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玄幻奇幻>诸天从长津湖开始>第114章 先停火,后谈判

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回复很快,第二天一早就来了回电。

麦克阿瑟无暇睡眠,他等了一个晚上。

“我们已经慎重考虑过你提出的报复性措施,而且还将继续审议。至于政策变化或者其他增强我们对朝投入的变故可能性很小!”

“封锁中国沿海的行动即便可行,也必须等我们在朝鲜军事存在得到巩固或撤出朝鲜之后实施。”

“并且封锁中国沿海会影响英国取道香港的对华贸易,因此必须同英方交涉。”

“至于其他方案,只有中国军队在朝鲜以外攻击美军,才可授权海军和空军打击中国境内的军事目标,因此必须待此类事变发生后方能决定。”

“至于蒋军,我们做了简短商议,不同意从蒋军方面获得援军,这是因为他们不可能对朝鲜战事的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甚至有可能产生负影响。”

“鉴于以上情况,在充分考虑过所有相关因素后,你当按照参联会电文的要求以一些列阵地实施梯次防御,最大程度地重创在朝敌军,同时应以部队安全和保卫日本的根本任务为首要考虑。”

“如你判断确有必要撤退,以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则可率部队从朝鲜撤至日本。”

等了一晚上,等到这么一个回电,麦克阿瑟愤怒的把电文拍在桌子上。

“愚蠢的家伙,他们会为自己的犹豫付出代价!”

麦克阿瑟立即回电,请求他们对这一不言而喻的事实做出解释:按照当前编织,我的兵力不足以让我们在朝鲜稳住阵脚的同时,又保护日本免遭外敌袭击,我建议出台一项高于一切的政策,使美国在远东的各项利益相互依存,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战略布局。

麦克阿瑟并非是个自大狂,他的军事眼光还是相当毒辣。

以第八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的兵力,既要坚守朝鲜,又要防守日本,是一条不太可能实现的方案。

以现有的部队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守住一条滩头防线,不可能没有损失,这种损失算不算‘严重’,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要取决于如何定义‘严重’这个词。

在麦克阿瑟看来,拿下朝鲜,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他并不清楚,华盛顿方面是如何看待‘严重’损失一词,这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打完一场漫长艰苦的战役之后,士兵们的勇气和战斗素质却受到那些可耻宣传,身心俱疲,如果不尽快提供一种号召他们以生命换取时间的政治基础,使所有士兵充分理解并为之鼓舞,从而欣然接受作战的艰险。

就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第八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所有士兵的士气都积极可可,作战效率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即便是他自己亲自去前线慰问,也未必能够挽回丢失的士气。

该死的华盛顿,他们的犹豫不决令麦克阿瑟十分生气,他们的限制让麦克阿瑟感到耻辱。

归根结底,这场争议其实就是美国是否打算撤出朝鲜的问题,它所涉及的决定无论在美国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战地指挥官的能力范围。

因为,一旦美军从朝鲜撤军,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军树立起来的胜利之军将会彻底坍塌,美国第一大军事强国的头衔将会不复存在,他的威信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所有的一切,都将会化为乌有。

只因为,他们被一个刚刚成立的国家打败了。

随着第二次战役进入尾声,志愿军二次战役的伟大胜利,使得敌人营垒内部笼罩一派失败情绪,异常混乱。

美国舆论界把它的这次失败称之为一场‘噩梦’,一幕‘悲剧’,是继‘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最惨的军事败绩’。

美国统治集团内部也认为已经丧失对朝鲜军事局势的控制,并且无法再希望横越朝鲜半岛守住任何一道防线,为了追究其失败的责任相互攻讦,有的指责麦克阿瑟判断失误,指挥笨拙,要求扯掉麦克阿瑟的职,有的把责任归咎于华盛顿当局的政策,有的议员要求撤换国务卿艾奇逊,有的议员建议过会罢免杜鲁门总统。

美国的主要盟国英法等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普遍希望美国政府保证朝鲜事件不至于把全世界搅进一场大战之中。刚刚经历过二战的欧洲,经济败退,人口损失严重,这个节骨眼上来一场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

一旦开启第三次世界大战,欧洲的地位将可能不保。

美国政府为了寻找挽回败局的出路,连续召开了一系列紧急会议,进行磋商,认为朝鲜战争现在已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们正在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崭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全新的战争。

必须重新制定可行的、足以应付有关现实问题的政治决定和战略计划。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主张放弃朝鲜,把力量集中在欧洲,联苏还没有加入朝鲜战争,现在他们还有机会,一旦联苏介入朝鲜战事,那么到时候他们想要再放弃朝鲜,就不可能了。

到时候,欧洲和朝鲜需要两头并进,这对他们而言,是个巨大的负担。

有的主张袭击满洲机场、封锁中国海岸线和利用福摩萨中国人,对付新中国,这是麦克阿瑟提出来的,他渴望美国能针对朝鲜战事上,进行一次加注,他要打赢朝鲜战争,为他在美国境内的声望以及下一次的选举增加威望。

有的主张战争在三八线停下,这是美国境内的保守派,他们认为当前的局面已经相当不错,恢复南北朝鲜战争前的局面。

但这似乎不可能,李承晚不同意,金日成同样不会同意。

他们两人都渴望着统一朝鲜。

但是,美国政府从它本身的全球战略出发,决议要保持其在欧洲的地位,不打算放弃他们在朝鲜的使命,杜鲁门还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公开表示打算在朝鲜使用原子弹。

这样的发言倒是没有把中朝人民吓到,却吓坏了他的伙伴们。

英国工党百名议员联名写信给英国首相艾德礼表示抗议,艾德礼不得不匆忙飞往华盛顿同杜鲁门会谈。

在会谈中,他们承认了朝鲜战争的失败,但不愿意撤出朝鲜,重申继续坚持朝鲜战争,企图玩弄和平阴谋以求一逞。

1950年12月14日,美国操纵联合国表决机器通过了成立‘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的决议,并鼓吹‘先停火,后谈判’,妄图麻痹中朝人民的决战意识,以争取喘息的时间。

说白了,就是美国人知晓中朝人民渴望停战的想法,便利用他们的想法,虚假的打造了一场和平谈判的机会。

并表明,先停火,后谈判,如此一来,就能给疯狂撤退,立不住阵脚的联合国军以及李承晚军一个喘息的机会。

自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死于车祸后,李奇微担任了第八集团军司令一职,根据美国方面的意图,部署了‘钢铁阵地’。也就是一条永远攻不破的防线。

在西起临津江口,东至海岸250公里的正面,南北60余公里纵深部署了A、b、c三道防线。

A为主要防御地带,b为第二防御地带,c为机动防御地区。

纠集了8个伪军师,4个美、英师做正面的设防。

除利用旧的永久筑成,即洋灰钢筋碉堡外,普遍构筑地堡交通壕,交通壕与地堡相互串联,勾连纵横,设铁丝网、埋地雷,给中朝人民军队的前进设置了重重障碍。

在汉城以西20海里仁川港的海面上,集中了美国及其仆从国英、法、加、澳、荷、泰、新西兰等国的舰船,保护联合国军的西翼,使联合国军的南面及西面的这个地区的大部分,都在海军巨炮射程范围之内。

敌人还把三八线称为生命线,妄图死守待援,重整旗鼓再行北犯。

敌人一面备战,一面叫嚷着‘先停火后谈判’的阴谋,早就被我中朝人民识破。

京北方面来电:美英正在利用三八线在人们中存在的旧印象,进行其政治宣传,并企图诱导我停战,故我军此时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然后休整是必要的。

这期间,我国派遣代表应邀出席联合国大会,在安理会上发表演说,控诉美国侵略中国领土台的罪恶行经,那时候中国占据联合国席位的是蒋党代表,联合国还没有承认新中国代表的合法地位。

我国派遣的代表,一面严斥美的侵略的罪行,一面严词谴责将要把蒋党驱逐出联合国,为此不仅需要道义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展示新中国的失利。

第二次战役,志愿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世界各国的震动很大,如果能打败美军,国际舆论将对我们更加有利。

然而经过连续两次战役,几乎天天兴军作战,露宿山林,吃不上油盐,也吃不上菜,只能干嚼与牡蛎,个人卫生条件极差,不仅洗不上澡,就连洗脸的条件也是很少的。

几乎人人身上都长了虱子,两个月来,真的是马不卸鞍,人不卸甲,急需要充分地休息整顿,补充兵员。

因此在一些同志中产生了换班思想,认为应该由二线部队上来打一仗,但实际上从国内增掉的部队还远在关内,一时间赶不到前线。

敌我力量对比,在一线的兵力,我军也不占绝对优势,按说推迟第三次战役的时间并非没有道理,但从全局上考虑,不给敌人喘息时间,不让他们先停火后谈判的缓兵之计得逞,此时能突破三八线,再给李伪军和联合国军一次新的打击,在政治上对我们是极其有利的。

而敌军内部会愈加离心离德。

因此,各部队响应后方提出的‘趁热打铁’的号召,积极投入再战的准备。

二次战役后,三十八军稍事休整,便总结经验,表彰有功单位和个人,精简机关勤杂人员,补充战斗连队。

在俘管营休整的夏远等人,也参与了表彰大会,大会上,夏远先后获得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以及集体特等功一次。

随后,上级给三连的作战部队进行了补充,在松骨峰战斗阶段,三连的建制基本被摧毁,干部全部牺牲,独有夏远四排长活了下来。

因此,他将肩负担任三连连长的任务。

同时,他也收到了一一二师师长给他发来的电令,文件提到‘趁热打铁’的号召。

夏远惊叹,第一次战役结束,一线部队基本没有休整,接着就展开第二次战役,这第二次战役似乎才刚刚打完没多久,趁热打铁的号召就来了,一线部队要继续向南进攻,跨过三八线。

由于后方补给的兵源并不多,只补充了三个排的作战单位,夏远依旧满足。

三个排外加一个炊事班,夏远把该组成的组织,全部组织起来,由各排排长担任,在收到师部的电令后,他们也开始踏上征程,追赶三三五团的脚步。

在部队宣传胜利的基础上,深入宣传志愿军和军党委创造英雄部队和个人的号召,着重进行了‘趁热打铁’的教育,指出敌人经此次打击后,内部十分混乱恐慌,正是大量歼灭敌人的大好时机,正当趁着敌人立足未稳,再打一个大仗。

针对敌人提出的停战阴谋,在时宣传中,着重揭露敌人‘先停火后谈判’的欺骗性。

美国操控联合国通过‘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的第二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声称朝鲜战争使美军145.6万人扩充到250万人,从1951年起,美国进入局部动员,企图继续使战争升级。

把更多的美国青年送到朝鲜来当炮灰。

而我军,在通过一系列的时事政治教育,激发了部队继续作战的意识,全体将士们纷纷表示:

“忍受艰苦就是光荣,渡过困难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