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踏碎了大地的宁静,战马的嘶鸣声和弓弦的震荡声让人心惊胆颤。

轰隆隆!

马蹄声中,两支骑兵快速接近。

八十步!

双方持弓对冲,没有人放箭。

五十步!

战马速度越来越快,还是没有人放箭。

三十步,二十步!

距离虽然越来越近,但两边的骑兵始终没有放箭。

他们知道自己手中的软弓就算搭配破甲锥箭,也无法穿透对方的甲胄造成致命伤。

唯一的办法是近射,也就是五步射面。

十步!

就在两支骑兵即将相撞时,他们几乎同时转向东,开始平行骑行。

在转向前,所有骑兵都左手持弓并抓住缰绳,右手拿着箭矢寻找时机。

转向的瞬间。

士兵用最快的速度将箭矢射了出去。

他们瞄准的时间特别短,短到好像根本没有瞄准。

严格意义上来讲,精锐骑兵对射并不会正儿八经的瞄准。

可以说是凭手感放箭。

左手弓抬起,右手箭搭弦,拉弓的同时眼睛瞟一眼。

紧接着弓弦声响起,箭矢射出。

速度之快,给人一种没有瞄准的感觉。

射完箭后骑兵立刻甩头,用头盔的侧面或者侧后方对着敌人,防止自己的脸被对方射中。

两支骑兵你来我往,箭矢纷飞。

马蹄声阵阵,密集的弓弦声宛如暴雨前的雷鸣,迅猛而急促。

不断有士兵中箭,但他们身上的甲胄挡住了箭矢绝大部分动能,所以只受了些伤势。

不过也有倒霉蛋在瞄准时被射中脸颊,惨叫着坠马。

不等起身,便被纷乱的马蹄踩踏而死。

并行了一会后。

有些建奴骑兵见破甲锥箭无效,开始追在关宁骑兵身后用铲子箭射马。

战马中箭吃痛,不受控制的四处乱窜。

关宁军阵型出现骚乱。

双方单兵战力虽然相差无几,但建奴骑兵数量多,射出的箭矢也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宁骑兵阵型越来越乱,似有崩溃之势。

领兵的小头目见状调转马头,带着扛旗兵朝后方撤退。

其余关宁骑兵见状迅速跟上,明军开始败退。

建奴骑兵趁势掩杀。

二里外,关宁军将领高得捷正躲一个土丘后面观察远方的战局。

眼见敌军上钩,高得捷兴奋地差点蹦起来。

紧接着他又觉得有些不对劲。

因为关宁军的战马稍逊于建奴战马,对方若是全力追赶,早就追上了。

可现实情况是,对方追赶时始终保持一定距离。

这个距离虽然很短,但足以明军在反包围时从容撤退。

犹豫片刻后,高得捷下令:“待会围攻建奴时只出动半数兵马。”

命令传下去不久,关宁军的诱饵带着三百建奴骑兵进入包围圈。

砰!

一个藏在土坡后面的关宁军点燃了手中的三眼铳。

密集的弹雨直接将一个追击的建奴骑兵掀翻。

“杀!”

三眼铳响起的瞬间,一千多伏兵骤起,朝建奴追兵杀了过去。

建奴追兵大惊,仓皇逃窜。

攻守之势瞬间转换。

之前被追赶的关宁军调转方向,和伏兵一起追赶八旗兵。

八旗的战马虽然优于关宁战马,但战马不是机器。

随着奔跑时间的增加,体力的消耗,奔跑速度会下降。

关宁军伏兵以逸待劳,很快追上了八旗逃兵。

“射马!”一个关宁将领大声怒吼,将手中的铲子箭射了出去。

箭矢挂着风声射中战马的腹部。

鲜血迸现的同时战马哀嚎倒地,将马背上的八旗兵掀飞出去。

被摔懵了的八旗兵还没缓过神,就被后面的关宁军用马蹄踩死。

其余关宁军见状纷纷效仿,箭矢如雨般射向八旗战马。

顷刻间又有十几个八旗兵落马。

人头就是功劳!

关宁军为了争抢功劳,纷纷减速冲向落马的八旗兵。

“他妈的,速速追赶敌军,不许抢功!”关宁军将领用马鞭抽打停下来的士兵。

士兵们无奈,只能催马继续追赶。

一停一动间,双方距离稍稍拉开。

“杀!”

明军张弓搭箭在后面追。

“快跑!”八旗兵逃跑的也没闲着,时不时地朝后面放冷箭,迫使明军减速。

五里外。

正在赶路的佟图赖接到探马消息:“报,我军追兵遭遇明军埋伏,力战不敌正在朝这里败退。”

佟图赖顿时来了精神,他伸直脖子看向远方并问道:“明军追击了吗?有多少追兵?”

“明军追兵约有千人,正在穷追不舍。”探马回答。

“太好了,”佟图赖振臂高呼:“走,给这帮关宁军好好上一课。”

在他的率领下,五千骑兵分成三部分。

一部分留在原地埋伏,另外两部分兵马分别从东西两侧迂回,打算将明军追兵包围。

不多时,远处尘土飞扬。

八旗兵逃兵在前面跑,明军追兵在后面追。

就在明军打算停止追击时,周围伏兵四起。

佟图赖亲率三千骑兵埋伏关宁军。

“杀啊!”他振臂一呼,带头发起了冲锋。

逃跑的八旗兵调转方向,与佟图赖的伏兵一起冲向明军

追击的关宁军先是一愣,在看清八旗兵的数量后没有任何犹豫,转身就跑。

攻守之势再次转换。

战场之上,尘烟滚滚。

关宁军如惊弓之鸟,在前面狂奔,

八旗兵如离弦之箭,在后面猛追。

两支骑兵如潮水般一前一后,涌向西南方向。

逃跑的明军忽然发现,正前方,左前方和右前方有尘土飞扬。

每个方向的尘土都意味着,那里有一支正在赶路的骑兵。

算是逃跑的关宁军和追击的八旗兵,战场上出现五支骑兵。

随着距离拉近,关宁军逃兵根据旗帜分辨出了敌我。

正前方这支骑兵是前来支援的关宁军。

左前方和右前方以及后方都是八旗兵。

五支骑兵在原野上相遇。

前来支援的高得捷此时也看清了战场上的形势。

他快速思考后朝扛旗兵吼道:“列横阵冲阵,把敌军阵型给老子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