长流般连绵不绝。端绸则是以剑为魂,每一剑都蕴含着深厚的内力,仿佛要将梁羽逼入绝境。

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分难舍。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他们的内力搅动得翻江倒海,发出阵阵轰鸣。围观的人群也都被这激烈的战斗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从中午一直打到夜幕降临。两人的内力都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但依旧不肯罢手。最终,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梁羽以一记精妙绝伦的招式将端绸的长剑击飞,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端绸虽然败北,但脸上却并无失落之色。他走到梁羽面前,拱手道:“梁先生武功高强,端绸佩服。今日一战,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日后还有机会再向先生请教。”

梁羽也抱拳回礼道:“端绸兄过谦了。你的剑法精妙绝伦,我也是收获良多。希望我们下次再见时,都能更上一层楼。”

众人见梁羽获胜,纷纷上前祝贺。易林更是拍着梁羽的肩膀笑道:“梁兄,你真是越来越厉害了。看来这次去吐蕃,我们又多了一份保障。”

梁羽谦虚地摇了摇头,道:“哪里哪里,易兄过奖了。我们此行还有诸多未知,需得小心行事才是。”

万霜儿则走到端绸面前,柔声道:“端绸兄,你的剑法真的很厉害。希望我们下次再见时,可以一同探讨剑法。”

端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喜,道:“万姑娘谬赞了。在下也期待与姑娘再次交流。”

众人寒暄过后,便一同返回城中。契丹国师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住所,并设宴款待。席间,国师对梁羽等人的武功赞不绝口,并表示愿意全力支持他们前往吐蕃的行动。

梁羽等人也向国师表示了感谢,并详细询问了关于吐蕃的情报。国师告诉他们,吐蕃地处偏远,民风彪悍,而且近年来与中原武林的关系也颇为紧张。因此,他们此行需要格外小心,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梁羽等人听后,都表示会谨记国师的提醒,并制定出更为周密的计划。众人商议一番后,决定明日一早便启程前往吐蕃。

夜幕降临,梁羽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星空,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不安。他知道,这次前往吐蕃的行动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他也相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使命。

星光璀璨,如同点点希望洒落在梁羽的心头。他深知,吐蕃之地,乃是一片充满神秘与异域风情的土地,既有险峻的山川,又有深邃的文化底蕴。此行虽险,却也充满了无尽的诱惑与机遇。

与此同时,易林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是他起身轻轻一跃便飞上了屋顶。抬头仰望着浩瀚无垠的星空,回想起往昔种种经历,特别是从烧庄离岛后的这一路风雨兼程,梁羽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感慨。

遥想当年,自己还是个青涩懵懂、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郎;然而时过境迁,历经多年岁月的打磨与锤炼后,如今的易林已然褪去了曾经的稚嫩与青涩,成长为一名沉稳坚毅的男子。

易林深知此番前去吐蕃责任重大,务必要揭开疟疾背后隐藏的真相。唯有揪出这场疫病风波的幕后黑手,才有望赢得吐蕃王的信赖,进而稳固两国间的友好邦交,最大限度地规避战火纷飞之祸乱。尽管目前所有的线索似乎皆指向吐蕃,但易林却坚信导致疟疾肆虐之事绝非吐蕃所为。

之所以如此笃定,其中关键缘由在于:突厥与契丹境内爆发疟疾,单从表象来看,吐蕃或许能从中获益一时;可放眼中长期局势发展,以吐蕃当前的实力,其实根本无力涉足契丹和突厥等地。故而可以断言,疟疾事件背后必定隐藏着更为阴险狡诈的巨大阴谋。

实际上,易林内心深处对此已有大致推测,只需此番亲赴吐蕃展开秘密侦查,一切便能水落石出,亦可验证自己心中所思所想是否正确无误。

易林正陷入深思之中,突然间一股轻微的气流引起了他的警觉。他猛地睁开眼睛,目光如炬,扫视四周。只见一道身影如同鬼魅般悄然逼近,眨眼间便已来到近前。待看清来人后,易林心中稍安,原来是梁羽。

梁羽身轻如燕,脚尖轻点地面,瞬间飞身跃上屋顶,稳稳当当地落在易林身旁坐下。\"在想何事?\"梁羽轻声问道,眼中透露出一丝关切。

易林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地说:\"明日之行,实难安心。我总有种不祥预感,似有股神秘势力正在北方诸国策划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阴谋。\"

梁羽微微一笑,拍了拍易林肩膀,宽慰道:\"不必担忧,以吾等之实力与智慧,定能顺利达成使命。纵有千难万险,亦无法阻挡我们前进之步伐。且凭吾等纵横捭阖之能,岂有办不成之事?\"

易林听后,心情稍稍平复,轻点颔首,表示认同。他转头望向远方,若有所思地说道:\"你倒是信心满满。只是不知这幕后黑手究竟系何人?\"

梁羽沉默片刻,凝神思索,缓缓开口道:\"目前尚难以断言,但可以确定此绝非等闲之辈。依我之见,或有人意图吞并列国。\"

易林深表赞同地点头应道:\"此言甚善。此人布下如此庞大棋局,手段阴险狡诈,必是绝顶高手无疑。\"

两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流动,只有夜晚的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来一丝凉爽和宁静。终于,梁羽开口打破了沉默:“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易林转过头来,目光与梁羽交汇,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嗯,我明白。但不知为何,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我心中突然涌起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易林缓缓地说着,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索。

梁羽微笑着拍了拍易林的肩膀,安慰道:“是啊,人活一世,就应该顺从自己的内心去行事。”易林听了,也跟着笑了起来,但笑容中却带着几分神秘。

“可对我来说,不是人活一世,而是人活两世啊!”易林轻声说道。梁羽闻言,不禁皱起眉头,满脸狐疑地看着易林,问道:“这话从何说起呢?”

易林嘴角微扬,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然后轻声回答道:“假如我告诉你,我曾在梦中亲身体验过一千年后的未来世界,你会相信吗?”梁羽听后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这只是一种幻想吧?我也有过类似的奇思妙想,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呀。”

易林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容,轻声说道:“就当我刚刚什么也没有讲过吧。不过,有一点我能够非常确信地告知于你。在我所经历的梦境之中,安庆绪与李璘最终皆以落败收场,而李玙则成功地平定了整个天下。可是,即便李玙实现了一统江山的壮举,李唐王朝亦未能长久延续下去,很快便走向了覆灭之路。诚如你所言,天下之势,犹如潮起潮落,分分合合实属平常之事;朝代更迭更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规律,这便是万物发展的宿命啊。”

梁羽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在思考易林的话。

“也许你的梦境真的是一种预言。”梁羽缓缓说道,“但未来始终是未知的,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预言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无论未来怎样,我们都要努力去争取,去改变。”

易林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即使命运已定,我们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去书写属于我们的篇章。”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找到了某种默契。

“好了,夜深了,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面对更多的挑战。”梁羽拍了拍易林的肩膀,然后纵身跳下屋顶。

易林也跟着跳了下来,两人并肩走进了房间。

月光如水,照在他们的身上,映出长长的影子。他们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月色的照耀下,易林的眼神显得越发坚定。

“不管未来如何,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易林轻声说道。

梁羽微微点头,“没错,我们不能被命运左右,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

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黑夜中,他们的对话仿佛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满了大地。梁羽和易林带领着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吐蕃的征程。他们的心中怀揣着使命和信念,决心揭开幕后黑手的真面目,守护世间的和平与安宁。

在前往吐蕃的漫长路途中,易林和小赵普并肩而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长长的影子。

一路上,易林不断地给小赵普讲述着各种知识和道理,仿佛要将自己一生所学都传授给他。这一天,他们谈到了关于人的认知问题。

易林缓缓说道:“小赵普,要想真正认知这个世界,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便是要敢于打破墨守成规,认识到规矩的局限性。所谓规矩,往往是由人制定出来的,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少数人为了管理和控制大多数人的手段而已。”

他顿了顿,接着说:“然而,如果我们无法意识到规矩的这种局限性,那么就注定只能成为被控制的那一部分多数人。唯有当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时,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那些能够指点江山、掌控局势的少数人

小赵普听得十分专注,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他问道:“那么,怎样才能打破这些束缚呢?”

易林微笑着回答道:“这就需要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迷信权威;同时还要保持一颗开放包容的心,勇于尝试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易林拍了拍小赵普的肩膀继续说:“当然,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终有一日能实现自我价值。”

小赵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易林的教导。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像易林一样博学多才之人。

紧接着,易林继续向小赵普阐述着认知的其他几个层面。

首先便是要明辨是非、知晓大体,并意识到是非观念的局限性。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们已经明白,人类社会始终都处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之中。那些曾经被视为坚如磐石且不容置疑的法则或准则,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过时甚至被淘汰出局。此时此刻,这些人开始学会深入思考问题,并付诸实际行动去探索未知领域;同时也愿意接纳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他们逐渐放下过去的执念和倔强态度,懂得每个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且每个人自身的认知以及价值观体系也是大相径庭。于是乎,他们变得愈发谦逊温和,不再轻易动怒或者耍性子,其生活状况亦随之发生积极转变。

接下来则需认识到现实资源具有一定限度,同时还要了解社会具备持续向前发展的特性。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做出正确抉择并付出辛勤努力,我们才有可能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并最终掌握自身命运走向。

听到这里,小赵普脸上浮现出一丝疑惑和迷茫,他皱着眉头追问道:“那么到底最关键的是要明白些什么呢?”

易林微微一笑,语气轻松地回答道:“嘿,你还挺会抓重点啊!居然还让我帮你做个总结。最重要是要认识人性和社会规律。认识人性,说透了就是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到自己心中的纠结与残缺,就是认识到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苦伤。认识到人在社会上的表现,充满了无尽的矛盾与困惑。这时候,你对人再也不会有恨意,再也不会有怨言。因为你知道众生皆苦,终不过是庸人自扰。”

小赵普深受教育,就连梁羽、张兮、万霜儿和琉璃等人,也大开眼界,纷纷说没想到这番话会出自易林之口。

易林最后感慨道:“其实我最近对认知还有更深层次的自我感悟,那就是认识到人生的至高意义与价值。冲出人性的迷障,就有机缘问鼎于智慧极峰。此时,心境澄明,无苦无忧,洞穿了这个世界的本原,获知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快乐无边的心灵自由,与以慈悲为感召的精神境界。这是我在修炼《大悲咒》的过程中忽有所感。”

张兮感叹道:“你狐狸小子比和尚更和尚,比道士更道士。”

易林哈哈笑道:“请叫我易大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