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玄幻奇幻>路遥车马慢>第61章

  宋悦啧啧称奇,拍拍路昭的肩膀:“当时听我和我哥的建议买这栋小楼,没错吧。”

  路昭笑着点点头。

  三个人把屋里打扫干净,拉开窗户通风,屋子新装修过有明显的油漆味,得通风换气三四个月,才能住人。

  不过,要找租客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路昭便先把出租消息贴在了院子的大铁门上,然后请王志和宋悦高高兴兴下馆子搓了一顿。

  这会儿即将进入三月,首都的春天马上要来了。路昭的生活平淡而充实,虽然仍会经常打开小相册,看看照片里的方先生,但已经不会像刚刚去年底那样低落了。

  三月初,他们收到了宋兴从南边捎来的货。宋悦骑着自行车,后座载着路昭,路昭左右各拎一个大蛇皮袋,中间还抱一个,两人就这样一路把货拉到公司。

  说是公司,其实就是宋悦半个月前在学校旁边租下来的屋子。学校附近有不少这样的小楼,因为靠着大马路边,一楼带门店的租金很贵,宋悦便租了二楼。二楼的地方倒很宽敞,只是空荡荡的,连桌椅板凳都没有。

  两人一块儿仔细清点了货物,路昭在入库簿上一一登记每种货物的数量,把损耗的货物单独提出来记一行。

  这些批发的货物里,除了和几家百货商店谈好的电子手表,还有很多新奇的小商品,比如小发卡、小发圈、尼龙袜子等等。

  最重要的一样,是中性笔。

  这种可以更换笔芯的笔,兼具了圆珠笔的便利性,却没有圆珠笔那么容易漏墨,而且能写出和钢笔几乎一样的墨迹,它的价格不算很便宜,但比钢笔和圆珠笔要低。

  宋悦听说国外已经流行起这种笔了,他拿的这批货,是宁海港的工厂对照进口货仿制出来的,价格要低不少。他觉得这种笔肯定能卖得好,便进了一批,准备给合作的商店送一些样品试试。

  路昭仔仔细细在记账本上一一记下运输成本、损耗成本、样品成本。他们这次进的货挺多,又和宋兴拼了车厢,运输成本分摊下来并不高。

  他把每样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便于以后计算各类货品的利润率,不断优化选品——这是时雨教他的。

  “待会儿我们就去送货。”宋悦拍拍手,站起来,“按照约定,我们交货的时候他们就要付钱,这样今天就会有回款了。”

  路昭点点头,按照他当时和百货商店签的订单,把相应的货物挑拣出来,写好货品单,分开打包。

  在他打包的时候,宋悦便在空荡荡的屋里转了转。

  “我们这间屋子啥也没有,还是得买点桌椅板凳。”他说。

  路昭埋头打包货物:“买桌椅板凳不得花钱?咱们投进来的三千块,付了半年房租,剩下的全进货去了。”

  “今天不是有回款了吗?”宋悦说,“不装修一下,太没有档次了,别人要是上门找我谈生意,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路昭不禁好笑,抬头看了他一眼:“咱们还没发展到需要别人上门找的阶段吧,宋老板。”

  他们目前的订单,都是宋悦带着样品一家一家上门去谈,才拉来的。

  宋悦说:“可是不上门,他们要想再进货,怎么联系我们呢?”

  路昭顿住了。

  客户没有直接联系上他们的方式。

  “我哥哥的店开得大,有专门的销售科,有座机,打个电话就联系上了。可是我们除了留个办公地点,没有别的能留的联系方式了。”宋悦说。

  路昭想了想:“可是,我们平时要上课,不会天天在这里办公,就算我们有座机,用处也不大。”

  宋悦叹了一口气:“看来只能勤快一点,每周选一个固定的时间上门找客户,这样就能保持联系。”

  他拎起地上打包好的袋子:“要是我们也有可以打电话的智脑就好了。”

  路昭也拎起另几个袋子:“对哦,有的智脑可以打电话,随时能联系上,我见方先生戴过。”

  “但我问过徐行知,这种智脑现在是不卖的。只有做重要工作的人,政府才会给他们配。”宋悦说。

  路昭跟他一块儿走出屋门,把门反锁,一边下楼一边说:“那就没办法了,只能靠两条腿。对了,徐先生是不是最近就要回来了?”

  宋悦撇撇嘴:“谁知道。上一回收到他的信,都是一月份的事了。”

  “说不定,徐先生就是快要回来了,所以忙着呢,来不及写信。”路昭说。

  “管他回不回来,我天天这么忙,没空想他。”宋悦哼了一声。

  两人走出小楼,宋悦的自行车就停在门口,他把手里的袋子交给路昭,蹲下去开了车锁,然后跨上车座。

  路昭就抱着袋子坐上后座,宋悦用力一蹬,自行车往前驶去。

  不算太宽阔的马路上,像他们这样骑着自行车的人还有不少。毕竟这个年头,小轿车还是稀罕物,路上见不到几辆,能骑个自行车,都算家里条件很好的了。

  初春晌午的太阳并不刺眼,照在人身上带来丝丝暖意,微凉的春风迎面吹来,拂过脸颊和发丝,让人精神一振。

  想到待会儿就能收到货款,宋悦心情飞扬,一边蹬着自行车,一边哼起了歌,路昭也跟着他一块儿唱,两个人高高兴兴的,将货品一家一家送完,拿到了一大笔结算货款。

  虽然货品全部送完时已经到了下午,两人没吃上午饭,但因为挣了钱,仍然十分开心,好好规划了一下之后的进货清单。

  等骑着自行车去银行把这些现金存入公司账户,再回到学校,已经将近下午五点,食堂都要上晚饭了。

  路昭和宋悦便直接去了食堂,两个人都点了三荤一素,端着餐盘找到空座,坐下来就埋头猛吃。

  以前宋悦胃口没有这么好,又讲究保持身材,正餐从来不吃这么多。但最近天天在外面跑,又要动脑又要动嘴皮,体力脑力消耗得特别快,不多吃点饭根本扛不住。

  等饭菜吃得差不多,他才有空抬起头来和路昭讲话。

  “待会儿我们回去,算算这次卖电子手表的利润率。你的账本带着吗?”

  路昭拍拍自己的旧书包:“都带着。”

  “明天下午没课,咱们再去跑一下义安路上的几家商店,给他们也送些样品。”宋悦说,“做大客户的生意就是好,出手阔绰,一下子就能挣好多。”

  他扒着饭,美滋滋的:“我现在也是自己开公司、自己挣钱的人了。”

  路昭不由笑了笑,抬眼看看宋悦——他这段时间几乎天天在外跑,晒得黑了一些,也没有以前那样讲究打扮,但整个人却更精神了。

  路昭说:“你现在这样,变得更像你哥哥了呢。”

  “嘿嘿,像他才好呢,有本事。”宋悦顿了顿,又说,“现在想想,我以前花钱真是大手大脚。不知道挣钱原来这么辛苦,要花这么多心思,还很容易被人骗。”

  这段时间为了把生意做好,他深入观察了商品市场,才发现目前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依然是不高的。

  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在八十元上下,白领也不过一百元多一点。

  这还是在首都,要是去下面的市、县,收入水平更低。

  而他自己花钱大手大脚的,逛一次街可能就花掉了人家好几个月的工资。

  以前宋悦虽然也知道,自己买的都是贵的、好的东西,但他潜意识里觉得家里有钱,自己买些好东西是应该的。

  而且父母和哥哥从来不会对他说生意上有什么困难,他心里便觉得挣钱容易,钱不够了就找父母和哥哥要。

  现在自己开始做生意了,他才明白挣起钱来这么不容易,父母和哥哥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松。

  宋悦轻轻叹了一口气:“我能挣到这个钱,也是因为哥哥给了本金,还手把手教我。”

  “换成其他人,就算有想法,可没有本钱,还是寸步难行。”

  路昭认同地点点头。

  他们吃完饭,回寝室好好合计了一番,第二天又骑着车出去送小商品的样品。

  义安大街在东城区,离他们比较远,等送完样品回来,天都快要黑了。宋悦骑着车载着路昭路过隆安大街时,浓郁的食物香味飘来,饥肠辘辘的两人当即把车锁在路边,跑进这家小面馆点了两碗牛肉面。

  面条端上来,两个人埋头猛吃,宋悦忽然感觉肩头被人一拍。

  “小宋老板、小路老板,在这儿吃面呢。”一人在他旁边坐下,一张脸笑得像朵万寿菊,正是第一个找他们做生意的赵经理。

  宋悦之前虽然和他有些不愉快,但这人能屈能伸,最后生意还是做成了。既然成了生意伙伴,宋悦早就不计较之前的事了,说:“赵经理笑得这么开心,是昨天送的货卖得很好?”

  赵经理也叫了一碗牛肉面,说:“卖得很好。不过我找你们呀,是要谈新生意,就是昨天你们送来的那个中性笔。”

  宋悦双眼一亮。

  赵经理说:“正巧今天有个大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来我这儿买东西,他也是我的老主顾了,我就给他推荐这个笔,他一试,马上说要订一批货。”

  “就是,他要得比较急,说正好这周五要办一个座谈会,这个笔给每个参会人桌上摆一支,显得他们单位档次高。”赵经理接过老板递来的牛肉面,眼睛瞅着宋悦,“小宋老板,你那儿有没有存货?”