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第31章 李玙传

“今天又是平淡无奇的一天啊,店里依然没有多少客人光顾。来,小赵普啊,趁着现在没什么事情可做,让我来跟你讲讲当今世上最为强大和杰出的几个人物吧!”易林面带笑容地说道。

“哦?是哪些人物呢?”小赵普好奇地问道。

“这排在首位的自然非皇帝李玙莫属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能够扫平天下、统御四方的人必定会是他。”易林语气坚定地回答道。

“哇,老师快给我详细讲讲这位皇帝陛下吧!”小赵普迫不及待地催促着。

景云二年九月乙亥,李玙,字嗣升,生于京都长安东宫别殿,其又名李亨。

生母杨氏,乃弘农杨氏之后,其族属关陇名门,然渐趋势微。杨氏外祖杨士达,于隋任门下省纳言。武则天之生母,乃杨士达之女。

李玙将诞之岁八月,其父李隆基与杨氏婚期前数日,李隆基获立为太子。未几,杨氏有娠,然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嫌隙,恐太平公主借故发难,如隋文帝之太子杨勇、唐太宗之太子李承乾,以耽于女色难当大任为由废立。因是之故,李隆基心忧,密令属吏取堕胎药,欲扼杀李玙于腹中,然反复思量,终未施行。

李玙出生后,不得与生母杨氏共同居住。因杨氏乃太子姬妾,而太子妃乃玄宗之王氏。宫廷之中,等级分明,太子妃居正妻之位,地位高于诸姬妾。

当时太子妃王氏无子,杨氏班次低于王妃,不能享为人母之喜。王氏将李玙接到身边养着,明面上悉心呵护、关爱备至,实质上是放任自流,不愿其成才。

开元三年正月,李玙的次兄李瑛被立为皇太子。

李玙在众皇子之中受尽排斥,郁郁不得志。

开元四年正月,五岁的李玙被拜为安西大都护,实质为毫无实权的闲职,说白了就是挂职从公家那里领取一份薪酬作为生活费。

虽然不得宠,也没有实权,没有背景,没有家族势力,但毕竟是皇子,受教育方面有天然优势。玄宗李隆基特意为诸王子选派了师傅教其学业,李玙有幸以贺知章、潘肃、吕向、皇甫彬等名士为侍读,他的文化知识与素养提高很快。

开元十三年十一月,玄宗李隆基于泰山行封禅大典。归来后,他在安国寺东附苑城修建了一处巨大的宅院,号称“十王宅”,玄宗把业已长大成人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诸王分院而居,由宦官担任监院使,负责管理诸王的日常活动。李玙在以忠王身份居于十王宅中,时年十五岁。李玙在十王宅中一直生活了十三年。后李玙投身军中,想要博取功名,赢得政治资本。

投身军营,这还是易林给他指的一条明路。

开元十五年正月,李玙被封为忠王。同年五月,领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

开元十八年,奚、契丹等少数民族进犯唐朝东北边境,玄宗以李玙为河北道元帅,信安王李祎为副帅,率领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伷先等八总管抵御契丹等兵的入侵。

开元二十年,李玙遥率诸将大破奚、契丹等部落的兵马,因为此功,李玙被加封为司徒。

这期间,太子李瑛被诬陷废杀。而李玙在军中也渐渐出人头地,深受将领们的喜欢,于是他迎来了人生转折。

玄宗李隆基召宰相李林甫进宫商议立储事宜。

当时寿王李琩的生母武惠妃最受玄宗恩宠,李林甫极力推荐李琩,玄宗原本是有心立寿王的。然而朝中大臣,则中意于“年长,且仁孝恭谨,又好学”的忠王李玙,于是极力推荐,再加上高力士提醒玄宗“推长而立,谁敢复争”,玄宗乃拿定主意,于是立李玙为皇太子。

打从李玙登上政治舞台的那一秒开始,他就被各种各样的政治威胁给包围啦!这些威胁最明显的就是来自宰相李林甫。在开元末年之后,李林甫还有后来的杨国忠等宰相成员,都成了对太子威胁最大的政治势力呢!在李林甫和太子的较量与斗争中,玄宗几乎都不站出来阻止宰相李林甫对太子李玙的一次次攻击。李玙全靠自己命硬还有在军中的威望,才挺了过去。战乱四起,稳定军心离不开太子李玙。

在开元、天宝之交那七八个年头里,身为皇太子的李玙心情时常感到抑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段时间也是他此后漫长的政治生涯中最为安稳的一个阶段。

在此期间,虽然宰相李林甫不断施加种种打击,但尚未严重到动摇其太子地位的程度。朝堂之上,关于册立皇太子的议论和猜测也暂时减少了许多。

此时,玄宗对这位在十王宅中长大成人的皇三子李玙的政治才能和实力已经心知肚明,所以对他并无太多顾虑和担忧。

此外,玄宗也不愿重蹈覆辙,像当年轻易废弃三子那样剥夺李玙的继承权。毕竟,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

天宝五年,对太子李玙来说,真是不太顺利啊。刚开年,曾经做过忠王友的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就兼任河西节度使,从驻地来到京城长安,给玄宗献上了对吐蕃作战的战利品,还和太子李玙有了来往。皇甫惟明跟玄宗说,李林甫这人不行,得撤职,又夸韦坚特别有才能。边将皇甫惟明这么一掺和,他们俩暗地里的较劲就成了公开的秘密。李林甫知道了皇甫惟明的密奏,就利用宰相的身份,开始反击,还加快了行动。

此时,李林甫在暗中已经完全投靠了安禄山。

天宝十四年,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国皇帝,建元圣武。

天宝十五年,安史叛军破潼关。

玄宗带领少数妃嫔、随臣逃出长安。十四日,玄宗在逃亡途经马嵬驿时,发生了兵变。

太子李玙同亲信密定之后,派心腹宦官李辅国去拉拢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密谋策划以非常手段对付杨国忠,这一行动或许在长安城内就已开始。玄宗避乱出逃,离开京师时的全部队伍约有三千余人,殿后的太子李玙的后队人马就有两千人,其中包括禁军中的精锐部队——飞龙禁军。他的儿子广平王李俶和建宁王李倓在出逃的队伍中“典亲兵扈从”,这给李玙发动政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逃亡队伍到达马嵬驿。禁军将士因饥疲劳顿,已有不逊怨言。队伍的骚动给暗中操纵与策划兵变的太子李玙提供了绝好时机。杨国忠被布置周密的禁军追到马嵬驿的西门内乱刀砍死,割下首级。他的儿子杨暄及韩国夫人也被乱军杀死。不过,杀死杨国忠父子,事变才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逼杀杨贵妃,是李玙密谋马嵬兵变的又一步骤。但令李玙始料不及的是,陈玄礼身为禁军首领,在处死贵妃后,带头向玄宗表示效忠。在诛杨一事上陈玄礼与李玙意见一致,但是他仍然忠于玄宗,这确保了玄宗的人身安全。

李玙一手策划马嵬兵变,诛杀杨氏,矛头已指向了玄宗。玄宗入蜀不可逆转,父子分道扬镳也已势在必行。李玙不可能再随父皇一路西行,只有分兵,另谋发展。李玙分兵后的境况也极其窘促,一路之上,草动风吹,仓皇颠沛,惊魂难定。直到顺利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狼狈不堪的太子李玙一行才得以喘息。

马嵬兵变之中,易林在暗中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天宝十五载,李玙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经过一番布置与筹划,李玙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登基后,改年号为至德,并且将当年改为至德元载,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

从此以后,李玙变成了唐肃宗。

当天,肃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

为收复长安城,唐肃宗李玙派出的唐朝大军以正副元帅广平王李豫、郭子仪为中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率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之兵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大军,从凤翔出发,东讨叛军。李玙命令广平王李豫与回纥太子叶护结为兄弟,回纥太子叶护大喜,称广平王李豫为兄。

官军进至长安西,于香积寺北大破叛军,斩敌六万人,叛将张通儒弃城逃走,官军一战收复长安。回纥军想进长安抢掠。原来肃宗急于收复京师,与回纥相约定攻克长安时“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这时,回纥叶护要按约定执行。

广平王李豫与回纥叶护太子说:“现在刚克复了京师,如果大肆进行抢掠,那么在东京的人就会为叛军死守,难以再攻取,希望到东京后再履行约定。”

回纥叶护太子吃惊地跳下马跪下来捧着广平王李豫的脚,说:“我当率军为殿下立刻前往东京。”

于是与仆固怀恩率领回纥、西域的军队从长安城南经过,扎营于水东岸。

百姓、军士以及胡人纷纷拜广平王李豫,都哭泣着说:“广平王真不愧汉夷各族的主人!”

肃宗得知后高兴地说:“朕不如广平王!”

于是广平王李豫整军入京城,城中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夹道欢呼悲泣。李豫留在长安,镇守安抚了三天后,率领大军向东去收复洛阳。任命太子少傅虢王李巨为西京留守。

唐朝官军与回纥军大破叛军,叛军严庄与张通儒等人放弃陕郡逃跑,广平王李豫与郭子仪进入陕城,仆固怀恩率兵分头追击叛军。

严庄先进入洛阳向安庆绪报告败状。安庆绪率领他的部下逃跑,放弃洛阳。回纥军进入洛阳府库收取财帛,在市井村坊劫掠财物三天。唐朝拿出罗锦一万匹给回纥,回纥停止了劫掠。

如今皇帝李玙再婚,这次续娶的是一位很有背景的女子,她就是皇后张良娣。张良娣便是慕容雪慕容仙子的俗名,张是她的本家之姓。

李玙并未因为娶了张皇后就感觉太平无事了,而是更加谨慎小心。

至德二年,安庆绪杀死安禄山,肃宗没有听从谋士李泌的建议趁乱直捣叛军老巢,错失歼敌良机。

乾元二年,安庆绪所率叛军与唐军于相州交战,激战正酣。然肃宗为防武将,竟不设元帅,仅遣宦官鱼朝恩监军。鱼朝恩对兵法一窍不通,用兵之道更是茫然无绪,以致唐军大败。而鱼朝恩却将相州失利之责归咎于郭子仪,肃宗李玙不辨是非,罢去郭子仪兵权。

在朝中,自从鱼朝恩被处决后,唐肃宗李玙便逐渐对宦官李辅国和程元振等人产生了信任,并让他们操纵军政大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宦官们的权势日益膨胀,变得愈发嚣张跋扈。

与此同时,肃宗还极度宠溺张皇后,对她言听计从,甚至纵容她干预朝廷政事。由于张皇后的强势干政,使得唐肃宗在很多事情上都受到了限制。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他无法自由地前往探望自己的父亲唐玄宗。

唐玄宗作为太上皇,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其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然而,由于张皇后的阻挠,肃宗始终无法与父亲相见,这无疑加深了父子之间的隔阂。这种状况令肃宗感到十分无奈和痛苦,却又无力改变现状。

至德二年,那狡黠阴险的宦官李辅国开始攀附肃宗身边的宠妃张良娣,并与她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建宁王李倓洞察到了这一切,他多次向肃宗奏言告发此事,但李辅国和张良娣却倒打一耙,诬陷建宁王说:“他恨不得自己当元帅,好谋害广平王呢!”

肃宗听闻此言后勃然大怒,竟然下令赐死了建宁王李倓。广平王李豫得知这个消息后心生恐惧,因为他害怕自己也会被李辅国和张良娣陷害,甚至一度动了杀机,想要谋杀他们二人。好在关键时刻,李泌及时劝阻了他,才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不久之后,张皇后和李辅国之间产生了矛盾。张皇后企图废掉唐肃宗所立的太子李豫,转而拥立越王李系为新的太子。不仅如此,她还打算除掉李辅国和程元振这两个心头大患……

这边是如今的李玙,朝中和内宫之事让他焦头烂额。不久以后的潼关大战,将决定他是否还能继续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